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AI列入中國小必修課?各國為培養AI人才操碎心

目前,上至發達國家政府,跨國網際網路巨頭,下至研究機構,AI創業公司,無不将AI視為提升自己核心競争力的根本性戰略,就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人工智能也成為嘉賓演講中交集最多的一個詞彙。而人工智能的競争是以頂級人才為根本,如何培養出能夠引領AI發展的頂級人才是提高核心競争力的關鍵。

将AI列入中國小必修課?各國為培養AI人才操碎心

然而,根據騰訊研究院釋出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分布極不平衡,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卻在百萬量級,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畢業AI領域的學生約2萬人,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布局無論從品質還是數量上都要遠超其他國家,在全球367所AI高校中,美國擁有168所,并且在AI領域學術能力排在世界前20的學校中,美國也占據了14所。中國AI高校在數量上位列第二梯隊,有分析認為,中國AI教育不敵美國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國的AI基礎層人才儲備薄弱,美國AI基礎層從業者人數17900人,中國在該領域從業者人數1300人,僅占中國AI總人才的3.3%。尤其是處理器/晶片和AI技術平台上,中國缺乏驅動能源,即缺乏進階人才支援高端教育體系為産業發展續航。同時,美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人才布局也遙遙領先,Google、IBM和微軟等老牌網際網路和IT技術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末即建立了完善的研究院體系,而中國BAT在2010年才開始布局。雄厚的學術和研究實力,幫助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在國家戰略層面,各國也積極推出AI人才方面的戰略計劃。中國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千人計劃”,建設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用5-10年時間引進20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而其中很多都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這将大大促進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而英國政府通過提供研究資金,在本國領先大學中設立由企業資助的大學AI碩士課程,并增加了200多個人工智能博士學位,以優厚的條件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背景的人才。日本則計劃從2020年起,将程式設計列入中國小必修課程,力争AI培養從娃娃抓起。

伴随着人工智能風口而來的是AI領域人才需求激增,2017年前10個月内,AI人才需求量已經達到2016年的近兩倍,2015年的5.3倍,人才需求直線上升,年複合增長率超200%。AI相關崗位的平均月薪資達到2.58萬,遠高于一般技術類崗位。并有50%的AI崗位提供股票期權,而高薪資并沒有緩解AI人才的緊缺,合适的頂級人才缺少,企業不得不降低工作經驗門檻,對比2015年和2017年企業對AI人才工作經驗的要求,已由5-10年降低到3-5年,甚至有企業不惜從零培養人才。雖然對新人放低标準,但對AI頂尖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精通各種AI技能,還需要有足夠的管理能力,能夠承擔培養團隊,鍛煉新人的責任,這反應出大部分AI公司正期望通過“老鳥+新兵”的政策來彌補缺口,同時也有助于緩解企業巨大的薪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