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金豆
來 源:正和島
就在上個月,我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擴容,增至21個市(區),為加快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探索積累可複制、可推廣的機制模式。其中,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打造建築産業網際網路,發展智能建造新産業,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的形勢下,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裝置成為建築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和重點領域。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解決建築勞工老齡化、年輕勞動力從事意願低、自動化程度低等諸多行業難題,成為房地産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01、當房企發展“機器人”,絕不是那麼簡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表示:“我國建築業創造了諸多世界第一,同時也面臨着産品性能欠佳、資源浪費巨大、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生産效益低下等問題。”
去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确指出要以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更新為動力,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的應用,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産加工、施工裝配、營運等全産業鍊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産業體系。
在國家力推、行業變革、市場調控、企業求變的綜合因素影響下,碧桂園提出“機器人”目标自然就不難了解了。
近年來,随着碧桂園在科技領域持續加大投入,中國的地産科技時代仿佛也在拉開大幕。通過梳理不難發現,碧桂園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和推進速度驚人。

2018年7月,碧桂園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智林”),聚焦建築機器人、智能工程裝置以及新型建築工業化産品的研發、生産與應用,助推建築工業化水準;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建立貫穿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産業網際網路平台;引入精益建造理念,打造并實踐新型建築施工組織方式;助力建築業轉型更新,探索行業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僅僅3年多的時間,碧桂園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突破就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博智林研發團隊已有4000多人,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3461項,獲授權1640項,在研的建築機器人有46款;相關研發産品相繼斬獲中國專利獎、IF設計獎、紅點獎、IDEA獎、紅星獎、金蘆葦獎等衆多獎項。
地坪漆塗敷機器人
今年下半年以來,碧桂園在全國各區域積極推進機器人建房試點。截至11月底,已有18款建築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寫25個省份,超280個項目,累計傳遞超600台,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550萬平米。
地面整平機器人作業中
目前,博智林機器人已逐漸實作人機協同、多機協同操作,探索在複雜的施工場景中開展大規模施工,形成覆寫建築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11月28日晚上,博智林公司建築機器人更是作為廣東省高品質發展标杆案例再度亮相央視《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報道中展示博智林辦公大樓
02、機器人将承包建築工地中大部分工作?
回顧近年來建築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科技應用的過程不難發現,碧桂園的“機器人”戰略并非無的放矢,每一步都暗合了建築領域高科技發展的前沿步伐。
随着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越來越多地開始應用到建築行業。2017年,英國《每日郵報》援引英國建築公司巴爾弗·貝蒂釋出的研究報告報道稱,到2050年,機器人将承包建築工地中大部分的工作,能夠擔任“建築勞工”、“起重機”和“巡視場地的無人機”等多重角色。
如今,包括歐美日等發達市場,也在積極探索建築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以美國Construction Robotics公司的SAM100砌磚機器人為例,它是世界第一款真正投入到現場進行施工的商用機器人,它主要用于配合勞工完成砌築作業。
瑞典nLink公司的Mobile Drilling Robot鑽孔機器人被用來進行混凝土天花闆的測量和鑽孔工作,通過專用APP設定孔徑、孔深等參數,便可在指定位置打孔,能夠達到毫米級工作精度。
業内人士認為,雖然我國建築機器人研發與商業化應用在世界範圍内起步較晚,建築産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準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是随着像碧桂園等代表性房地産企業持續“加大、加速、加強”智能建築領域的研發投入、商業化布局和科技競争力,相信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建築業因落後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約行業效率及建築品質提升的局面将得到極大改善;施工安全問題,行業招工難、用工荒等影響建築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會得到有效改善。
03、頭部企業大力推動建築機器人的行業思考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智能建造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突破行業發展瓶頸的關鍵。如今,随着國家陸續出台相關利好政策,社會各界對我國建築業的機器人商業化應用和數字化轉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僅2020年内,國家多部委陸續釋出檔案,大力推動着建築機器人、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應用,希冀以“中國智造”推動建築産業轉型更新。
今年的中期業績會期間,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曾介紹道,緊跟國家政策方向,碧桂園重點布局了高科技地産生态鍊,在地産開發方面,通過博智林機器人進行智慧施工,打造智能建造體系;借助現代築美做裝修及室内家居,形成完善的上下遊産業鍊。
測量機器人作業場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钹教授認為:“碧桂園集團在短短近3年時間裡,針對BIM、裝配式建築和建築機器人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和人才,開展全面的研發,目前已經傳遞了大批量的機器人,已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築機器人領域的前列。”
有分析師表示,得益于其前瞻性的布局、清晰的經營政策和高效的執行力,2021年在地産行業陷入周期調整的背景之下,碧桂園依然憑借廣泛且全産業鍊的布局,以及穩健踏實的風格,取得經營業績的平穩增長。碧桂園以科技驅動發展,強化新業務與地産主業協同效應,必将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形成強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