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每一個時代都會造就出一批獨屬于那個時代的英雄,他們用自己一生的奉獻換來後人的尊重敬仰。晚清之後,中國開啟了近百年的屈辱曆史,社會動蕩、戰火紛飛。可也正因如此,愛國人士如雨後春筍一批又一批地湧現了出來,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自己的一生。

晚期後,有這樣一對爺孫,他們雖出生在不同時期,心中的愛國情懷卻出奇地一緻。其中,爺爺出生于晚清,名為陳益懷;孫子則出生于民國時期,名為陳赓,是什麼樣的家族才能夠人才輩出,他們爺孫二人又到底經曆了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陳赓

時代造人,努力終成名将

晚清時期,在湖南湘鄉縣,有一個赫赫有名、名震一方的大家族,那便是陳氏家族。

然而,陳家的興起也并不是世代傳承下來的。最開始,陳家也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世世代代從事農耕勞作,日子清苦,一直擺脫不了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到了陳益懷這一輩,一開始他也是與祖父、父親一樣,從小在田間勞作,靠着自己耕作的農作物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可自小頑皮的他,并不是一個願意安于現狀的人,他有想法、有膽識,更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自學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

一天,正在田間勞作的他,看着黃土地心生感歎,明明自己有能力、有志向,卻隻能每天在地裡勞作,為何不能不去報效朝廷,成就一番事業呢。國家已經處于危機之間,作為一名好男兒,此時不出頭,何時出頭呢?

突然,他面向腳下的黃土地一本正經地說道:“陳益懷,如果你不出去闖出一番事業,你就對不起自己,枉自為人,對不起家鄉。”就這樣,他将想法與家人全盤說出,但思想守舊的農村家庭,哪裡會同意他這樣冒險。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陳益懷發現怎樣勸說父親都不會得到支援,相反家裡将他看押得更緊了,他認定自己有決心、有能力,必然能夠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闖出一番事業,成就自己。于是,氣急之下,他手裡的鋤頭摔在地上,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了。

離開了家鄉的他,先到了長沙。恰好,當時湖南省對外招募新兵,他便憑着自己一身武藝,成功經過考核,成為了曾國藩手下湘兵中的一個火頭兵。

這樣的結果對剛踏出家門的他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他堅信,是金子一定會發光,即便現在隻是負責後勤,但也隻是短暫的經曆而已。

由于他自小便身懷武藝,很快,他的武功便被長官發現——軍中衆人都知道火頭兵陳益懷也能夠站在壘起的三張桌子上,能夠用牙把裝滿水的四個木桶拎起來。這樣拔尖的表現,很難不受到長官的賞識。就這樣,他從負責做飯的火頭兵提拔成為了作戰兵。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獲得了上戰場作戰的機會。他用最認真的态度對待每一次打仗,牢牢抓住每一個從天而降的機會。

他憑借着自己超脫的能力、不凡的表現,立下了無數戰功,受到了朝廷的提拔,自己從一開始火頭兵,一步一步爬上了将軍的位置,受人敬仰。

功成名就之後,安逸下來的陳益懷又一次想到了年輕時候在家鄉的生活,想起了曾經面對着黃土地發下的誓言。他心想,是時候了,既然此生已經成就了自己,做到了當初的誓言,便可以卸甲還鄉了。

時間長了,陳益懷愈發懷念以前在田園中的安逸生活。終于,按捺不住自己心緒的他向朝廷遞了奏折,懇請朝廷準許他卸甲返鄉。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歸隐家鄉,共享天倫之樂

獲得了聖上的“禦批”,陳益懷立馬收拾起了行李,開開心心地回到家鄉。他用半輩子積累下來的錢财置辦了百畝田地,還花重金翻新了祖宅。一下子,湘鄉陳家從原先的貧苦百姓家庭一躍成為富甲一方的名門望族,風光一時。

那時的陳益懷,已經三十有餘了。因他赫赫戰功,在當地百姓心中形象極好。在媒人的說和下,他與比自己小了将近十歲的劉姓姑娘結了親,并且很快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做陳昭純。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不久後,他的妻子再度懷孕,可這次上天好像并沒有那麼眷顧他們,劉氏生下小兒子就撒手人寰病逝了,小兒子也夭折了。

幾年以後,陳益懷才又續弦,他挑中了軍中的一名女騎士,姓熊,是一個四川姑娘。兩人結婚後,終生沒有再生育,陳熊氏一生都将丈夫前妻生下的兒子視若己出,疼愛不已。

陳昭純作為陳益懷的獨子,深受重視。他剛剛12歲,便在父親與繼母的主持下,結了婚,婚後第一胎不幸夭折,但很快又有了第二胎,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開國将軍——陳赓。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優良家風,埋下革命種子

陳益懷奮鬥了大半生,不僅給子孫留下了殷實的家底,也建立了良好的家風。他的兒子陳昭純便是一位非常豪爽正直、樂善好施的人。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因為饑荒,鄉中的百姓苦不堪言,饑不果腹。陳家子女在陳益懷的帶領下,将家裡幾百畝田地分給同鄉的百姓,自己家裡隻留了幾畝地以供日常的溫飽。

陳家,從陳益懷開始,到他的兒子陳昭純,再到孫子陳赓等人,無一不是這樣的品行。也正是因為陳家有着這樣優良的家風,一直到孫子那一輩陳家依舊人才濟濟,每一個子女都有着報效祖國、為國效力的壯志。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不僅如此,返鄉成家立業後,陳益懷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教養兒子、孫子身上,孩子們小時候,他就開始教導他們學習武藝與兵法,這也使得他的兒子、孫子們從小具備了做武将的潛質。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特别是長孫陳赓小時候,每日都要跟随祖父學習國術,棍棒拳腳他樣樣精通。除了國術,陳益懷也很重視文化知識的教育,親手将孫子送入私塾讀書,學習先進的思想與知識。

陳益懷的兒子陳昭純成家立業後,更是承襲了他的思想,給孩子們灌輸了更多投身革命的思想,甚至親手将子女送上戰場。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發揚光大,後浪再勝前浪

陳赓小時候,他的祖父與父親就十分重視他的教育問題。父親陳昭純早早地就将他送到軍校培養。同時,為了讓兒子有個伴,他還将好友的一個兒子譚政也一同送進軍校深造。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可閑散下來一心教養孫子的陳益懷的想法卻大為改變了。要知道,長孫出生後便深受陳益懷的重視,陳益懷幾乎是将全部心血都放在了這個孫子身上。

除了親自教他學習國術,對待孫子,他卻不再像當年對自己那般潇灑肆意,早在陳赓14歲時,就為其操持親事,希望他早日成家立業,延續香火。

可陳赓在讀書期間,陳赓因與譚政走得極近,年少時譚政常常寄宿在陳赓家中,兩人不僅關系堪比親兄弟,還志趣相投,一起幻想着要為國效力,他們的心中早早地就埋下了革命的種子。那時的陳赓,哪有心思成親!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是以,祖父陳益懷為陳赓做出定親這一行為,這也讓陳赓非常不滿。他十分厭惡家長們這樣包辦婚姻,他反複與祖父商議,想要祖父改變主意,了解自己的志向。

可一心為了孫子的陳益懷,哪裡聽得進去孫子想要違背自己心意的言論。多次談判後,還是陳赓還是沒有成功說服祖父。無奈之下,他竟在自己洞房花燭夜之時做出了與祖父年輕時一樣的行為——離家出走。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為了處理他留下的難堪的僵局,陳益懷萬般無奈,通過當地頭面人物從中調解,又贈送女方一筆錢财,把她送回家,才結束了這場完全是人為的麻煩。

再說回離家出走後的陳赓。這次,仿佛命運的齒輪又一次繼續轉動,他竟也來到了長沙,與當年意氣風發的祖父一樣,招兵入伍,加入了革命,幸運的是,他的起點可比祖父陳益懷好得多,一開始便是一名二等兵。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投身革命後,陳赓發憤圖強,憑借自己以往紮實的武功底子,很快就在同批入軍的新兵中脫穎而出,受到了上級上司的關注與重視。

不久,恰逢黃埔軍校對外招生,陳赓在上級的鼓勵下,順利考入黃埔軍校,而他的好友譚政同樣追随着他,投身國民革命軍,兩人一起開始了革命生涯。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陳赓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與共産黨一起參加了東征。因戰績突出,陳赓再一次受到組織的重視。這一次,組織派他前往蘇聯學習先進的間諜技術。

他無比重視組織為他提供的每一次學習機會,旨在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技術,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祖國。

學成歸來後,陳赓作為大将軍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紅軍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等。他與譚政互相扶持、互相成就,革命幾十年,他們為祖國拼命厮殺,永遠站在戰場一線,立下無數戰功,深受毛主席的信任與喜愛。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決定對革命中戰績顯著的将士将領們進行表彰,陳赓與譚政二人一同獲封大将軍銜,成為我國赫赫戰功的開國将軍。相較于爺爺陳益懷,陳赓顯然功績更為顯著,不愧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結語:

同樣是出走,陳益懷給陳氏家族創造了一份偌大的基業;而他的孫子陳赓,則投身了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和一批同時代最優秀的豪傑們奮鬥,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國,讓所有當初像陳益懷一樣不甘心食不果腹的窮人得到了解放,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誰能想到,原來離家出走竟然還會遺傳,而且還是隔代遺傳。這一對爺孫興旺了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為一個國家無私奉獻,造就了受人愛戴的英雄,也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爺孫倆都是離家出走,最後都當上将軍,孫子比爺爺更厲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孫子比爺爺更加偉大。陳氏家族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雖然如今有關陳赓祖父陳益懷的曆史資料并不多,甚至有網絡上文章說陳益懷隻是管帶,為謠言,不準确。然而,《陳赓将軍傳》、《百戰将星陳赓》中記載陳益懷均為将軍。

“師長一級”之語,為陳赓于1944年在延安一次講話中所言。此講話有正式文字記錄,迄今仍保留。可見,近代中國的陳家真的是世代相傳的将門世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