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導語:三國時期諸侯混戰,與其說是軍隊的比拼,不如說是實力的比拼。當年曹操和袁紹曾經有一段對話,曹操問袁紹如何成事,袁紹回答可以傳回河北,憑借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号還有河北雄厚的兵力自然很容易成事;曹操則說他想招攬所有天下名士,憑借他們的智謀和武藝,不論在那裡都能成事。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曹操極弱勝強吞并了袁紹所有地盤。劉備同樣如此,遇到諸葛亮之前屢戰屢敗,半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地盤,但得到他輔佐後瞬間翻身,成為三分天下的諸侯。但這也是他最後悔的事,當年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卻錯過了一位高人。到底怎麼回事,這位高人又是誰?我們一看究竟。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當年劉備駐軍新野,也在那裡得到了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軍師---徐庶。當時曹仁大軍壓境并擺出八門金鎖陣,劉備絕望之際徐庶突然出手,告訴趙雲破陣的方法,趙雲按照他的訓示果然擊敗曹仁,從此往後劉備終于知道一個頂級謀士的作用,對徐庶尊敬有加。後來曹操以徐庶老母親的性命威脅并挖走他,劉備依依不舍的送别,徐庶臨走前給他推薦諸葛亮,并認真的告訴劉備,諸葛亮的才華比徐庶還要高十倍,假如得到他的輔佐自然可以平定天下。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劉備自然相信徐庶的話,于是多方尋找諸葛亮的下落,後來終于知道他的住所,于是帶着三兄弟歡天喜地的前去拜訪。但這一次諸葛亮卻不在家,屋内的書童告訴他諸葛亮喜歡雲遊四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請以後在來拜訪。劉備心想高人隐士都是這種做派,并不意外,于是帶着三兄弟回新野,并繼續收集諸葛亮的資訊。幾個月後他第二次拜訪,在途中看見荊州名仕水鏡先生,但因為趕路匆忙,隻是簡單問候便朝諸葛亮住所趕去,但這一次他隻看見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于是劉備留下一封書信,希望諸葛均可以交給他。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一個月後他第三次拜訪,這次終于看見了諸葛亮,而且也和他促膝長談。諸葛亮被劉備的仁義和誠意感動,當場拿出預謀許久的戰略規劃告知劉備,劉備看見這份計劃後确定他就是徐庶說的那個人,當即把他拜為軍師。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諸葛亮出場及翻盤,一場大火把曹操的軍隊燒成灰燼,并讓劉備成為這場戰争中最大的赢家,鲸吞整塊荊州。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晚年的劉備因為夷陵之戰戰敗後身體每況愈下,他回憶這些年經曆的所有事情,發現當年錯過了一位高人。原來當年他第二次拜訪諸葛亮的時候碰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其實是司馬徽特意在那裡出現的,他也想考察劉備的胸懷和能力,但劉備因為諸葛亮而忽略了他。要知道諸葛亮是司馬徽親手教出來的,而且徐庶、龐統這些人同樣也是他帶出來的,可想而知司馬徽的本事。再者現在蜀漢已經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假如當年能得到司馬徽輔佐的話,那依靠他的智謀,他門下衆多的學生,何愁漢室不興?想到這裡劉備感慨萬分,這件事也成為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事。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錯失了一位高人,此人培養了很多人才

結語:當局者迷這句話完美形容當時劉備的情況,畢竟他太在意諸葛亮了,以至于忽略身邊的人才和資源。但曆史就是如此殘忍,他的疏忽大意之下再也無法挽回,不僅錯過了這麼一位高人,也丢失了蜀漢翻盤的機會,實在可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