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子》上司人要率先垂範,因為上行下效

然友複之鄒問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于冢宰, 歠chuò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

陳昌文解讀:

滕文公看同姓家臣,文武百官不願意跟着他披麻戴孝,喝粥守喪三年,雖然檢討是自己的道德水準,上司力有問題,但是這事情還是執行不下去啊。

這王道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

沒有辦法,于是又讓然友去鄒國請教孟子應該如何辦?

孟子說,滕文公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已經非常好了。這件事,不可他求,隻能靠自己。

如何靠自己呢?孔子說,君王死了,世子不理朝政,把所有的政務都交給百官大臣之長,自己居于次要位置,每天就是守喪,喝粥,哀痛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面容憔悴到有深黑的顔色。

即臨孝子之位,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哭泣,

如此,文武百官聞之沒有一個人不敢悲哀的,

為什麼呢?因為世子帶頭悲哀的緣故啊。

自古以來,就是在上位的人喜歡什麼,在下位的人就模仿什麼,甚至效仿的比上面的人還厲害。

君子的道德行為,猶如風一樣,

小人的道德行為猶如草一樣。

風向那邊吹,草就向那邊倒啊。

是以,這件事能不能做成,完全看世子能不能率先垂範,做出表率。

這裡孟子講了個什麼道理?

您想做什麼,您先别要求别人, 您要求别人,别人不一定做,甚至表面答應,背地裡違逆。

您要自己去做,做出表率,如此,大家就會跟着您做,不得不做。

因為,上行下效啊。

好事,壞事都是如此,

您做壞事,下面的人也跟着學,您休想讓大家學好。

您做好事,下面的人也跟着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