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青輝說史,我們雖不是專業的曆史研究者,卻是忠實的曆史愛好者,願與同路之人,暢聊曆史之事。
今天我們來說說明朝的一個人,一件事,可能看了标題你會感覺多少還有點标題黨的意思,畢竟一個人隻不過是買了兩斤肉又怎麼可能會引起什麼所謂的轟動呢,更不要提還被記載到史冊之中了,這未免有點太過于的小題大做了吧,嘿嘿,别急,容我賣個關子,且聽我細細講來。
其實縱觀我們的整個的曆史文化,不隻是在明朝,就是在其它的很多的朝代,在經濟這方面,上千年來幾乎一直是自給自足的這麼一個情況,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生産加工,大規模的制造業興起這些事情,我們祖先長久以來,都比較奉行所謂的自然經濟,說白了,也就是自己能生産的都自家生産,基本上不會從外面買來。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能保證在長久的時間之内,我們的這個民族的獨立性非常的強,幾乎不會依靠什麼外來的東西或者是資源才能維持運作,隻有人家求咱的份,咱們是絕對沒有會求到别人的時候,想想還真有些小驕傲呢!
不過,也有很大的壞處,那就是當外界經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卻跟不上了,并且因為這種封閉式的經濟方式,使得我們的生活水準不能與世界同期接軌,近而引發我們的全面的落後,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這樣做的前提,必須是我們在保持一定的依靠的情況之下才有優勢的,一旦被别人的超越,就會落下很大的一段距離,這樣的事情早在清朝的中後期其實就已經比較明顯的發生了。
好了,我們繼續說回我們的主題,标題之中所說的那個人正是明朝的海瑞海大人,這個海瑞在曆史之中,還是比較的出名的,算是一個名留青史的大清官了,而也就是這個海大人,他本人也是自然經濟的堅定的奉行者和實踐者,為什麼這麼說呢?
舉個例子,在海瑞的家裡,吃的用的穿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種植,紡織的,海大人的家人,平時也不會出去買什麼東西,完全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狀态(看來這海大人的家裡還真有能人,什麼都能自己做),但是,這事後來有了一個例外。
海瑞在自己的母親生日這一天裡,可能是想給母親改善一下夥食,也可能是自家的東西不夠了,他去街上的市場裡買了兩斤肉回家,這其實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卻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人們都知道,這海大人可是很少會買東西的,現在居然也出來買肉了,大家還都感覺非常的新奇哩。
而且,這件事情還被收錄在了《明史·海瑞傳》,這才為我們後人所熟知,看來就算是在當年那樣的封閉經濟模式之中,海大人的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的少見的了,不然的話,人們也不會專門的将這事給記錄下來了吧。
青輝有話說:從海瑞這事上,我們能看得出來,其實并沒有完全的封閉的所謂的自然經濟,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都會有自己的需求自己不能完全的滿足的時候,這個時候一些互通有無,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任何事做得太過于的偏執了,也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