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9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 大資料專家委員會承辦,的2017中國大資料技術大會(BDTC 2017),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大資料與智能”為主題,聚焦最純粹的技術幹貨分享,由近百位技術專家将為現場數千名的大資料行業精英、技術專家及意見領袖帶來多場技術演講,分享最新技術與實踐的洞察與經驗,探尋大資料發展的未來,領略資料與智能之美!
時代更疊,大資料技術也逐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使用場景愈加廣發,相關應用實踐更是頗具參考價值。基于此,交通與旅遊論壇分論壇在大會開幕第三天正式登陸,本論壇由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大資料産品部副總經理齊骥擔任主持。

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大資料産品部副總經理 齊骥
西南交通大學交運物流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張錦首先發表了圍繞《基于手機信令資料和交通出行分析技術和應用》這一話題進行分享,具體囊括了交通出行和手機信令資料特征、手機信令資料挖掘方法和技術、階段性成果、手機信令資料的應用領域及市場規模,以及對手機信令資料應用的思考等内容。
西南交通大學交運物流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 張錦
張錦首先強調了交通出行資料對城市的意義主要展現在誠實交通規劃于管理方面:
掌握城市交通 特征與規律
預測交通發展趨勢
指導城市交通管理
同時揭示了先行調查方式的缺陷包括周期長、抽樣率較低、客觀性不足、組織實施難度大、費用投入大等。在這一背景下,研究開始轉向手機信令資料與定位技術,其資料特征展現為海量樣本及海量資訊。如今也已經在去噪檢驗、出行鍊時空圖、職住地分布熱力圖、公交出行意願動态圖、公交線網客流時空分布圖、出行方式結構、分區域出行流量流向分析、分區域出行距離分析、城市出行期望線圖等交通調查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最後,張錦還結合相關領域發展現狀,總結了對手機信令資料應用的幾點思考:
電信營運商需要提高多元資料的整合能力;
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多中繼資料的整合能力;
研發團隊要有大資料生态圈建構意識和能力。
中國移動業務支撐系統部資訊管理處副經理尚晶發表題為《中國移動大資料助力智慧交通及全域旅遊發展》的演講,主要介紹了中國移動交通和旅遊大資料産品-逍遙研發的背景、主要能力、應用場景、應用案例及效果、特點優勢和規劃展望等内容。
中國移動業務支撐系統部資訊管理處副經理 尚晶
演講重點剖析了移動如何利用其大資料資源和技術能力緩解城市交通困局,其中包括:
移動網絡基站超300萬個,城鄉覆寫廣,市場占比超70%
移動信令資料标準化、真實性高,反映群體出行情況
資料挖掘和機器學習可精準分析群體流動、畫像特征
除此之外,移動的逍遙交通大資料更是在城市人口動态分析、軌道地鐵客流分析、工作通勤特征分析、典型區域客流分析等應用場景下功效卓著。
最後,尚晶亦對中國移動大資料未來發展做出展望,指出“搭平台、聚資料、建生态、強管控”四步走發展規劃。
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産品經理嚴俊圍繞主題《蘇研大資料垂直行業架構與技術》展開分享,剖析了蘇研大資料垂直應用的體系與架構,由行業背景切入,從選型到技術細節全方面解讀,并且結合實際海量資料處理經驗分析了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決辦法。
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産品經理 嚴俊
在現狀分析環節,嚴俊揭示了目前智慧旅遊、公共安全、場景營銷這三類行業客戶需求尤為強烈,也将是移動現階段的突破方向。而技術選型方面,基礎資料處理将選擇通用型資料倉庫工具BC-ETL;資料庫方面屬意MongoDB、Hbase、Redis;架構選擇lambda架構;叢集運維管理選擇BC-HControl。着重介紹了區分定位、精度校準、獨家小區畫像等關鍵技術。演講最後,嚴俊提出了建立位置類大資料生态圈,實作數字資源共享的未來趨勢。
南京公安研究院交通部部長石巍帶來《移動手機信令在南京市交通管理大資料的應用實踐與探索》主題分享,可劃分為應用實踐和未來探索兩大塊。
南京公安研究院交通部部長 石巍
石巍表示智能交通時代,“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一方面為出行者提供了高品質的實時交通資訊服務,另一方面也為更加精确、合理、高效的交通管理與服務提供了有力的資料支撐。目前在城市交通的規劃與管理中,資料的彙集、分析、應用仍存在諸多難點,通過跨專業、跨行業的技術融合,有望找尋到潛在的突破口。
在現狀驅動下,南京市警察局交通管理局和南京市移動公司等機關根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需求,利用大資料技術,研究開發了基于移動手機信令的隧道交通流智能檢測系統、機動車OD綜合智能分析應用系統,建立符合相關行業安全要求系統構架和應用體系。開展移動手機信令在城市交通特征提取、交通規律分析、交通資訊服務等方面的深度應用研究。關鍵技術包括信令清洗與分析、基于大規模神經網絡的軌迹預測。這部分也是此次分享的重點之一。
此外,石巍還分析了相關技術應用的下一步方向走勢:
利用移動信令大資料為城市交通決策控制
完善大型路面施工期間出行指導及交通引流
加強路面流量實時監測及提前疏導
提升路面車道通行品質和使用效率
建構公交體系多元模式和綜合換乘
優化重大活動期間的交通組織及應急處置
同程旅遊大資料研發部經理譚英傑發表了《同程旅遊大資料建構之旅》主題演講。同程旅遊從2012年開始接觸大資料,到目前已近5年的經曆,大資料技術架構也在随業務的變化而疊代。
同程旅遊大資料研發部經理 譚英傑
譚英傑首先介紹了同程大資料發展曆程及技術架構,然後分别從大資料平台、大資料應用着眼,介紹了同程這幾年的建構成果及實踐,最後對同程大資料接下來的方向做出了展望,表示同程未來将繼續完善abc建設,堅持以雲計算為基礎,以大資料為依托,以人工智能為中樞的發展規劃。
南京市旅遊委員會資訊中心副主任謝毅帶來題為《南京智慧旅遊大資料分析應用實踐分享》的主題演講,從智慧旅遊發展與大資料應用、開啟旅遊大資料背後的密碼、旅遊行業大資料應用提升需求,以及旅遊大資料應用提升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四部分着手,重點分享了南京智慧旅遊大資料應用實踐的經驗,以及對今後旅遊大資料應用的設想。
南京市旅遊委員會資訊中心副主任 謝毅
南京作為國家旅遊局首批“智慧旅遊試點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國内較早開展智慧旅遊研究并付諸實踐的城市。2011年至2017年間,從手機端的初步應用到對旅遊行業的大資料分析,依托着中國移動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拓展,南京智慧旅遊經曆了基礎架建構設階段、應用設計階段、推廣提升階段和大資料初步分析應用階段。
謝毅表示,未來旅遊大資料應用提升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而屬于時代的新的要求就在眼前:
更加開放的架構體系
更加完善的底層設計
更加有效的分析手段
更強的資料分析處理能力
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