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長孫皇後被稱為“千古賢後”,她13歲時就嫁給了15歲的李世民。伴随着李世民度過了最艱難的創業階段,幫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她喜歡看書,不輕易對丈夫的事業發表意見,但隻要有建議往往都是很有價值的。長孫皇後就是這麼一位賢内助,除了關心丈夫工作之外,還非常體貼李世民的生活。長孫皇後常常去訪求女子以充實丈夫的後宮。

在貞觀二年的時候,長孫皇後就找到了一個絕世美女,書上形容這個女子“容色絕姝,當時莫及”。這個女子是鄭仁基之女,年紀在16歲左右。長孫皇後請唐太宗把這個女子封為嫔妃,納入後宮。唐太宗一看,就把這個女子封為九嫔之一的充華,并降下正式策封的诏書。
去宣诏書的使臣還沒來得及出發,就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反對,他就是魏征。魏征原來是李密底下的人,唐朝建立後,在當時太子李建成底下工作。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奪帝位的時候,魏征曾經建議李建成先下手為強把李世民給殺掉。當李世民奪得帝位之後,摒棄前嫌重用了魏征,魏征在政治上可謂沒有辜負李世民的信用,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
在很多人印象中,魏征就是直谏的代表,甚至連李世民都害怕他。曾經有一隻鳥就是以而喪命在李世民的懷中,這鳥真是冤啊。這一次,魏征又要站出來直谏了。
魏征說,這個女子萬萬不可納入後宮,聽說這個女子已經許配給陸爽了,做皇帝可不能奪人所愛啊!皇帝為天下父母,這樣做的話恐怕會有損聖德!
唐太宗聞之大驚,這真的假的?讓策封的使者暫停出發。這個時候又有幾個大臣站了出來,他們分别是房玄齡、溫彥博、王珪和韋挺。他們說此女子許配給陸爽的事情,沒有什麼證據,而且策封大禮已經開始了,皇帝一言九鼎,怎麼可以說中止就中止呢?
那個陸爽這個時候也上書給唐太宗解釋說,自己和那個女子根本沒有訂親這麼一回事。
這一下子,李世民就有點糊塗了。他問魏征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果說大臣們是為了拍自己的馬屁,那陸爽為什麼也說沒有訂親一事?
魏征說陸爽害怕皇帝表面上寬容了他,背地裡卻給他穿小鞋,是以陸爽才不得不主動說沒有訂親一事。
唐太宗聽完之後,取消了這樁婚事,讓鄭仁基這個絕色女兒嫁給了陸爽。當時的人對于唐太宗這個作為非常稱贊。15年之後,唐太宗把陸爽和那個女子生的女兒嫁給了李慎,李慎是唐太宗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