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表示,晶片是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每年的貿易額為2200億美元左右。不過,在中國人的眼裡,晶片這種高端的物件總依賴進口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如今,這一現象可能會有所緩解。

12月20日,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地平線一口氣釋出了兩顆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晶片,向資本和公衆交上了一份頗有誠意的答卷。這兩顆晶片分别為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這是完全由地平線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晶片,采用地平線的第一代BPU架構,可實時處理1080p@30視訊,每幀中可同時對200個目标進行檢測、跟蹤、識别,典型功耗1.5W,每幀延時小于30ms。
今天同步釋出的還有針對智能駕駛、智能城市和智能商業三大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今天釋出的嵌入式晶片與解決方案,是地平線兩年多來立足場景設計研發的成果,也是我們以中國芯打造人工智能中國方案的重要裡程碑。我們在算法和晶片多項技術點上有突破性地有特點的創新,” 創始人餘凱在釋出會上介紹說,“與通用晶片的商業模式不同,地平線的晶片更聚焦在針對不同場景下的具體應用,并與産業夥伴協同共赢共享價值。隻有解決現實場景的具體問題,做好産業的賦能者,人工智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 ”
此次釋出的征程1.0處理器與旭日1.0處理器,是基于地平線第一代BPU架構—高斯架構。
征程1.0 處理器
“征程1.0”面向智能駕駛,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标志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标進行精準的實時監測與識别,同時滿足車載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視覺感覺需求。
旭日1.0處理器
旭日1.0處理器則面向智能攝像頭,能夠在本地進行大規模人臉抓拍與識别、視訊結構化處理等,可廣泛用于商業、安防等多個實際應用場景。
基于這兩顆“中國芯”,地平線相應推出了針對智能駕駛、智能城市、智能商業的“大腦”解決方案,并在釋出會現場都進行了相應的技術展示。
其中,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對駕駛場景中的目标精确定位,為汽車打造自動駕駛的大腦,實作了車道偏離、車輛及行人碰撞預警等進階别輔助駕駛(ADAS)功能。在釋出會現場,地平線搭建了模拟交通場景,讓現場嘉賓和媒體進行實際體驗行人檢測,檢測精準度高達100%。據現場産品負責人介紹,在實際道路上,目前基于征程1.0的ADAS對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标志的檢測準确率均大于99%。
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可在前端進行高性能、低功耗的人臉抓拍、識别與相關屬性分析、視訊結構化解析,可廣泛運用于車站、學校、商業、樓宇、卡口等安防、泛安防領域。釋出環節中,地平線現場展示了基于旭日1.0處理器的攝像頭的實時人臉抓拍和識别能力,在現場複雜的燈光環境下、用移動的攝像頭從幾百人中準确的抓取識别出了演講嘉賓——地平線首席晶片架構師周峰博士。并在場外展區設定了實時大規模人臉抓拍體驗,能夠同時抓拍百人以上。
智能商業解決方案,以人為中心進行線下商業營運資料的結構化,實作客流分析、人員ID管理、人貨分析等,幫助商業營運體系更加有效地洞見商業運作的本質,指導商業營銷,并提升商業運作的效率,進而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将生意變得簡單易懂。現場地平線展示了該解決方案在某鞋店的實際使用案例,通過攝像頭,能夠實時識别顧客身份、喜好和在店内的行動軌迹。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線公司是嵌入式人工智能“大腦”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能駕駛領域,地平線與世界四大主要汽車市場的頂級OEM s及Tier1合作,緻力于為汽車打造自動駕駛的大腦。在智能城市、智能商業方面,地平線攜手國内合作夥伴,基于中國的應用場景,讓攝像頭讀懂每一幀視訊,讓合作夥伴更懂自己的生意。
釋出會上,地平線公布了同奧迪、長安汽車、英特爾、龍湖地産、百麗等公司的合作。各方将基于地平線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晶片與相應解決方案,加速打造一個涵蓋汽車、安防、新零售等領域的開放AI芯生态,引領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貢獻經濟轉型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
來自半導體、汽車、安防等領域的多家企業負責人出席了當天的釋出會。高瓴資本董事長張磊,滴滴出行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博,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徐健,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以及法雷奧無人駕駛及智能汽車事業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朱威代表投資方和合作夥伴發表了講話,表達了對地平線“AI芯生态”認同與期待。
地平線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中國第一家提出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晶片與第一個實作量産流片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地平線已獲得包括晨興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創新工場、真格基金、線性資本、DST、雙湖資本、祥峰基金、青雲創投、英特爾投資、嘉實基金、建投華科、理成資産、混沌投資和雲晖資本的投資。
地平線自主設計研發出了嵌入式的人工智能處理器架構IP——Brain Processing Unit(BPU),面向智能駕駛、智能城市、智能商業,提供裝置端上完整開放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目前地平線已在北京、南京、上海、深圳四地建立了研發中心。
伴随着“征程”和“旭日”的成功釋出,地平線為自己定了個“小目标”。 餘凱表示,預計到2020年,地平線BPU賦能上億物聯網智能感覺終端,而到2025年,三千萬輛汽車内置地平線自動駕駛B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