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會重演。——修昔底德
中國曆史綿長而悠久,幾千年間的王朝不斷更疊,一個個皇帝在曆史長河上走馬觀花地登場與落幕。這位皇帝一生性格可以說是非常懦弱,經常被大臣們欺負得哭天抹淚,但是卻從沒想過舉起自己手中的屠刀來證明自己的威嚴。

在他執政的四十二年中,不但是自己國家人民最幸福的時刻,就連敵國的皇帝也因為敬仰,而心生孺慕之情。他的武功無法超過秦皇漢武,但是文治上的功力,卻足以讓他傲視群雄。他就是宋仁宗趙祯。
宋仁宗趙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就是民間所說的“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後成為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親為趙恒,生母是李氏,養母劉娥,趙祯可以說是宋朝史上最仁厚節儉、勤政愛民的皇帝了。
仁宗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衣食都非常的簡樸,但是他對别人卻非常的仁慈。他在位的幾十年知人善用,而且人才輩出,歐陽修、範仲淹、包拯等曆史名人都是在趙祯執政時期的中流砥柱。宋仁宗的脾氣非常好,好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回仁宗回宮後着急的和妃子要水喝,妃子問他為什麼不在外面喝了回來?仁宗這才說道:“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是以就忍着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最後在仁宗駕崩的時候不止本國的百姓祭奠他,就連遠在大遼的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得嚎啕大哭,還給他建立了一個衣冠冢。在中國曆史一直認為仁政才是傳統上的最高理想,無數先輩也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但是真正能夠貫徹執行的,除了宋仁宗以外還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可以做得到。沒有人喜歡成為戰争的犧牲品,也沒有人能夠永遠防止背後射來的暗箭,盡管在宋仁宗執政的時期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是,他也确實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一個文風鼎盛的巅峰。
不得不提的是,就連自我感覺超好、自認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都說,他最佩服的三個皇帝之一就是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