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重華本該有平安順遂的一生,然而變故驟生……
池韫雲遊歸來,她發現有太多的謎題等着她。無涯海閣的覆滅、新皇登基之謎、後宮的玉妃到底是誰……這一切似乎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池韫決定追查下去。她以為師傅守孝之名,暫居朝芳宮,不僅締造了花神簽的傳奇,更是與大長公主、樓晏聯手,抽絲剝繭,步步為營,讓四年前變故的真相重見天日,一舉粉碎了一場更大的陰謀……

在《天芳》這本書中,雲芨融入了重生、複仇、宮鬥、權謀、宅鬥等衆多網文元素,懸念疊起,峰回路轉,陰謀、愛情、各懷鬼胎的背叛、一個個或騙人或自欺的謊言,但最終都躲不過或殘酷或悲劇的真相。
故事主要圍繞着重生而來、知書達理的池大小姐和見錢眼開樓、才華卓絕的樓郎中的複仇故事展開,他們一起攜手,揭開了三年前“無涯海閣滅門案”的真相,并帶着初心重建無涯海閣,教書育人。
想不想聽作者介紹一下這部作品?
問:在《天芳》中,用了“魂穿“的方式,主要是圍繞着池韫(玉重華)的複仇來寫的,最初想寫一個怎樣的故事?想傳達的是什麼?
答:想寫一個青梅竹馬久别重逢的故事,你就是我愛情最初的模樣。
問:有讀者說,在《天芳》中,自己看到了幾種愛情的模樣,比如說池韫和樓晏的“前世”的錯過和“今世”的相知相守,以及現任皇帝和玉貴妃這種帶着執念的感情等等,而且兩人解開了之前的遺憾的方式循序漸進,真的把他們“一諾之初一生之守“的愛情寫的很美。對于不同的感情的描寫,對于他們兩人解除遺憾的方式,為什麼會這麼設計?
答:人生總是會有種種失去,最後讓他們回到最初的地方,主要還是覺得要不忘初心吧。
問:池韫“重生“之後,遇到樓晏初期,其實是主動追求樓晏的,畢竟當時樓晏還沒認出他來,這個時候除了”借勢“是不是也想彌補身為“玉重華”的時候,沒能告知自己真情實感的遺憾?
答:前世的玉重華其實不着急,她總覺得有很多時間,但是變故突來,時間說沒就沒了。是以當她成為池韫後,就比較主動了。
問:有讀者讀了《天芳》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池韫擔任司芳殿殿主之後,利用“花神簽”的名頭,審時度勢,名揚千裡的片段,她非常會“順勢而為”,“借力打力”,也給了讀者一些啟發。面對這樣的評價,您想和讀者說些什麼?
答:哈哈哈哈,情節是我瞎編的,不過資訊的敏感度是一種能力,擁有這個能力往往能占住先機,可惜我也沒有……
問:相比于池韫的複仇,樓晏其實也在暗地裡裡布置了很多的力量,設了很多局。但在全文中,最後的高潮“姜十刺殺皇帝”那一段,就完全脫離了樓晏的掌控,這是不是特别為這種“脫離感”給讀者營造的刺激和意外的部分?當時是怎麼思考的呢?
答:因為曆史總是這樣,一個大事件往往因為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而爆發,再老謀深算的人也無法完全掌控。同時這個劇情也是呼應開頭,康王為了野心陰謀殺太子,最後這野心反噬到他的兒子們身上。
問:看到最後的番外的時候,真的覺得而且池韫和樓晏教書育人的方式也非常讓人覺得實用。在教書育人這塊,您有怎樣看法?
答:這個情節主要還是古代和現代的觀念差異吧。知識要應用到實際中去,這是現代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很正确,是以寫進了書裡。最初的構思裡,應該帶學生們下田,做工,以了解真實的民生,但這麼寫太繁複了,是以簡化成書裡的樣子。
問:讀者說,看您的作品的時候,因為開始是在網上連載的,經常會看到您更改簡介,是因為在寫的過程中偏離了自己最初的設定,還是在寫的過程中有了新的想法?你是如何做這種平衡的呢?
答:沒有,純粹是我簡介無能。一百萬字的書,一開始無法窺見全貌,而且陸陸續續會有資訊放出,是以後面看情況需不需要改。
問:不管文有多長,讀者都會是沉浸式地閱讀,因為感覺沒有一個多餘的人物,沒有廢話,情節緊湊,人物有個性,而且故事也非常精彩,您在寫的時候,對自己和對作品都有怎樣的要求?
答:我在寫的時候會問自己,這段情節需要嗎?有用嗎?删了影響嗎?如果得出否定的答案,那就不寫了。當然目前我覺得把握得還不夠,比如一些生活化的章節看似無用,其實對人物塑造很有幫助,讀者看得也很開心,在緊張的情節後有助于放松情緒,在這方面我還需要更精準的判斷。
問:通過寫書這麼多年,收獲了非常多的粉絲,在此,您有什麼特别想要和粉絲說的嗎?
答:謝謝你們看我的故事,如果你們有所收獲,那就是我寫作的意義。
問:現在作為一名專職的網絡作家,您覺得對您而言,寫作給您的最大收獲是什麼?對你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
答:以自己的愛好為職業,是一件幸事。它讓我充滿了成就感,也感覺到了生命的意義。
問:每部作品基本上都是一個類型的典型制作,可以看出您在創作中想要的突破和變化,您是如何嘗試和突破的呢?
答:寫作的路還很長,我想做更多嘗試,不希望完全定型。在寫一個故事的時候,腦子裡往往會有多種判斷,下本書有成功經驗的延續,也會對犯過的錯誤進行糾正。
問:之後有計劃寫什麼題材的作品嗎?
答:目前有三個構思,一個仙俠,一個現言,一個古言,應該會在其中選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