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文|随安(富書作者)

豐子恺說:容易被激怒的,大多是弱者,弱者才會逞強,而強者往往懂得示弱。

真正的強者,從不會被瑣事激怒,不會在無法改變的事情上逞強。

在遇事時,懂得示弱;不順時,自我沉澱;處事時,謙卑待人。

成年人最好的處事之道,就是收斂自己。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遇事時,收斂自己的脾氣

尼采說:真正自由的方法,首要學會自我控制。如果情緒總是處于失控狀态,就會被情緒牽着鼻子走,進而喪失自由。

還記得前段時間,引發網友熱議的“黑龍江的士司機與他人發生口角後死亡”事件嗎?

視訊中,計程車司機在駕駛位上昏迷不醒。後座的女乘客驚慌失色地搖晃着司機,聲音顫抖地喊:“你沒事吧,行不行啊,吓死我了。”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據了解,因别車刮花了計程車的車窗,司機滿腔怒火,與對方争論,發生口角。

随後,司機突然停車,昏迷不醒,被送往醫院時,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

人常說,沖動是魔鬼。

是啊,當一個人生氣時,容易喪失理智,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最後得不償失,痛苦一輩子。

曾在抖音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條蛇在回家的途中,身體不小心被路邊的鋸子劃傷。

它很生氣,為了報複,蛇一口咬住鋸子。

結果鋸子沒有一點受損,反倒是把自己的嘴弄傷了。

氣急敗壞之下,蛇用整個身體緊緊的纏住鋸子。

最後,鋸子沒受到一丁點傷害,反而把自己鋸死了。

看完故事,你是不是也覺得蛇很愚蠢。明明被傷害過一次,知道鋸子的威力,卻還要糾纏到底,自讨苦吃。

反觀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

明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卻還是控制不住的生氣,直到氣壞了身體,才追悔莫及。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控制你的情緒,除非你自己。

愚蠢的人,遇事時容易被情緒牽着鼻子走走,做出錯誤的選擇;聰明的人,遇事時,不會被情緒左右,會以一顆平和的心處理問題。

人生在世,懂得收斂自己的脾氣,控制情緒,修身養性,是一種能力,更是一個人難得的生活智慧。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不順時,收斂心中的怨氣

很喜歡的一句話: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對待你。

深表贊同。

你若樂觀,生活處處充滿陽光;你若悲觀,生活四處都是深淵。

《老人與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魚大戰的勵志故事。

主人公聖地亞哥是一位風燭殘年,年邁清瘦的老漁夫,他已經84天沒有釣到一條魚了。周圍的漁夫都嘲笑他,笑話他那張打滿更新檔的帆,就像是戰敗的旗幟,嫌棄他晦氣。

老人毫不在意别人的議論。反而和小男孩馬諾林調侃:“你覺得我要不要去買張尾數是八十五的彩票?明天就是第85天了。”

第85天,天還沒亮,老人帶着小男孩提前準備好的魚餌和食物,獨自一人出海。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在海上,他經過一個早上的耐心等待,終于釣到了一條長度約5.5米的大馬林魚。

馬林魚的力氣很大,,拖着老人與漁船,往深海處去。老人勢單力薄,手被魚線劃得傷痕累累。

經過三天兩夜的僵持對峙,在第三天清晨,大魚終于浮出水面,老人找準機會,用盡全身力氣,将魚叉插進它的心髒,最後,大魚不再掙紮。

本以為擊敗了大魚,就可以松一口氣,卻沒想到大魚的血液染紅了整個海面,引來了鲨魚的圍攻撕咬。

此時的他,已經精疲力盡。他想過放棄,但總在快要放棄時,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經過幾個小時的搏鬥,終于擊退了鲨魚,取得最後的勝利。雖然大魚身上的肉被鲨魚撕咬地所剩無幾。可他并不氣餒,他覺得,隻要船還在,就還有希望。

最後,他将船駛向港口,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人生路漫漫,不可能萬事亨通,一帆風順,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刻。

面對生活的種種刁難,與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不如韬光養晦,靜下心來沉澱自己。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兩萬多天,如果什麼事都抱怨,哪又有多少時間給我們浪費呢?

真正成熟的人,不順時,懂得收斂心中的怨氣。隻有将心中的怨氣收起來,讓内心充滿溫暖,才是成年人提升幸福感的最佳途徑。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處事時,收斂做人的鋒芒

曾國藩說過:“好勝人者必無勝人之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意思是說:喜歡争強好勝的人,必定沒有什麼過人的本事,相反,隻有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會到處炫耀自己。

曾國藩是晚清有名的重臣,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詣。他為人處事低調内斂,被後人尊稱為“天下第一完人”。

可早年的曾國藩,年少輕狂,驕傲自滿。

曾國藩在北京做官時,曾在給弟弟們的家書中寫道:“恨當世無韓昌黎及蘇、黃一輩人,可與發吾狂言者。”

意思是:在當今世上,沒有韓愈、蘇轼、黃庭堅那樣的真正懂詩的人,沒有人能夠欣賞我的創作、理論。

足以見得,當時的曾國藩有多狂妄自大,居功自傲,他也是以得罪了不少人,在官場上處處碰壁。

随着閱曆的增長,曾國藩逐漸明白:“德以滿而損,福以驕而減。”驕傲自滿會折損人的道德、福氣,是為人處世的大忌。

從此,他一改以往的處事态度,待人謙虛有禮,做事鋒芒不露。

他的這一重大改變,為他以後的仕途發展起到很大的影響。之後,他在官場上平步青雲,一路高升,十年期間連升七級,最終封侯拜相。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混得好的時候,要謙虛謹慎,不要招搖,招惹嫉恨,輕者是有人想沾你便宜,重者是有人背後捅你刀子。

深以為然。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自己好。

當你在工作上,取得一點成績時,不要驕傲,四處炫耀張揚,因為氣球吹得太大,容易爆炸。

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會顯山露水,四處張揚;隻有那些沒有本事的人,才天天炫耀吹噓。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處事方式,收斂做人的鋒芒,修得一顆謙卑的心,才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最明智的生存之道。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從收斂自己開始。

收斂自己的脾氣,是修身養性的智慧;

收斂心中的怨氣,是韬光養晦的境界;

收斂做人的鋒芒,是居高位者的格局。

人活到了一定年紀,終歸要學會收斂自己,如此,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智慧。

與你們共勉!

成年人最好的處世之道:收斂自己

作者簡介:随安(富書作者),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