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日,在加拿大維多利亞舉辦的奧運會落選賽中,中國男籃以80:105輸給了字母哥缺席的歐洲冠軍希臘隊,加上之前79:109負于東道主,最終以兩連敗的成績被淘汰出局。
自1984年新中國重返奧運會以來,第一次無緣奧運。

屬于中國男籃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從王立斌到劉玉棟、從姚明到易建聯。裡約奧運會(擊劍運動員雷聲)之前,中國奧運會代表團旗手都是由高大英武的男籃運動員擔任,無疑是一項重大的榮譽。
從1984年初入奧運會的第十,到之後低谷期的墊底,到黃金一代的曆史性八強,再到擁有姚明後連續兩屆小組賽突圍,尤其是北京奧運會揭幕戰與美國隊的火星撞地球。
曾經的中國男籃,一度是國内男子運動中,社會影象和運動成績綜合最突出的項目。
不同于男足打進奧運會就是勝利,男排多年跨不進奧運會大門。中國男籃幾十年不但是亞洲的霸主,更是國人心目中高大、拼搏、熱血的代表。
從黃金一代到三大中鋒、從王仕鵬絕殺到家門口幹掉諾維斯基的德國挺進八強。
曾經的男籃或許拿不到獎牌,但他們在這個全世界商業化、影響力最高的項目中,充分地展現了中國的形象和影響力。
尤其是,我們還擁有姚明。
他不僅僅帶給了我們NBA首個外籍狀元、全明星中鋒那麼簡單。在他2001-08的巅峰期,是整個FIBA世界最具内線統治力的中鋒。
02年世錦賽,最佳陣容中鋒,
04年奧運會,賽會籃闆王,得分第三,
06年世錦賽,得分王,要不是那一年奪冠的大加索爾被定位中鋒,最佳陣容也是他。
08年奧運會,場均得分第三。
他不但讓NBA見識到了中國長城的偉岸,也讓世界籃球不得不矚目中國的高度。
他的出現也讓當時的國家隊不得不完全以他為核心建隊。曾經中國男籃百花齊放的外線,胡衛東的飄逸、孫軍的多變、鄭武的精準、阿的江的狡猾,靈巧、多變的風格在亞洲甚至世界獨樹一幟。
但因為姚明等三大中鋒以及易建聯等後輩的崛起,讓男籃的戰術風格和人員選材都完全向“高大化”聚焦。似乎籃球比賽中隻要足夠高大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我們的幸運在于擁有過一個姚明,但我們的不幸在于隻擁有一個姚明。
08年姚明退出國家隊、09年大傷、11年退役,這本就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之後的王治郅、易建聯都足夠優秀,甚至在個别領域能夠代替姚明的作用,但中國男籃的核心缺失、人才斷檔、技術僵化的問題已暴露無疑。
連續兩屆奧運會(倫敦、裡約),男籃全敗兩次墊底。
期間我們還丢失了對亞洲的統治,輸給伊朗、南韓,甚至自己的省隊。
能進奧運會,成了最後的底限和遮羞布。
但國際籃聯甚至連這最後的機會都沒留給我們。東京奧運會的名額除東道主日本外,七個出自2019年男籃世界杯成績最好的球隊(美洲2個、歐洲2個、非洲區1個、亞洲區1個、大洋洲區1個),其餘的就需要通過奧運會落選賽。
19年本土世界杯分到波蘭、委内瑞拉和科特迪瓦,其實已經是不能再好的情況了。但男籃小組賽隻赢了最弱的委内瑞拉,在排位賽裡又以第24名屈居伊朗之後(23名)。
這幾乎已經宣告無緣東京奧運會了,因為後面落選賽的對手要比世界杯都強了不止一個級别。
除了字母哥外幾乎全員出動的希臘,還有堪稱“美國二隊”的加拿大、後來在奧運會正賽裡殺進四強、擁有東契奇的斯洛文尼亞,以及歐洲老牌勁旅塞爾維亞和立陶宛。
在這樣你死我活的争奪中,實力有限、核心易建聯還受傷的中國男籃的失敗幾乎早已注定。
舊時代,以奧運會為目标、四年為一周期的中國男籃正式結束了。
這個時代本該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姚明退役後就該終結,但我們依舊活在姚明帶給我們的泡沫繁榮裡。12、16奧運會的失敗沒有讓我們警醒,亞洲霸主身份的喪失沒有讓我們疼痛。
終于在19年家門口舉辦的世界杯上告訴了所有人,即使我們已經拼盡全力、即使我們醞釀了好得不能再好的分組,即使全世界都不希望看到中國的缺席,但我們自己真的就是沒能力跨過那扇門。
直到今年7月2日,萬念斷絕,釘上最後一顆釘子。
那麼新時代,真的到來了嗎?
我們最好的球員依然是19年的那一批球員,即使有再多的争議,還是需要他們為國征戰。
我們的聯賽依然在寒冬裡艱難前行,整體競争對抗水準的有限、首尾實力的巨大差距、以及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采用的賽會制。
讓作為發展根本的聯賽,在這個艱難的歲月裡,考慮更多的是生存而非突破。
相比于我們國内籃球,世界籃球似乎真正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再也不是世界對抗美國的格局,而是更加融合變得密不可分、并駕齊驅。甚至FIBA有了隐隐追上的趨勢如今的美國男籃或NBA,如果不能精英盡出,很難再維持統治。
強調投籃、強調對抗,強調空間,FIBA與NBA都在同一條道路上大步前進。
随之而來的就是球員交流得更加頻繁。
近三年NBA正常賽的mvp都是國際球員(字母哥、約基奇),年輕的東契奇征服了歐洲後又在NBA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然後又在東京奧運會上再殺個七進七出。
而越來越多國家的聯賽不但堅持外援引進來,同樣希望球員們走出去。
西班牙、土耳其們既有國際籃球頂尖的聯賽,同樣也有球員在NBA打拼磨練,
我們曾經視為“提款機”的非洲,如今很多國家也可以輕松拉起一支“NBA聯隊”。
甚至我們我們曾經從不放在眼裡的日本,也擁有八村壘這樣的樂透秀和已經在NBA站穩腳跟的渡邊雄太。
男籃會不會走上男足的老路,在被世界抛棄的同時,又在亞洲被不斷超越呢?
一起努力吧,畢竟他們曾經代表的是“中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