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金秋最後時刻不該救球?每球必争沒有錯 下次遇類似情況他無需改變

在廣廈隊與深圳隊比賽的最後時刻,由于孫銘徽突破傳球失誤,胡金秋飛身去邊線救球,結果卻将球救到了對手的手裡,結果深圳隊馬上發動快攻反擊,利用多打少的機會由顧全完成絕殺。

胡金秋最後時刻不該救球?每球必争沒有錯 下次遇類似情況他無需改變

而在比賽結束後,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認為胡金秋不該救球,因為如果他不救球的話,就算球權歸屬給了深圳隊,那麼深圳隊也是後場發球,廣廈隊可以完整守一次陣地,顯然情況要比被對手快攻多打少要好得多,說不定赢球的就會是廣廈隊。

這種說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實上根本經不起仔細推敲。因為這種說法,完全是在倒果為因,同時還帶入了“上帝視角”。

試問,如果胡金秋這球救球成功,傳到了廣廈隊球員的手中,那麼這些人是否還會覺得,胡金秋救球的行為是錯的?恐怕結論就會反轉,吹爆胡金秋了吧。也就是說,胡金秋這球究竟該不該救,取決的根本不是他救球的行為,而純粹是救球的結果。

胡金秋最後時刻不該救球?每球必争沒有錯 下次遇類似情況他無需改變

可問題在于,沒有任何一名球員在救球時能保證自己一定會将球救到己方球員的手中,如果認為胡金秋不該救球的結論成立。那在比賽中,任何球員都不該去救球了,畢竟隻要救球,就可能會救到對方手裡。

當然,可能有人會反駁,認為應該根據場上的局勢做出該救還是不該救的判斷,換而言之,沒把握的球不該救。這種說法其實也是錯誤的,因為胡金秋當時根本沒時間來做出思考和判斷。

孫銘徽的傳球失誤,完全就是一個意外,胡金秋又無法未蔔先知,自然也就沒時間提前做好準備。這種情況下,他隻能懷揣着每球必争的精神,下意識去救球,而不可能在救球時先按個暫停鍵,仔細思考救球的利弊後,再做出該不該救球的反應。

胡金秋最後時刻不該救球?每球必争沒有錯 下次遇類似情況他無需改變

真等他完全想明白了,球早出界了,而當時廣廈隊也隻領先1分,他們也不能保證自己落陣地後,就一定能防住深圳隊的進攻。如果把球權拱手讓給對手,那麼等于讓對手掌握主動,顯然對廣廈隊也同樣不利。

而如果沒把握的球都不去拼,那也就是說,場上出現五五開的球,應該放棄。可現實中會有教練要求自己的球員,放棄五五開的球權拼搶嗎?如果真有這樣的要求,那麼一支毫無拼搶精神的球隊,碰到勢均力敵的對手時又如何能赢球?

是以胡金秋救球的行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就算廣廈隊賽後複盤看錄像,也該反思為什麼孫銘徽最後一攻領先1分不壓時間等對手犯規,而還要主動冒險進攻還傳球失誤。下一次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相信胡金秋還是會選擇去救球,因為每球必争的精神并沒有錯,更何況,說不定下一次,他就将球救到了自己隊友的手中,成為拯救球隊的英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