天天看點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雖然由于歐洲國家特殊的起名方式,導緻在中世紀時期重名現象的大量存在,許多君主都隻得以一世二世來進行差別,但是說到英格蘭國王理查,恐怕所有英國人率先聯想到的隻會是有着獅心王綽号的理查一世。這位在後世被稱為騎士國王的君主速來為英國人所喜愛。尤其是他在十字軍東征期間與埃及聖雄薩拉丁之間的較量,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

然而,若是離開了曆史賦予的光環,我們再次審視這位英格蘭君王,會發現其實在騎士王的光輝下,隐匿着的是一個并不怎麼完美的靈魂。有人說,他既不是一個好國王,同樣不是一個好臣子、好兒子。然而即使是這樣,他卻依然為英格蘭所懷念,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位傳奇國王那充滿沖突的故事。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一、獅心王理查的原罪

從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皇族譜系表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獅心王理查其實并非其父親亨利二世的首位順位繼承人,甚至可以說,在亨利二世晚年時,雖然其四個兒子中有兩個已經英年早逝,然而他卻更加偏愛自己還活着的小兒子約翰,這位約翰也是後來繼承查理一世王位的無地王約翰。

之是以獅心王理查可以最終登上王位,是因為他在亨利二世晚年發動了叛亂,并最終擊敗了他的父親亨利二世,而後者也正是因為這場失敗,而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被親人背叛的痛苦和戰事的失利,讓這位在英格蘭曆史上享有盛名的開國皇帝憂憤而死。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獅心王理查,在登上王位之後也一直飽受良心的譴責。在其死前,他立下遺囑,将自己的屍身一分為三,其中身體就被永遠埋葬在亨利二世墳墓的腳下,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忏悔。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而他的統治之路就更加奇特。根據史料記載,作為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竟然完全不懂英文。而他的英語水準同樣讓人扶額。更為可怕的是,獅心王理查的一生之中,隻去過英格蘭兩次,而這兩次在英格蘭本土駐留的時間一共卻不足半年。相反,他大部分時間反而停留在遠離不列颠的歐洲大陸。以當時的交通水準來說,英吉利海峽并不是一道天塹,他之是以如此,已經不能用路途遙遠來解釋了。而為了籌措他發動十字軍東征的軍費,他一次性征集了相當于英格蘭兩年收入的稅賦,這對于當時的中世紀國家來說,簡直是一種災難性的掠奪。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其統治英格蘭的這段時間裡,他治下的英格蘭叛亂不斷,他的弟弟約翰之是以會受到法王腓力二世的蠱惑,意圖推翻他自己稱王,也有着這方面的原因。

那麼,這樣的君王,為什麼會被人懷念呢?

二、東征旗幟理查

事實上,對于獅心王理查來說,他真正揚名歐陸的時刻,是在其與埃及軍神薩拉丁針鋒相對的戰争開始之後。當時的十字軍東征,已經進行到第三次。在這一階段,原先在耶路撒冷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已經在埃及的攻擊下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情況下,教皇開始呼籲進行第三次東征。

然而,這場準備充足的東征從一開始就出師不利。彼時,歐洲大陸上最強悍的三個國家分别是英格蘭、法國、神聖羅馬帝國。前兩個國家在東正開始後就因為領地問題産生了嚴重的沖突,幾乎陷入火并。而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紅胡子腓特烈,竟然在渡河時不慎落馬,溺水身亡。群龍無首下的神羅軍隊也就此偃旗息鼓。一時間,整個歐洲世界都對此次東征幾乎失望透頂。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而就在此時,理查一世卻以一種近乎于神迹般的戰績打出了赫赫威名。一方面,他以一千人的兵力攻占了拜占庭反叛領地塞普勒斯,作為十字軍東征期間的前進基地,另一方面,他在阿爾蘇戰役當中指揮被偷襲的聯軍大挫薩克森騎兵,讓已經可以在歐洲令小兒止啼薩拉丁束手無策。

而在這之後的幾年間,他與薩拉丁之間的戰鬥更是成了整個十字軍在東征期間唯一的亮色。在當時那個年代,對耶路撒冷的争奪幾乎是整個基督世界的共同心願,也是從此刻開始,理查一世才成為了令英格蘭人尊敬不已的英王。在這之後,即使在神羅國王亨利六世以其為人質,向英格蘭索取巨額賠償的時候,英格蘭全國上下都再無一點異議。當地群眾為了迎回這位騎士之王,更是幾乎傾盡所有。

三、理查一世的人格魅力

當然,若僅僅是東征期間的戰功,那麼我們也無從解釋獅心王如何會受到後世英格蘭人的狂熱追捧。事實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才是他被後世所銘記的原因。

和英格蘭曆史上其他賢君不同,理查一世更像是一個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沖動易怒的性格和貪杯好色的癖好并未讓衆人離心離德。相反,在這些缺點的映襯下,他的那些優點卻越顯得高大。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這位君主的去世也頗具戲劇性。在其東征歸國之後,為了報複法王腓力二世在其離國期間挑唆其弟約翰叛亂一事,他決定繼續出征法國。為了籌措軍費他再次開始橫征暴斂,在這期間他觊觎麾下封臣利摩贊的沙露堡中傳聞的寶藏。于是親自率軍攻城卻被弩箭射中肩胛骨。最終因處理不當而死。在其死前,他赦免了當時射中他的弩手,原因是對方是“為被其殺害的父兄報仇”。他認為,自己的死是沙場征伐的意外,并不能怨任何人,這種恩怨分明的性格也是他最令人稱道的一點。

事實上,有人認為,他之是以要将自己的王位傳位給與他速來不合的約翰,除了自己并無子嗣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達成自己父親的遺願。由此看來,這位幾乎逼死自己父親的君王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冷血。

這從他麾下的一位騎士就可以看出。威廉馬歇爾是其父亨利二世最信任的騎士,素來有英格蘭首席騎士之稱,其私德同樣讓人尊敬。而在亨利二世死後,他卻投入了獅心王麾下,并效忠至死。若獅心王理查真是一名暴虐無德之輩,恐怕這位首席騎士也不會對他誓死效忠。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結語

如今,在英國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門口,仍然豎立着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的銅像這位騎馬持劍的騎士之王,至今仍然是英格蘭人心中的保護神。

擁有“壞國王”之稱的理查一世,為何還能受到英國人的愛戴

可以說,這位一生中充滿了沖突和背叛的獅心王,其實本質上仍然是一位純粹的将軍。他以一種略帶偏執的态度統治着英格蘭,同時也為這個國家帶來了無窮的自豪和驕傲。

參考文獻:

1.《英雄與騎士的傳說——獅心王與薩拉丁》

2.《君子文化與騎士精神》

3.《歐洲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