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文物局引導鼓勵海外文物回流并向社會提供展覽服務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宋雪)近幾年,“海外回流文物”話題備受關注。日前,國家文物局新聞發言人在談及促進海外文物回流政策時指出,中國是曆史上文物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特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文物由于戰争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而漂泊異鄉。長期以來,我國通過政府追索、海外捐贈、社會力量參與等多種方式推動海外文物回流。

擁有豐富曆史文化遺産的古都北京,是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流的重要視窗,也是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口岸。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北京将繼續發揮“兩區”建設政策優勢,推動調整海外文物回流稅收政策,推動順義天竺綜合保稅區、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産業片區大興組團、朝陽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建設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基地。

國家文物局引導鼓勵海外文物回流并向社會提供展覽服務

來源:CFP

近日,國家文物局釋出的《關于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中,針對促進海外文物回流方面提出鼓勵性政策,明确試點開展文物進境登記工作,積極研究調整促進海外文物回流稅收政策,優化文物臨時進出境管理和貿易便利化服務,發揮自貿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綜合保稅區、進口博覽會等重點平台開放優勢,引導鼓勵海外文物回流并向社會提供展覽等公益服務。

該新聞發言人表示,國家文物局積極與财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等部門溝通協商,研究促進海外文物回流的稅收政策。特别是2020年起在進博會試行文物類展品5件免稅進境銷售政策,備受收藏愛好者期待。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首設文物藝術品闆塊,吸引了來自英國、西班牙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家機構參展,最終成交41件,成交額達7.6億元,其中不乏傅抱石、齊白石、常玉、吳冠中等中國藝術家精品。

為更好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帶來的社會效益,國家文物局出台措施鼓勵享受免稅政策的文物類展品在國有文物收藏機關進行不少于三年的公益性展示服務,讓商品變展品,讓更多公衆一睹真容。

此外,國家文物局還在上海自貿區試行文物進出境入區稽核便利化措施和文物臨時進境“6月×N”制度,通過優化管理和服務,促進海外文物回流。下一步,将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深化改革,研究調整相關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引導鼓勵海外文物回流并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