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氏16歲,正是天真爛漫,享受青春,在父母身邊撒嬌的時候,她卻嫁給了梁帝,成為一國之母,被迫長大。
她嫁給梁帝,不是因為她愛梁帝,也不是因為梁帝愛她,而是因為她是言太師的女兒,父親的門生遍天下,在朝堂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梁帝需要她做皇後,平衡朝堂,她就這樣嫁入皇家,成為大梁最尊貴的女人。

言皇後論美貌不如越貴妃,論英氣不如林樂瑤,論溫婉沉穩不如靜妃,是以她并不得寵。對她來說,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又不受梁帝寵愛,她也隻剩下尊貴了,尊貴的言皇後開始了她悲慘的一生。
作為皇帝的女人,本也不敢奢望愛情,她們需要的是地位和權勢,想要有地位和權勢,兒子是根本,是以後宮的女人們都想生兒子,尊貴如言皇後也不例外。
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在皇宮中想要懷孕并且順利生下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言皇後比較幸運,雖然不得丈夫寵愛,但是一舉生了一個兒子,這輩子算是有指望了。
不幸的是,言皇後的兒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這讓她悲痛欲絕。
再看着聰明睿智的皇長子蕭景禹,被皇帝如珠如寶地愛着,又有一個背景強大的母舅家,心都要碎了,更讓她憤憤不平的是,惠妃和她一樣也一同生了兒子蕭景亭,景亭雖然生病有點殘疾,但總算是活了下來,長大成人,想想自己早夭的兒子,總有一口氣憋在心裡出不來。
林樂瑤深受皇帝喜愛,又有一個強大的娘家,她不敢怎麼着,于是就把這一口氣出在為人老實的惠妃頭上,從此惠妃成了她的出氣筒。
恨别人,其實就是傷害自己。
言皇後雖然可以折磨惠妃,例如讓她給太皇太後抄經,并且時間安排得很緊急,讓她抄得手疼,但是折磨過後最痛最苦的還是自己,她還沒有出完心中的那股勁,後面蕭景宣、蕭景桓、蕭景禮、蕭景琰,一個皇子一個皇子的出生,讓她恨都不過來。
言皇後不但看着滿後宮的皇子生氣,看着越貴妃、宸妃受寵更生氣,何況越貴妃長得漂亮,說話又伶牙俐齒,思維靈活,總是在她面前有幾分優越感,讓她恨得牙癢癢的。
她就這樣看着一個一個寵妃在她面前嚣張,看着滿後宮皇子亂跑,郁悶得快内傷時,皇五子蕭景桓的母親祥嫔死了,皇帝作主把蕭景桓放在她的名下,從此,她也算有兒子了,生活有了盼頭,心靈也有了寄托,日子就這樣慢慢地過着,隻不過每次看到優秀的皇長子蕭景禹還是心有不憤,可是形勢比人強,她也不能有什麼作為。
就在她快要認命的時候,傳來了赤焰軍謀逆的消息,随之而來的是祈王與林燮勾結被賜死,言皇後欣喜之餘,立即意識到她終于等來了機會。
她是皇後,景桓在她名下,也算占有嫡子的名分,可是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上竟然立了越貴妃的兒子蕭景宣為太子,這讓她氣到内傷,可又不敢對皇上的決定有什麼不滿。
她終究是有私心的,再說蕭景宣除了是皇帝最寵愛的越貴妃的兒子,他還有什麼,既沒有母家背景,個人能力也不行,和那個既智慧又有威望的蕭景禹是沒法比的,是以景桓還是有機會的。
她開始一步一步給蕭景桓加碼,給他娶一個家世背景好的王妃,劇中雖沒說譽王妃家世,但是她弟弟朱樾是大理寺承,譽王妃每年的節禮給皇帝、皇後選擇的賀禮都非常好,她又得皇後喜歡,可見她一定是一個有家世背景的大家閨秀。
之後,言皇後又各種牽線搭橋把言太師的門生、故舊都推薦給譽王,一層一層地給他加碼,要不然一個嫔位生的孩子在朝堂哪有什麼人脈,何況軍方有慶國公,六部有刑部、吏部和工部,這些大佬們熬到這種級别,可不會随便站隊,如果這裡面沒有言皇後的手筆,打死我都不會相信。
譽王有了言皇後的幫助,漸漸羽翼豐滿,有了與太子一較高低的能力,而皇帝也不可能讓朝中出現一面倒的情況,開始有意無意地支援譽王與太子抗衡,保持朝中平衡。
譽王與太子在前朝抗衡,後宮就是言皇後和越貴妃的争鬥,越貴妃靠的是皇帝的寵愛,言皇後靠的是身為國母的尊貴身份,兩人相鬥起來也是半斤八兩,互有勝負。
當他們在前朝、後宮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梅長蘇帶着複仇的決心來到了金陵,他們為了這個麒麟才子争得熱火朝天,殊不知人家是來暗中算計他們的。
梅長蘇利用太子勢力拔除了譽王這邊的慶國公、吏部和刑部,反過來又利用譽王的勢力拔除了太子那邊的謝玉、戶部和禮部,在他們鬥得死去活來的時候,靖王在梅長蘇的運作下強勢崛起。
軍方力量,首先是靖王十二年的軍中生涯,自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杯情絲繞,靖王救了霓凰郡主,雲南穆王府的十萬鐵騎靠向了靖王。梅長蘇與蒙摯的關系,五萬禁軍力量,再加上後來靖王統領了巡防營,這幾方軍中力量估計都能直接逼宮了。
六部力量,譽王和太子被換掉的戶部、禮部、刑部和吏部,都換上了與靖王交好的純臣,他們雖然不黨争,但是也有傾向,都傾向靖王,這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在梅長蘇的布局下,太子和譽王兩敗俱傷,太子首先被踢出局,成了獻王,之後譽王也基本被踢出局,從七珠親王降為兩珠親王,讓其閉門思過。
一個手中沒有任何力量的皇子,怎麼和如日中天的靖王相比,況且靖王在六部有四部支援,軍方的力量又無可比拟,譽王除了低頭認輸,隻剩下造反了。
其實這時候的言皇後也是很郁悶的,她經營了那麼多年的後宮,竟然沒有看出靜妃是個難纏的角色,靖王又這麼強大,可是打死她也沒有想過要造反。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譽王趁着三月,皇帝外出去九安山春獵之際,逼迫言皇後下懿旨拿下禁軍,言皇後此時并不想造反,可是面對譽王的逼迫,她已無路可退。因為她很清楚,坐以待斃的後果是什麼,如果譽王清君側成功,她就是至高無上的太後,或許是這個誘惑太大,或許她不知道譽王真正的目的,總之她幫助了譽王。
譽王失敗,随之而來的言皇後被廢位,因為靖妃的請求,以及言侯上表請求削去言氏曆代封爵與尊位,以示贖罪,皇帝才沒有把皇後列為叛黨一列。
言皇後雖然被保全下來,但是從皇後一國之母的尊位成為和惠妃一樣的普通妃子,甚至連惠妃的級别都不如,再加上沒有子嗣,她這一生隻是餓不死而已,注定一生凄冷。
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這裡沒有愛情,沒有親情,有的隻是權勢和争鬥,言皇後從16歲少女進入這個牢籠,一生在這裡面掙紮,沒有愛情,沒有寵愛,她就是孤軍奮戰,最後輸了,不但輸了權勢地位,還輸了人生,怎一個“慘”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