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一出場,就帶着芭蕾舞演員特有的氣質。雖然離開舞台多年,但芭蕾舞演員特有的胳膊長、腿長、脖子長、腦袋小的“三長一小”的标準身材,讓她在四位年輕的芭蕾舞者前,風采依舊。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馮英團長的藝術清單與衆不同,每一欄上都有互相關聯的兩個作品,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神仙組合”的異曲同工之妙吧……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平劇《紅燈記》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馮英的藝術啟蒙

《紅燈記》是經典的現代平劇作品,久唱不衰。而舞劇《紅色娘子軍》也是具有時代感的經典劇目。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六十年代生人的馮英,從小就聽着《紅燈記》的唱段和《紅色娘子軍》的旋律長大。年幼的她一聽到這些旋律就對着鏡子起舞,也許這就是她與舞蹈的緣分。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在一次上課的時候,舞蹈老師去她所在的班級挑選芭蕾演員,一下就把坐在後排的馮英選中。“我小時候還是有點方肩膀,有點胖乎乎、圓圓的,是‘芭蕾’選擇了我。但是經過了六年的芭蕾訓練,重新塑造了一個我”。不僅是體形、體态的重塑,更是一種藝術對心靈的塑造。從不知芭蕾為何物,到立志成為舞台上的“瓊花”,這是一個小女孩到芭蕾舞演員艱苦奮鬥的曆程。兒時聽到的旋律時常在頭腦中響起,激勵着一個又一個在練功房執着的日日夜夜。終于在1992年中央芭蕾舞團重排《紅色娘子軍》的時候,馮英成為了第三代瓊花,也成為了自己“藝術清單”上的主角。而她當時最大的困擾是“自己太瘦了”,為了塑造一個強壯有力的瓊花的形象,馮英甚至去口腔醫院做了牙托,使自己的面部看起來更加飽滿。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紅色娘子軍》用西方的芭蕾語彙,融合戲曲、國術等中國元素,本身就是創新。從整個的造型來講,它也颠覆了原來大家對于西方古典芭蕾的認識”。從夢想到不惜代價地努力,再到對藝術的深刻了解,馮英完成了對自己“藝術清單”作品的全面解讀和诠釋,馮英版的《紅色娘子軍》成為了經典。

《紅樓夢》和《茶花女》都有自己的影子

馮英藝術清單的第二組作品是經典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和《茶花女》。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徐森、遲曉靜演唱《飲酒歌》)

無論是“林黛玉”還是“瑪格麗特”,馮英都在他們的身上讀出了自己。“林黛玉”是馮英芭蕾舞生涯中塑造的經典舞台角色之一。這個家喻戶曉的文學人物有着鮮明的性格,在文學、戲曲、影視作品中都有不同的展現方式。

“最開始還是越劇的形象對我影響最深”。演繹舞劇《林黛玉》時,馮英不僅代入了自己作為文學作品讀者的了解,更代入了一個舞者對虛拟文學形象的舞蹈化塑造。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每演一個角色都要把自己設定在一個場景當中。我聯想到:我和林黛玉一樣,在外婆家長大。又因為學舞住在宿舍裡,有那種孤獨感,故意在過年時找那種孤苦的感覺。那時候自己完全是自虐的,在一個角落當中,在桌子邊上靠着,體會林黛玉的感覺。”舞蹈藝術家不僅苦練自己的體态,更要為了角色重塑一個心态。她可以是一個堅強、幹練、不服輸的“瓊花”,也可以是舞台上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而與此同時,馮英又看了歌劇《茶花女》。“覺得瑪格麗特與林黛玉冥冥之中有很多相同之處”。一個是外在的反抗,一個是内在的反抗,雖然故事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時間,但都是以藝術的手段塑造的女性形象,是對女性命運的诠釋與演繹。

馮英塑造的舞劇林黛玉形象得到了紅學家的認可,甚至有電影導演邀請馮英飾演影視劇的林黛玉,馮英欣喜卻婉拒,欣喜的是自己用芭蕾的語彙塑造出了一個經典的人物受到認可;婉拒是源自自己對芭蕾事業的忠誠與執著。無論是《紅樓夢》還是《茶花女》,藝術對藝術家的影響不止于一時的感動,更是給人以智慧與啟迪,激勵藝術家創作出新的作品。

把“敦煌壁畫和巴黎歌劇院壁畫”搬上芭蕾舞台

敦煌石窟與巴黎歌劇院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藏,無數藝術家都在探究它們留下的文明密碼,這是人類對美與思想的表達。因為芭蕾,馮英不僅是這兩處世界文化遺産的“遊客”,還作為藝術的創作者在這裡長時間采集靈感。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馮英1982年到1983年在巴黎歌劇院學習舞蹈。一進入巴黎歌劇院,便可以真正了解“富麗堂皇”的含義。壁畫中的穹頂是馬克·夏加爾在1964年所畫,夏加爾多彩、夢幻般的作品所占面積近2600平方英尺,描繪了包括貝多芬和德彪西在内的14位作曲家的歌劇場景。

同樣讓我們感到震撼的還有相隔遙遠的中國敦煌壁畫,“中央芭蕾舞團在2017年原創了芭蕾舞劇《敦煌》,我們去采風,在那深紮了三個月。受到很大藝術震撼,其中壁畫‘供養人’圖,我們從中找到了很多關于服飾搭配和色彩的靈感”。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節目現場,馮英還帶來了一些芭蕾舞劇《吉賽爾》和《堂·吉诃德》的服飾,這些服飾都是在中芭複排的二度創作中馮英親自重新選擇材料和顔色制作的,更加入了對時代和人物性格的了解。遙遠而古老的藝術也許就這樣,通過當代藝術家的發現與行動,悄無聲息的将美傳承給我們。

據說生活中的馮英也是“色彩控”,連口罩的顔色都要與服裝搭配,這種藝術家的“講究”也是對美的追求和對事業的精益求精。

舞蹈《鶴魂》與《天鵝湖》 ——馮英“圓滿”的舞台生涯

馮英的畢業作品和謝幕作品都是芭蕾舞劇《天鵝湖》。這部經典的作品,成為馮英27年芭蕾舞台演繹生涯的一個“圓”。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黑天鵝那經典的“32圈揮鞭轉”,成為馮英舞台生涯挑戰成功的辨別。27年芭蕾舞台演繹生涯,馮英成為中芭舞台上的領軍人物,被一個芭蕾時代載入史冊。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走下舞台來到幕後,馮英積極鼓勵創作,給年輕的舞蹈家在有限的藝術生命中以更多的可能性,更用芭蕾語彙與時俱進地講出了中國故事。《鶴魂》是中芭2015年推出的原創劇目,根據養鶴姑娘徐秀娟的故事改編,在23歲時徐秀娟因救天鵝不幸遇難,她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馮英,這部劇也深深的打動了觀衆,更被觀衆稱為中國版的《天鵝湖》。鶴的形象與芭蕾舞者的動作設計十分吻合,在藝術的表現下,成為中國芭蕾的又一力作,這也是馮英作為幕後管理者對芭蕾舞的貢獻之一。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的“組合式藝術清單”

1963年出生的馮英依舊是完美的身材,優雅的氣質和笃定的眼神,依舊是芭蕾舞事業的重要人物,這是藝術對一位女性最好的饋贈!

本期節目将于2021年12月30日21:03 CCTV-3播出,敬請關注。 (文/馬甯 圖檔攝影/史浩均)

來源:央視綜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