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和
古城西安,疫情驟起,連續三天确診發病在150例以上,其中昨天更是達到了180例。

從昨天開始,全市實行了最嚴格的居家隔離措施,所有市民不能下樓、不能出門,原來每戶每兩天允許一人下樓買菜的政策也停止執行。從昨天早晨到現在,除了下樓做了一次核酸檢測外,戶門都沒開。
歲數大了,面對疫情也做不了什麼工作,呆在家裡不添亂,也許就是對防控疫情的最大貢獻了!
一套宜興茶具,幾乎沒用幾次,拿出來洗洗,又用開水燙燙。
擺來擺去拍張造型。
底部有中國宜興幾個字。
紫砂做成壺,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此後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宇。
在福建雲水謠景區五元一個的小茶盞原來是四個,打碎一個隻剩下三個了。
釉下青花。
喝完茶之後收拾茶具,一不小心将這個茶盞跌掉,打了……
大紅袍小罐茶。
小罐茶一罐一泡,取用友善,并且品類豐富,大紅袍就是其中一種。小罐茶大紅袍香氣馥郁,帶有蘭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明顯,不負“杯中過三香”、“口中有三變”之美譽,是品質十分出衆的茶飲。
金屬盒裡的茶葉。
這個鐵壺是幾年前茶博會撤展時花一百元錢買的,原标價三百八十元。
今年茶博會,早早在網上預約了,誰知道那幾天全國其他區已經有零星疫情發生,雖然西安尚沒有病例報告,但來參展的都是全國各地的客商,于是放棄到展覽中心去轉轉的念頭。
用傳統鑄造方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制品。它是一種具有古老傳統與技術的鐵壺,特别是自藩主-利之直播以來,即被當成特産。為保護此種技術,鐵壺早已被當成傳統的工藝品發展至今;此種作品具有優良的鑄鐵及傳統的技術,其古典的鐵肌及樸素的形态被當成是一種雅器。
為了符合時代的變遷,仍以傳統的技法為基礎,鑄出與現代生活相襯的作品,不僅是實用的水壺,更是兼具裝飾功能的美術工藝品,如此優良的工藝制品可以讓您長久儲存與使用。
燙完壺後泡茶。
也不懂沖泡茶的規矩,随心所欲。
酌茶。
茶色還不錯。
窗外陽光明媚,無人無車。
堅持居家抗疫,靜待雲過天晴。
陰霾定會驅散!
自問:啥時候能出門呢?
2021.12.29
作者簡介:陶玉和,西安人,1970年到學兵連參加襄渝線修建,1973年入伍,退伍後在市公安部門工作。
編輯:李勳修(奎先達坂西)《青煙威文學》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