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這條艱辛道路上,爸爸們總是被抨擊“缺席”。
可最近,有一位“神仙爸爸”火了,不僅為爸爸們“正了名”,還惹得一衆媽媽們集體“慕了”:
這個“神仙爸爸”帶孩子用蔬菜水果做出各種小動物,惟妙惟肖,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茄子變海豚▼

蘿蔔變海獅▼
苦瓜變鳄魚▼
柚子變成招财貓▼
洋蔥變松鼠▼
真是心靈手巧的“神仙老爸”!
有這樣的爸爸陪伴,孩子的童年都是“甜甜哒”!
據孩子媽媽說,孩子爸爸特别有耐心,因為不想讓孩子玩手機,就經常帶着孩子一起玩。
别說,效果格外顯著,孩子特别喜歡,特别佩服爸爸,爸爸就是他的偶像。
許多媽媽都頭疼孩子沉迷手機、電腦、平闆等問題,但其實,解決問題的“良方”就在身邊……
01
有近120款玩具的童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說這麼多玩具,都是爸爸親手制作的,是不是又又又實名“慕了”?
“爸爸,我想要電視裡那個寶塔,太酷了。”
女兒的一句請求,點燃了“神奇老爸”張帥的創造火花。
張帥拿起紙殼和大号膠槍,量量裁裁、拼拼搭搭,耗時大半天,就做出了和電視裡近乎一樣的寶塔,足有女兒那麼高,女兒站在寶塔前面興奮得合不攏嘴。他還邀請女兒一起給寶塔塗顔色,兩個人合作完成這個作品。
不僅是這樣“大規模”的自制玩具,就連手機上的俄羅斯方塊遊戲,他也用紙殼模拟了一個加強加大的版本。
這個俄羅斯方塊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親子合作,父母在上方丢下方塊模型,孩子自行判斷,快速處理。
還有遊樂場裡的遊戲機類遊戲也可以用紙殼制作,比如極速賽車、投籃遊戲、跑跑小火車……
這些玩具大大減少了孩子和手機互動的時間,而這也正是張帥最開始的想法——讓女兒戒掉手機,增加親子互動。
張帥還會和女兒一起玩迷你投籃機,小型的籃球和球框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她鍛煉了手部小肌肉群,提高動手能力。
後來,張帥還陸續“出品”了扭蛋機、可控制升降吊塔……每一個都很精緻,而且越做越有感覺。媒體争相報道,引衆網友羨慕:誰不想要一個這樣的神仙老爸?!
世界上本沒有超人,對孩子來說,那個擁有哆啦A夢的口袋的爸爸,就是他的超人。
02
許多男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是喜歡遊戲帶來的緊張、刺激的感覺。
對此,河北寇爸爸有高招!
寇爸爸平日忙于工作,每天都早出晚歸,有時連軸轉,幾天都回不去家。
一晃幾年過去,寇爸爸發現,自己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父子之間越來越生疏了……
直到因為疫情,寇爸爸減少了工作量,才發現,兒子迷上了玩手機、看電視。
因為擔憂兒子的視力,寇爸爸決定和手機、電視“搶”孩子!
第一步,先從“陪玩”開始:
寇爸爸給兒子買了一個小挖掘機貨車,沒想到買回來之後父子倆都玩上了瘾。
接着,寇爸爸又陸續買了飛機、大炮、坦克……還帶着小寇在庫房裡搭建了沙盤:
堆起連綿的假山:
挖出蜿蜒的河流和溝壑:
這下,兒子的興趣完全被激發出來了,手機、電視全部抛諸腦後,自己也開始上手用小樹枝做欄杆。
最終,沙盤真的變成了微縮戰場,橋梁、戰壕、高地一應俱全!
準備就緒,父子倆正式“開戰”!
為了記錄“作戰成果”,寇爸爸靈機一動,架起手機,開始拍攝和兒子的“戰争片”。
沒想到,拍攝的過程反而将“對戰”的樂趣又推上了一個“台階”。
拍攝遙控坦克移動▼
用間隔拍攝,讓玩具士兵動起來▼
用摳像的方法,讓飛機飛在天空▼
和孩子一起拍攝“戰争片”的同時,兒子徹底“戒掉”了手機,父子雙方還都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
撰寫腳本、拍攝、配音、客串演員……
200多集的“玩具戰争片”,每一次制作,父子倆都全情投入、樂在其中。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是以,想要解決孩子沉迷手機、電腦、平闆的問題,最好的良藥就是和手機“搶”孩子!
在有些家庭中,相較于媽媽的認真嚴肅、爸爸的诙諧和“孩子氣”,更能跟娃“玩到一起”,“搶”孩子的成功率也更高!
03
爸爸們有多會“玩”?
北京的李爸爸經常給孩子讀劉慈欣的《白垩紀往事》,因為孩子感興趣,就自學畫畫,把故事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繪本。
每天畫幾十個小圖,堅持了整整一年。如今,他已經完成了兩本兒童繪本。
而這些,還不過是他會“玩”的冰山一角。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一起設計裝修房子、一起做發明……
在父親的帶動下,兒子也漸漸成為繪畫小能手,創作了許多充滿童趣的想象力畫作:
甚至在4歲時,兒子就能夠搭建各種複雜的造型。
為了友善出行,李爸爸還和兒子一起測試發明了一種出行裝置,申請了國家專利。
帶着孩子一起體驗、學習,也在孩子心中埋下發明創造的種子。
04
對孩子來說,好的教育不是物質多少,而是不缺席的陪伴。
父親積極參與家庭生活,給予孩子陪伴,才能營造有愛的家庭環境。
在愛中成長,孩子才會更自信,有底氣,忠于内心。
是以爸爸們,即便工作再忙,也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千萬不要覺得來日方長,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
轉載請注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凱叔講故事、小魚奶爸日記、小十點、國小國文等。
編輯:幸何如意
校對:水馬不在家
稽核:漁樵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