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齊一百零八好漢,水泊梁山發展到鼎盛之時,自小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向來隻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宋江選擇了帶領全體梁山好漢向朝廷投降,走上了招安之路。
梁山好漢被招安後,因為不受信任,一直被朝廷安排進行各種軍事任務,先後進行了征遼,平田虎、破王慶、讨方臘四場大戰,而且中間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無縫接軌。

前面三次還好,梁山好漢并無折損,反而吸收了不少編外人員,比如孫安、卞祥等不輸五虎之流的猛将。然而到了打方臘的時候,梁山好漢卻接連陣亡損失慘重,最後方臘被滅了,梁山人馬也傷亡過半了,為整本書帶來了悲涼的色調。
讨方臘之時,開始還是一個兩個的死,後面可能是作者嫌梁山好漢死得慢了,篇幅不夠配置設定,就開始大規模死人了,其中一場戰役就死了十三個。
我們來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
宋江等人自揚州出兵,先後打下潤州、常州、宣州、湖州、蘇州、杭州。至此,梁山好漢陣亡二十四人,平均下來一州也就四個人。如果按照這種頻率死下去,方臘那點地盤可不夠梁山好漢死的,這不符合作者設定的悲涼色彩。于是,缺心眼的作者開始憋大招了,讓好漢們死得再容易一點,機率再高一點。
怎麼才能多死人,當然是削弱梁山實力。怎麼削弱?分兵,把猛将們分開,那麼再碰上狠人的時候自然就有點不夠用,死人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一點。
于是,在杭州,梁山一把手宋江和二把手盧俊義進行了分兵。其中宋江負責睦州方向,盧俊義負責歙州方向。
被配置設定在盧俊義麾下的好漢有二十八人,其中位列天罡的隻有六個,分别是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沖、雙鞭呼延灼、九紋龍史進、病關索楊雄、拼命三郎石秀。雖然有盧俊義這個水浒傳武力天花闆在,但和往日梁山好漢浩浩蕩蕩猛将成群比起來,多少有點寒酸。
要打歙州,必須先打昱嶺關。方臘這邊駐守昱嶺關的是水浒傳裡方臘手下人氣最高的将領之一——小養由基龐萬春。養由基是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神箭手,龐萬春能得到這個诨号,顯然也是和梁山花榮一樣是個箭道高手。在冷兵器時代,神箭手就相當于現在的狙擊手,是最容易取人性命的。
果不其然,梁山大軍到達昱嶺關附近後,盧俊義派九紋龍史進、拼命三郎石秀、跳澗虎陳達、桃花蛇楊春、打虎将李忠和病大蟲薛永等六位好漢、率三千步兵為前鋒,結果六人都慘死在龐萬春及其手下的亂箭之下。
想史進、楊春、陳達等人,是水浒傳一開始就出現的人物,拼命三郎石秀則是我特别喜歡的人物之一,卻在一個小小的昱嶺關前全部報帳。
盧俊義受此慘敗,再不敢掉以輕心,派時遷從混入關内到處縱火,最後趁亂拿下昱嶺關,龐萬春則逃回歙州。早知昱嶺關如此容易拿下,盧俊義又為何不一早就用此計呢?我看就是作者故意拿梁山好漢的命開涮。
駐守歙州的是方臘的嫡親叔叔方垕,尚書王寅和侍郎高玉從旁協助,再加上從昱嶺關逃回的龐萬春,也算是有幾員大将。
盧俊義兵馬到處,兩軍對陣,梁山的摩雲金翅歐鵬對陣小養由基龐萬春,歐鵬其人,在地煞中的武藝比較突出,甚至不比某些天罡弱。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靈活屬性挺高,當年就曾經躲過張清的飛石,是以自信能夠躲過龐萬春的箭。歐鵬的表現也的确不俗,龐萬春的第一箭居然被他徒手給抓住了。隻可惜像龐萬春這種箭術高手,連珠箭都是必備技能,最終還是死在了龐萬春的第二箭之下。方垕王寅見龐萬春勝了歐鵬,當即引軍殺出,亂軍之中,梁山又折了菜園子張青。
當晚,侍郎高玉獻計,趁梁山戰敗,可在晚間襲營。沒想到盧俊義早有準備,侍郎高玉死于呼延灼鐵鞭之下,龐萬春則被湯隆生擒,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梁山方面居然又莫名其妙的死了個人,說是中箭虎丁得孫被毒蛇咬了一口,毒氣攻心一命嗚呼。
第二天,盧俊義率大軍攻城,龐萬春、高玉已死,方臘麾下将少兵寡,敵不住梁山大軍攻勢,歙州城很快被破。然而就這麼個城池,又讓梁山死了四位好漢。其中聖水将軍單廷圭、神火将軍魏定國掉進陷坑被殺,雖然比較敷衍,也還算比較正常的死法。比較不正常的是,作者又給方臘方面安排了一個猛将,那就是尚書王寅。
城破之後,王寅亂軍之中逃命,先碰到青眼虎李雲,槍起馬到,李雲一命嗚呼,再碰到石将軍石勇,不用幾槍,又結束了石勇性命。最後被林沖、孫立、黃信、鄒淵、鄒潤五位好漢團團圍住,才被解決掉。按王寅速殺李雲石勇,并力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将不落下風的表現來看,他起碼也是個五虎級别的猛将。
至此,為了攻下歙州城,梁山方面一共陣亡史進、石秀、楊春、陳達、李忠、薛永、歐鵬、張青、丁得孫、單廷圭、魏定國、李雲、石勇十三位好漢,可以說是損失慘重了。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