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英雄烈士都是值得欽佩的,他們身處在不同的時代,擁有着不同的性别,來自不同的階層,卻擁有同一個目标,就是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做點什麼。他們中有的人在政治上力挽狂瀾,有的在文學界嶄露頭角,有的在科學上嘔心瀝血,有的在戰場上為後來人樹立了一座座可歌可泣的豐碑。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從古至今,為了紀念這些人物,我們這些後來人總會想方設法去尋找他們的痕迹。為了了解他們的故事,我們翻閱史書;為了重回他們的時代,我們通過戲劇和紀錄片來再現他們的生活;為了更加精确地了解他們的外表,我們通過複原圖來盡量精确還原他們的長相;為了永遠紀念他們的音容笑貌,我們打開了一幅幅畫像和照片,想要把他們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北風呼嘯,卷起蘆花滿地,一群帶着堅毅的目光的年輕人,跨過了鴨綠江,即将為了保衛百廢待興的祖國而戰鬥。上甘嶺灑滿了他們的鮮血,長津湖畔是他們永遠無法歸來的軀體。他們是誰,他們是英勇的志願軍烈士,是我們永遠難以忘記的人。今年的7月28日,又一群志願軍烈士的英魂坐上了回家的飛機。去時,他們是堂堂七尺男兒,然而,轉眼已是黃土白骨。在沈陽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邱少雲烈士的英魂已經等待這些戰友很久了。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1926年,邱少雲出生在銅梁縣的一個推船人的家裡,家裡多了一個男孩,推船人老邱幹起活來比往日更加賣力了。然而,不久之後,死神就降臨在了這個貧苦的小家。因為和船老闆發生了龃龉,推船人老邱竟然被船老闆殺了。不久之後,在貧窮與疾病的折磨下,老邱的妻子也去世了。不幸中的萬幸,他們的親戚一直在照顧他們遺留下的兒子,這個叫邱少雲的孩子過早地品嘗到了生活的艱辛。為了填飽肚子,在13歲的時候,邱少雲就去做了長工。看到地主們經常欺負長工,邱少雲心裡很是不平,年輕的他希望以後可以多為善良的貧苦人做點什麼。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在一個班裡,陳大權和邱少雲每天一起進行學習和訓練,雖然私底下和其他交往并不多,但是大家總能一起聊一些如何提高作戰技能的話題。雖然一個一口道地的四川話,一個喜歡說貴州方言,但是兩個年輕人對祖國的維護之情是一緻的。常言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因為擅長的技能不同,是以在選擇連隊的時候,陳大權和邱少雲選擇了不同的連隊。陳大權成為了機槍連的一員,而邱少雲則憑借自己的毅力進入到了偵察連。離别的時候,邱少雲和陳大權互相贈送了照片,陳大權怎麼也沒想到,這照片将成為記錄邱少雲在世時的唯一的遺照。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1952年10月11日,為了順利對美軍的前哨陣地發起攻擊, 邱少雲等500多個戰士潛伏在了離陣地隻有60幾米的芭茅杆地裡。為了試探志願軍戰士有沒有進行潛伏,美軍在12日當天的中午進行了火力偵察。所謂火力偵察,就是一種通過發射燃燒彈來發現是否有偵察部隊的方式。芭茅杆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蒿草,它們是一種非常容易被點燃的植物。可想而知,燃燒彈與芭茅杆如果相遇,會引發多大的災難。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果然,當燃燒彈掉到邱少雲的身邊時,一場大火被瞬間點燃。火蛇吐信,直接點燃了邱少雲的棉衣。盡管附近就有一個水坑,但是為了不讓戰友們被美軍的飛機發現,為了任務可以順利完成,邱少雲放棄了翻到水坑裡自救的機會,被火焰灼燒了半個小時之後,最終離開了這個世界。 不遠處的武勝山上,陳大權正在為邱少雲所在的部隊打掩護。當他得知邱少雲犧牲之後,他的内心無比悲憤。盡管在這之後,他和連隊的兄弟們一起擊殺了不少敵人,可是等到戰鬥結束之後,陳大權心裡還是非常難過,他知道,邱少雲和其他犧牲的戰友們再也回不來了。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為了紀念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邱少雲烈士,我國的有關部門通過許多方式,對邱少雲烈士進行了紀念。課本上有紀念邱少雲烈士的課文和油畫作品;在重慶,有着紀念邱少雲烈士的紀念館和展廳;根據邱少雲烈士的哥哥們的外表,雕塑勞工們為邱少雲烈士雕刻了一個雕像,這雕像至今仍然在邱少雲烈士的紀念碑上英勇地挺立着。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2017年,位于重慶市的邱少雲烈士紀念館的從業人員,前往陳大權老人家進行慰問。談話間,他們偶然得知陳大權老人收藏着邱少雲烈士的照片。于是,向陳大權老人提出建議,希望可以收藏邱少雲烈士的照片。誰知陳大權老人一點也不反感從業人員,反而直接将已經帶在身邊64年的邱少雲的照片贈送給了紀念館。盡管對于這張照片,有關部門還在進行真僞鑒定,但是透過照片裡那個濃眉大眼的小戰士,我們依然可以一窺當年青年志願軍先烈的風采。

邱少雲烈士生前的一張照片,被戰友珍藏60餘年,最後無償捐給國家

曆史會消滅一個人的軀體,但是消滅不了一個人的靈魂。透過照片,我們可以更加真實地與英雄人物面對面,通過照片中形象側寫出他們的個性與故事。陳大權老人手中留下的照片,是戰火中的友情記憶,是一個青年戰士的最後留影,也是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的奉獻精神的永久記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