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湖南省九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這标志着湖南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出版工作已基本完成,湖南省古籍家底基本摸清。

湖南古籍普查登記目錄
據了解,湖南省藏有古舊文獻約150萬冊(件),主要集中在湖南圖書館、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而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邵陽市松坡圖書館、武岡市圖書館、鳳凰縣圖書館、祁陽縣圖書館、溆浦縣圖書館、新化縣圖書館等機關的古籍數量亦以萬計。古籍普查是古籍保護及開發的基礎,是全面了解各機關古籍收藏數量、版本等情況的重要工作。
通過普查,一些原不為人所知或原以為失傳的珍貴文獻得以發現。如2014年10月,湖南省古籍保護中心在對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古籍普查中發現元泰定三年廬陵武溪書院刻《新編古今事文類聚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一部十四冊,使湖南省宋元刻本收藏機關增至三家。又如清攸縣胡作傳《獨秀軒文集》一卷(清康熙刻本)、酃縣周士儀《史貫》十一卷(清康熙刻本)、湘潭劉授易《損齋詩集》十二卷(清康熙刻本)、長沙廖元度《覆巢餘筆》一卷(清乾隆長沙際恒堂刻本)、安鄉劉之珩《劉鈍軒先生格物集》四卷(清乾隆刻本),皆為乾隆禁毀書,此次普查中分别在湖南圖書館、湘潭市圖書館、澧縣圖書館得以發現。鳳凰縣圖書館藏有清同光間知名人物緻貴州提督鳳凰田興恕書信數百頁,多有關貴州平苗及教案史料。這些珍貴文獻的發現,對于湖湘學術研究、梳理湖南文獻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早在2014年,《湖南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全四冊)、《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就已順利出版,近兩年來《湖南省八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衡陽市·永州市·郴州市)》《湖南省四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八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邵陽市·婁底市)》《湖南省二十三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嶽陽市·常德市·益陽市·懷化市)》《湖南省九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先後完成出版,至此,全省已有54家收藏機關完成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出版工作,共7種10冊,收錄資料62906條,著錄款目包括古籍普查登記編号、索書号、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冊數、存缺卷等,書後附有書名筆畫索引,這是十餘年來湖南省古籍保護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具有裡程碑意義。
湖南省54家收藏機關古籍普查登記目錄的出版,在湖南省古籍目錄編撰史上有着重大意義,在宣傳、揭示和儲存湖湘人著述、古舊地方文獻,理清湖南古籍存藏現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将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編撰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隊伍,為湖南省古籍保護工作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潇湘晨報記者李佳美通訊員陳昊李嬌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晨視訊”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