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是幻想着自己是曹操,倜傥不羁,爾虞我詐的。
人到中年,就越來越愛關羽,做一個關羽那樣的人,交關羽那樣的人,才有意思。
關羽和曹操關系很好,但是他們的底色是完全不同的。
曹操是超能者,是主角。
關羽是普通人,就是我們。
一定有人覺得我說的不對勁。
“三英戰呂布”“斬顔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将”,關羽是普通人,那還有誰不是普通人?
好吧,那今天就來拆解一下電視劇《三國演義》的39集《火燒赤壁》,為什麼關羽是個普通人,為什麼關羽是《三國演義》裡最可愛的普通人。
黃蓋的船來了
39集一開始,周瑜殺掉了細作蔡和祭旗,黃蓋駕駛着火船,直奔曹軍水寨。

蔡和還攀咬同夥呢。“阚澤和甘甯和我是同謀!”
希望招供同夥來祈求活命,真是廢物一個,你招完就更沒用了,還不如慨然就死。
洪宇宙老師在《三國演義》裡演了兩個最漂亮的人,一個是袁紹,一個是周瑜,兩個人演的還完全不一樣:
袁紹的漂亮是金玉其外,他各種洋洋自得,卻是一個笨蛋王子;
周瑜的漂亮是少年得意,他的才智,睥睨除了諸葛亮之外的所有人,而風流潇灑,則遠在孔明之上。
這個鏡頭有《三國志1》裡暴擊圖的感覺
大家都憋着一肚子氣。
黃蓋為了取信于曹操,主動挨了周瑜五十軍棍,皮開肉綻,飽受折磨。
甘甯為了保護黃蓋,莫名其妙被大都督亂棒打出,今天才得到了正确答案,喜出望外;
魯肅這個老實人,被周瑜和諸葛亮兩個心機弟弟玩來玩去,現在終于看到取勝的曙光,更是興高采烈;
周瑜為了一場東風,那麼高傲的人也要禮賢下士,小心逢迎諸葛亮。
今天,所有人的氣,都要撒在曹操身上。
我可謝謝你們哈
這一段,《三國無雙》系列遊戲其實有很好的演繹,黃蓋還有一句台詞:
“黃公覆,一生一世的大舞台!”
燃到爆炸的一句詞,我們這種中老年人,就應該有這種成就人生的沖動。
孫劉聯軍做好了毀滅曹操的準備。
夜色中的關羽、張飛和趙雲在三岔路口分别,各自踏上自己的埋伏地點。
這是關、張、趙最後一次聯合作戰,此後的他們就會天各一方。趙雲會跟随劉備,做他的親兵隊長,張飛會在江上巡邏,然後轉進西川、漢中,最後成為巴西太守,而關羽将會留在荊州,威震華夏,然後無可挽回地死于麥城。
三個人在這個路口的一句“保重”,真是越琢磨越不是滋味啊。
曹操的慌和笑
黃蓋的船隊到了的時候,曹操非常得意,覺得江東已經被自己瓦解了,這個時候程昱跟他說,船的吃水很淺,可能不是糧船,他才幡然醒悟,趕緊讓水軍去攔住黃蓋的船。
晚了!
曹操的船隊已經被大火點燃了。
曹操大喊着救火,哀嚎着“我的船!”
自家的東西,能不心疼嗎?曹操第一次掌握這麼大的一支軍隊。
這會兒的曹操軍,大概有十七八萬人馬,曹老闆過去帶兵打仗,包括官渡這樣的大場面,也就是三五萬人,征讨烏桓更是用騎兵小部隊征讨,他也是第一次帶這種大軍。
當你掌握一支大軍的時候,心态一定會有所變化,另一方面,軍隊規模大了,出問題的機率也就大得多。
袁紹第一次帶大軍就是官渡,全完了;
曹操第一次帶十萬以上的大軍是在赤壁,全完了;
劉備第一次帶十萬以上的大軍是在夷陵,也是全完了;
孫權第一次帶号稱十萬的大軍是在合肥,被張遼八百人殺得像篩子一樣。
估計曹操這一夜想起了他夜襲烏巢了,當年鮑國安燒洪宇宙,今天洪宇宙燒鮑國安,真是果報。
不過很快曹操就醒悟過來了,他必須讓自己先逃出去。
到處都是嚷着要抓曹賊的,黃蓋要抓他,周瑜要抓他,呂蒙要抓他。
跑到天亮,才逐漸擺脫了孫權的部隊,孫權軍在忙着搶曹操軍的洋落,糧草軍器馬匹都很值錢。
天亮了,曹操靠張郃斷後,打退了太史慈和甘甯的追兵,第一件事就是表揚大家。
這是對的,窮途生二心。
丁原、董卓、李傕、呂布,都是被手下背叛的,倘若身邊的這些人亂起來,那就不得了了。
然後曹操看了看烏林附近的地形,哈哈大笑。
徐晃好奇地問曹操:“丞相為何發笑?”
曹操說:“我不笑别的,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
“如果在這裡埋伏一支兵馬……”
後面那個一臉智障的龍套将軍,還在頻頻點頭。徐晃已經發現山頭上不對勁了。
趙雲帶着伏兵出來了。
小時候看到這裡,總覺得諸葛亮神機妙算,曹操三次立flag,每次嘲笑都能笑出一支兵馬來,是諸葛亮打曹操的臉。
就得有點年紀,有點閱曆,才能發現曹操才是這段劇情裡了不起的人。
曹操是個軍事家,他注釋的《孫子兵法》流傳到了今天。
曹操帶了一個學習型團隊,張遼、徐晃、曹真都是他一點點帶出來的,他給大家講解兵法,讓這些人從将領變成方面軍司令。
最厲害的是,他已經窮途末路,卻還堅持給大家講業務,一方面說明他心态穩定,非常自信,另一方面說明他知道應該把大家的思維占住,免得大家生二心。
公司快倒閉還業務學習,你看這老闆的心大不大?格局大不大?
史上最帥石家莊人
對了,《三國演義》拍攝的時候就有日本投資,還有海外發行的計劃,是以在盔甲造型上,做了一些改動。
趙雲頭盔上的兩個角,叫做盔立,其實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将用的裝飾品,出現在三國時代不符合史實,但是挺帥,觀衆接受得了,因為和平劇舞台上的雉雞翎有點像。
這一集裡,周瑜和歇業趙,都有盔立。
曹操遇到趙雲,狼狽勁頭就不要說了,能逃出來就是僥幸,又遇到了大雨。
自古逃命的人都面臨一個兩難選擇,是繼續跑,還是停下來休息。曹操的計劃是繼續跑,但是士兵們撐不住了。
你可以抛下傷員、可以抛下體弱的人,但你不能抛下所有人。
曹操下令殺馬吃肉。
馬肝一看就沒有煮熟,不過曹操還是拿起來,跟大家客氣:
程昱拿着馬肉,心裡非常不安,程昱這個人可不是簡單的謀士,他是一個狠角色,當年曹操被呂布偷襲,軍隊斷糧,程昱直接掠奪了東阿縣,做了很多人肉幹來供應軍隊。
《三國演義》電視劇裡,曹操軍的謀士,除了郭嘉和賈诩之外,都面目模糊,也是因為這些人本身在小說裡的存在感就一般。
曹操讓大家邊吃邊跑,路上又笑話了周瑜諸葛亮一次。
這次被張飛堵住。
又是一波厮殺。
曹操第三次哈哈大笑。
遇到了真的關底,他看見了關羽。
這段鮑國安老師的表情簡直神了。
誰能對付這種殺意滿滿的人呢?
一聲“丞相”念舊恩
曹操曾經覺得自己可能這輩子都沒法再見到關羽了。
天神一般的人物
他是真的喜歡關羽,别說關羽了,趙雲在長坂坡殺了那麼多人,他還想要活捉人家。
何況曾經和自己朝夕相處、為自己立過大功的人呢。
曹操懂關羽,他知道自己一定能活了。
但是他不能上來就求饒,那就慫了,他沒法帶隊伍,嘴上必須硬:
老大發話了,這群武将一個都沒懂,也沒人請戰。都殺了一夜,張郃還被捅了一槍,這會兒誰也打不過關羽,但是你不能說:“丞相,不行了,咱們投降吧。”
曹軍衆将是這麼說的:“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再戰?”
都是借口,你可以約關羽步戰嘛,他那麼驕傲的人,一定會答應的。
程昱出來解圍,他是文官,好說這個話:
“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于彼,今隻親自告之,可脫此難。”
捧關羽的人品,是為了給老闆面子,也是為了給同僚們面子。
曹操騎馬到關羽面前:
“将軍别來無恙?”
世上最珍貴的問候,莫過于一句“别來無恙”。
這是《三國演義》小說的原話。
稱呼關羽一聲“将軍”,有人覺得是恭維,其實這是提醒,關羽什麼時候做的将軍?
投降曹操之後,做了偏将軍,封漢壽亭侯。
關羽的将軍位是朝廷封的,是曹操給的,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封關羽的将軍,都是私下封的。
關羽也很客氣。
曹操這一集已經被七個人叫了十幾聲曹賊了:黃蓋、周瑜、呂蒙、淩統、甘甯、趙雲、張飛……
不多關羽這一聲。
關羽是個讀書的人,他研習的經典是《春秋左傳》,從大義的角度看,叫曹操一聲“曹賊”,非常合理,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關羽沒有,他叫曹操“丞相”。
政治正确的角度,應該叫曹賊,劉備受了皇帝的衣帶诏,曹操就是漢賊,諸葛亮也好,張飛也罷,叫起曹操來都是毫不客氣的。
關羽這個人念恩,他張不開這個口,從來不會因為什麼“大義在我這一方”,就對自己的老上司插刀子。
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将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這就是求饒了。
如果要殺曹操,就不要搭話,赤兔馬那麼快,第二句都不讓曹操說出來。但是關羽沒有,他稱呼曹操一句“丞相”,那就是念了故人之情,準備放人,隻是他自己還覺得心裡過不去,要說幾句。
關羽提到了自己的功勞:斬顔良誅文醜,解了白馬之圍,還了曹操的情了。
其實他也知道這個情是還不了的。
關羽當年投降曹操,嘴多硬啊。
土山約三事,說自己降漢不降曹,這話就有點自欺欺人的意思。按照一個正常武将的思路,就應該把倆嫂子都殺了,一把火燒幹淨,然後沖進曹操軍中戰死。
但是關羽不願意,他不願意死,也不願意兩位嫂子死,他想活,也想讓兩位嫂子活。
死,是對的事情,而活着,是不對的事情。
做“對”的事好簡單,一沖動就行了;做不對的事好難,你要思前想後,做好與天下為敵,被萬夫所指的準備。
曹操真的留了關羽和兩個嫂子的命,而且以禮相待,關羽心裡有數。
曹操也不說破,你要是跟關羽說“我還饒你一命呢”,那倆人就要說翻了。
他說過關斬将的事情:“你還殺了我六個人呢,我一路讓人不要為難你,你應該記得吧。”
關羽歎了口氣。
如果關羽是一個絕頂忠臣,那就應該一刀砍死曹操,提了首級走;
如果關羽是一個天生聖人,那就應該讓開道路,直接放走曹操。
他在糾結,因為他就是普通人,他也在掂量,曹操對自己的恩,夠不夠再放他一次,夠不夠自己回去面對諸葛亮的軍法。
巧了,曹操專門吃糾結的人。他說自己會束手就擒,讓關羽放過身後的将士們。
小時候不明白,總覺得關羽沒想明白,曹操對你有恩,你放他自己走不就行了?張遼和你關系好,你讓他陪着關羽走不就行了,你把其他的人抓起來,讓曹操用城池或者徐庶來換多好。
其實曹老闆是以退為進,他越慘,關羽就越會放過所有人。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翻譯一下:“他們都曾經是你的同僚。”
關羽這個人,其實心非常軟。
舉個栗子,後來背叛他的糜芳和傅士仁,因為工作力利被關羽責打過,但他沒殺這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糜芳是劉備的大舅子,糜夫人的哥哥。
雲長拿對方當家人,對方可是沒把他當家人。
雲長這次放走了徐晃,日後跟徐晃打仗的時候,徐晃就跟他拿出一副公事公辦的臉,要殺他,徐晃就是那種特别正确,但是缺乏人性的人。
山西老鄉張遼也幫着求情,小兵們都哭着喊關将軍。
糾結的紅臉漢子
原著小說裡,曹操就這麼跑了。
電視劇裡有個地方有意思,曹操走過去沒多遠,關平提醒關羽:“父親,已立軍令狀!”
關羽方才醒悟,大呼一聲:
這個表現就是普通人。
我們普通人做事情,就是可能很糾結的。
曹丞相吓得尿隻怕都出來了。
關羽想要說點什麼,但是看見了張遼真誠的臉。
他扭轉過頭去,做了最終的決定。
曹操的敗軍如蒙大赦,撒丫子撩沒影了。
在大營裡,劉備正在準備酒宴,給兄弟們慶功,這可能是前40集裡最快樂的一個時刻,你看“喜怒不形于色”的劉備都滿臉堆笑了。
關羽帶着本部兵馬,垂頭喪氣地回去見劉備和諸葛亮。
這兩個鏡頭不是閑筆,給大家說說關羽失去了什麼。
關羽這個人為了勝利不怕死,是以他敢一匹馬沖進敵陣,殺了顔良出來。
他為了在乎的人可以不要勝利,看見張飛打不赢呂布,他也不顧光彩不光彩,上去就幫弟弟,為了兩個嫂子,他可以投降。
他為了面子,可以不考慮在乎的人,後來在荊州,聽說黃忠和自己并列,也不顧劉大哥的面子,就要瞧不起黃忠。
你覺得關雲長最在乎面子嗎?不,他為了曹操,面子都不要了,他跟諸葛亮打賭,立下軍令狀,現在他要丢人丢到家,他愛面子愛到極緻的人,為了恩義,居然把面子都放下了。
關二爺今天的畫像,往往背後寫着“忠義千秋”。
但是我們這一番拆解,你就發現了,雲長沒有那麼在乎忠這件事,他該投降就投降,該放人就放人。但是恩義二字,他真看得比天還大。
政治上特别不正确。
對!雲長不在乎政治正确。
雲長是誰的守護神呢?他就負責守護放不下朋友、放不下交情,會做“不正确”事的心靈。
哈利波特的作家JK羅琳老師,因為發表對性别話題的看法,被丹尼爾(哈利),艾瑪屈臣氏(赫敏)和魯伯特(羅恩)三個白眼狼小崽子割席捅刀子。
這仨正确嗎?太“正确”了,為了自己的理念大義滅親。
你們願意交這樣的朋友嗎?當然不願意。
丹尼爾、艾瑪和羅恩這種“正确”的人越多,雲長、張遼這種念恩的人就越少。
雲長死後,從一個失敗的将軍逐漸變成了忠義的代表,甚至變成了财神,武神,被曆代帝王封神,甚至成了蓋天古佛。平劇演員一旦勾上了關公的臉譜,就不敢随便說話。
其實雲長是什麼武神呢?他最終死于戰敗。
雲長是什麼财神呢?他沒有遇到劉備的時候,做點小買賣,從來沒有掙過什麼大錢。
雲長能為忠誠的人提供什麼庇護呢?他最終死于手下的背叛。
我們向他祈求的那些東西、那些特質,他從來自己也不曾有過。求得到嗎?
但是,我們還是很愛雲長,因為他是真的人性之光。
雲長不去追求正确,隻去做那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回護對自己好的人,不在乎世俗的毀謗。
交朋友就得交這樣的。
他有各種動搖、卻最終能做出正确的選擇。
他無比剛強,本事特别大,卻活成了一個柔軟念恩的人。
如果說雲長活成了一個神的話,那就應該是一個苦衷之神,凡人之神。
他所代表的,正是我們這些不正确、有缺點、放不下,不忍心的凡人。
我們重溫一下雲長的桃園誓言吧:
“關某雖一介武夫,亦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他,确實做到了。
p.s
對了,别跟我說于榮光的關羽比陸樹銘好。
肯定比韓庚強,但絕對不可能比得過陸老師。
于榮光的造型,更像是《水浒傳》的朱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