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大佬的讨論,讓烏鎮峰會成了人工智能的主場
當關注網際網路大會的相關報道時,人們容易流于大會飯局等這類表面事件,而内在的重要話題其實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幹貨。本次大會,人工智能無疑成了最有話題度的熱詞,許多有趣的見解被抛出。大會期間釋出的18項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或多或少都有着人工智能的功勞。
對于人工智能,人們普遍地報以樂觀态度。像數字經濟、産業發展等熱門話題中,我們都能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
Google 桑達爾·皮查伊:現在是人适應電腦,未來是電腦适應人
對我們而言的人工智能,以前大家都要用電腦,人來适應電腦,但以後電腦會越來越适應人,也意味着計算無處不在,打破地域、媒體、形式來與機器互動進行計算,這些變化都可以推動數字經濟更上一層樓,甚至是超越移動網際網路。
騰訊集團馬化騰:數字經濟要能解決“痛點”
今天,數字經濟要求我們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我們需要通過智慧連接配接,幫助各行各業實作數字化轉型更新,讓各行各業最終能夠在雲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資料。
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數字平台,正從“多使用者”平台變成“全使用者”平台,它像水電設施一樣,成為所有個人群組織的基本需求,這對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模式、組織形态和企業責任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小米雷軍:擁抱人工智能
不管是發展數字經濟,移動性還是AI還是融合在一起。5G也是重要驅動力,未來兩三年就會開始。5G讓帶寬增大增長,對數字内容很有幫助,5G還帶來了新的機會IoT,現在的智能裝置并沒有真正的連起來,網際網路更多是人與人的連接配接,5G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裝置的連接配接。這是個開放的時代,每個公司都有機會。
人工智能産品競争最激烈的在手機領域,人工智能是一次技術革命,就像當年移動網際網路來的時候,所有的企業都要擁抱移動網際網路,今天人工智能來的時候,可能我們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擁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産業
百度李彥宏:産業因AI而改變
網際網路在十幾年前,成長動力有3個:1,網民人數成長;2,上網時間的增加;3,網上的資訊量不斷增加。當人口紅利沒有後,以AI的技術創新,将推動發展。在目前,李彥宏說,網際網路目前有3個成長動力:1,算法,2,算力;3,資料。
從金融到房産、教育、醫療等,能想到的産業都會因AI而發生變化,這是個偉大的時代,AI堪比工業革命,期待AI能給每一個人帶來新的驚喜。
微軟沈向洋: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近期在商業價值上的展現。
未來3到5年垂直領域AI将有所發展,垂直的行業應用更多會用到人工智能,包括電商、交通、醫療等,未來有希望看到更多垂直領域和AI的結合。
網際網路之父羅伯特·卡恩:
羅伯特·卡恩認為,物聯網的核心,在過去一直保持着不變,上層技術的發展非常快,未來甚至是一萬倍,但基礎的核心一直沒變。技術的可獲得性不斷提高,另外也需要增強安全性。就像網際網路給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影響,是以我們在尋找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基辛格咨詢公司喬舒亞·庫珀·雷默:從勞動力市場轉化為勞動力網絡
随着人工智能的使用越來越多,我們要更多考慮從勞動力市場轉化為勞動力網絡的問題。如何對勞動力的重新進行訓練,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系統具有活力。人工智能使得一半以上的人需要重新進行教育訓練。這是一個“黑箱”理念,我們隻能看到最後的産出的結果,至于中間的這個過程我們已經看不到了。
現在的問題是大規模失業的問題,那麼未來的科學家和管理人員如何接受教育訓練的問題也值得思考,我們的系統在不斷變快,是以我們需要改革。
人工智能威脅論
之江實驗室負責人朱世強:技術層面制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因為它很多相關技術得到突破,是以現在大家都非常看好,甚至已經成為下一輪風口。朱世強保持一種樂觀的精神,但是與那些擔心技術會傷害人類,甚至是毀滅人類的觀點相比,作為一個技術人員而言,他更願意去看待我們技術層面制約人工智能的一些因素。
此外,朱世強也在日常對于微小生物的觀察中,提出假設,程式設計是否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方向,如生物領域,或許是未來人工智能更有研究發展前景的方向。
蘋果CEO庫克:機器會讓人的工作更有價值
庫克認為,很多人擔心人工智能技術,但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我們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好。
庫克說:“我并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機器會讓人的工作更有價值,更有尊嚴。人有靈魂、信仰和價值觀,有自信可以控制機器。但我擔心人想機器一樣思考。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一曆史機遇,賦予技術應有的價值,保持開放,有信任和創造力,讓所有人都受到保護,我們希望這些努力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利。”
阿裡巴巴馬雲: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不到10%,10%創造出來的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
過去的二十年,網際網路發展十分迅速,完成了從無到有到現在離不開網際網路的創變,未來的三十年,網際網路要發展到從有到無。網際網路正在深入社會,超過未來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未來網際網路将不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網際網路,将是所有人的網際網路,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離開網際網路存在,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除了網際網路大會,烏鎮智庫咖荟也有着衆多幹貨,我們将在之後的推送中陸續刊出,敬請期待。
烏鎮智庫 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