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今天繼續講述《心靈長征》的故事。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油畫 - 忠堡大捷

1935年6月,賀龍率領的紅二、紅六軍團在湖北忠堡,一舉殲滅國民黨第41師的4000餘人,締造了著名的忠堡大捷。

在這場戰役中,曾經不可一世,宣稱要活捉賀龍的國民黨第41師中将師長張振漢,被紅軍活捉。

這位綽号“湖南姑爺”的國民黨師長張振漢與紅軍多年針鋒相對,是對紅軍的洪湖根據地等地區攻擊“進剿”最激進的國民黨将領之一。這次被紅軍活捉,按他的想法是“必死無疑”。

然而,張振漢錯了。在賀龍、任弼時、蕭克等紅軍上司人高尚的政治情操和博大的胸懷氣度下,張振漢不但沒有死,還見證和參與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次偉大奇迹。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賀龍與張振漢

心靈長征(二)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紅軍強渡烏江

1935年1月1日,紅軍強渡烏江成功;

1月6日,紅軍占領遵義;

6月14日,忠堡大捷……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遵義戰役,紅軍長征中首次大捷

張振漢與被中央紅軍根據地活捉的張輝瓒在湖南素有往來,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這麼快就步了張輝瓒的後塵。

不過,令張振漢意想不到的是,賀龍、任弼時、蕭克不但沒有處決他,反而使用紅軍非常有限的藥品,為了他治療,甚至為他開了小竈。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被紅軍俘虜的國民黨軍隊第18師師長張輝瓒

蕭克秘書張國琦:“張振漢當時還有(紅軍戰士)勤務兵,當時傳教士很嫉妒,說張振漢也跟我們一樣,在公審大會上喊口号、要打倒他,但是他(張振漢)的待遇比我(傳教士)高,還有勤務兵,好多活動,很自由……”

就在這種恍恍惚惚之中,張振漢已經被俘一周了。經過紅軍戰士們的精心照料,他精神上稍微安定了一些,傷勢也開始逐漸好轉。

這一天,忽然來了一位紅軍戰士,告訴張振漢,“賀總指揮有請”。

張振漢的心一下子又懸了起來。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他知道自己曾經殺過很多紅軍,前面也有很多被俘的國民黨進階将領被宣判處決,他覺得自己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賀龍沒有傷害張振漢,反而是以禮相待。

一見面,賀龍便熱情地走上前來,開口就是一句,“炎生兄,傷勢可有好轉?”

見到賀龍竟然以字來稱呼自己,張振漢愕然之後,心頭也是一熱。聊了幾句後,張振漢便鼓起勇氣請求賀龍放自己回家。

然而,賀龍卻說了一番令張振漢目瞪口呆的話來。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因為父親是學炮兵出身,當時紅軍沒有炮兵,也非常重視學習,希望我父親可以出任紅軍學校的教員……”

賀龍之女賀曉明:“我爸爸重視張振漢這個人,是因為他愛才,張振漢他有知識,張振漢除了炮兵知識以外,他本身的軍事素養也特别高。”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賀龍之女賀曉明

賀龍突如其來的意外請求,讓張振漢陷入極大的沖突之中。他怎麼也不敢想象,一個國民黨的中将,一個被紅軍俘虜的軍人,如何能去指教紅軍的指揮員呢?性格拘謹的他一再推辭了賀龍的邀請。而賀龍也沒再勉強,希望張振漢回去之後再做考慮。

回到看管處的張振漢十分彷徨。賀龍總指揮的誠懇态度,讓他感到卻之不恭。但他現在是敗軍之将,如果能夠被釋放回家,最多被追究失敗的責任,但如果成為紅軍的教員,那今後勢必再難回家了。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這時候父親其實内心很沖突,雖然當時因為對紅軍有了新的認識,紅軍對他的關照也讓他很感動,但他内心還是有掙紮。一個是因為他如果為紅軍做事,就意味着和國民黨徹底決裂,就再也回不去了。而當時的戰争局勢還不是很明顯,他心裡也沒底。另外一個,他也擔心,如果為紅軍做事,就意味着離自己的妻兒越來越遠了。”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湖南姑爺張振漢全家福

兩天之後的一個黃昏,幾匹快馬來到了張振漢居住的看管處,紅軍大學校長蕭克出現在張振漢眼前。此行的目的很明顯,依然是為了勸張振漢加入紅軍大學。而張振漢的态度,依然還是為難的推辭。

面對張振漢的推辭,蕭克隻是謙虛的說道:“我是投筆從戎,半途出家,沒有正規學過軍事,張将軍如果能來學校任教,我第一個報名當你的學生。”

這句話讓張振漢内心受到極大震動,他能感覺到,紅軍将士們絕不是以前自己認為的一群草莽英雄,在被國民黨圍追堵截的情況下,還如此注重部隊的政治軍事教育,這樣的隊伍,一定是有着宏圖大志的。

這時,天已昏暗,但張振漢心裡卻似乎亮堂了許多。最後,張振漢答應了出任紅軍教員。

蕭克秘書張國琦:“張振漢本身有軍事上的優勢,他在紅軍學校講課的時候,底下一開始有人不服,說:怎麼能讓一個俘虜來給我們講課。蕭克就親自搬個凳子去聽課,一個紅軍校長去聽課。”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蕭克以元帥之資,立大将之功,授上将之銜,享年102歲高齡

紅軍是無産階級政黨上司的革命軍隊。

這支軍隊與其他軍隊的一個重要差別,就在于它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能夠顧全大局、服從整體利益、緊密團結、互助友愛。因而它具有其他軍隊所沒有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這支隊伍也有着巨大的包容力和感召力,面對張振漢這樣一位被俘的國民黨進階将領,紅軍所表現出的誠意是巨大的,這也在改變着這位國民黨中将師長對于紅軍的錯誤認識和偏見。

當然,在此時,面對這些一個月前還在兵戎相見,并全殲自己部隊的紅軍學生,張振漢這個特殊的紅軍教員,無疑是誠惶誠恐的,甚至難以轉換自己的身份。

然而,曆史從不停留腳步,1935年10月,就在張振漢内心仍在激烈鬥争時,紅二、六軍團的長征之路開始了,張振漢又一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老蔣對紅軍發起圍剿

1935年10月,紅一、四方面軍在川西北會師。長江以南的蘇區僅剩下了湘鄂川黔蘇區,紅二、六軍團漸成孤軍。對此,企圖消滅這支紅色勁旅的蔣介石,連忙調集130個團20多萬人,進攻僅有2萬多人的紅二、六軍團。

面對這種形勢,紅二、六軍團長征開始了。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紅軍不怕遠征難

這天,一位年輕的戰士突然牽着一匹棗紅色的騾子來到了張振漢的住處。張振漢正在疑惑,那小戰士卻搶先報告說,從這天開始,他就是張振漢的警衛員,而這匹騾子就是配給張振漢的坐騎。

這可以說是紅軍給予張振漢的特别照顧,當時紅二六軍團中,僅有身體不好或受傷的軍團首長才能配給坐騎。在由衷感激的同時,張振漢心中更加彷徨。

從此,他将與這支紅軍隊伍共同進退,生死與共,但與此同時,這次轉移去向不明。

家,離他越來越遠了,張振漢所面對的,也将是一次心靈的長征與洗滌。

蕭克秘書張國琦:“是以說,張振漢在這一時期的轉變和他本身有關,他确實能給紅軍幫助,但是他是不是誠心實意?說當時加入共産黨這個還不一定,因為他畢竟是國民黨的中将師長。”

長征途中,張振漢親眼所見的是紅軍官兵堅定的革命信念,所見的是紅軍指戰員的艱苦奮鬥和犧牲精神,不知不覺中,張振漢開始融入了這支英雄隊伍。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湘江戰役

當紅軍攻打湖南龍山縣城時,因為縣城城牆非常堅固,國民黨軍隊負隅頑抗,紅軍連攻數日不下,一些紅軍戰士前赴後繼,倒在了血泊之中。

紅軍繳獲了幾門國民黨軍隊的新型山炮卻沒有人會使用,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下,賀龍再次找到了張振漢。

面對賀龍的信任,張振漢終于接受了紅軍下達的第一項實地戰鬥任務,他利用自己使用山炮的技術和經驗,确定了山炮的方位和仰角等元素,指揮紅軍戰士調整、裝彈、發炮,兩聲巨響,龍山縣城牆炸開了缺口,紅軍很快占領了龍山。

賀龍女兒賀曉明:“打龍山很關鍵,他能直接向國民黨開炮,這說明什麼呢?他已經能掉轉槍頭了,我覺得從那個時候起,他就已經是一位紅軍指戰員了。”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搶渡金沙江

1936年4月,紅二、紅六方面軍開始了搶渡金沙江的戰略行動。

金沙江是四川境内的一條大河,一年前,中央紅軍也到了金沙江畔,曾被咆哮的江水擋住了大軍的去路。

如今,紅二、紅六軍團的渡河也遇到困難,船隻早已被國民黨軍隊和當地保安團搜繳待盡,所能找到的船隻極少,兩萬多紅軍和馬匹軍械被阻在江邊,身後還有國民黨“追繳”部隊的進逼,形勢十分緊急。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賀老總希望我父親提意見,我父親覺得目前唯一的辦法是砍竹紮筏。賀老總采納了他的意見。就這樣,紅軍把砍來的毛竹紮成牢固的竹筏……. ”

看着很多戰士不會紮,張振漢便和大家一起紮起竹筏來。由于有了這些竹筏,再加上一些船隻,紅二、紅六軍團兩萬多人馬按順序渡江,經過四天三夜的擺渡,到4月28日晨,全部人馬從容不迫渡過了金沙江的天險。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飛奪泸定橋

就在當天上午,敵人追兵的先頭部隊趕到了金沙江畔的石鼓鎮,不過所看到的,隻是紅軍留在牆上的智語:“吓死川軍、拖死滇軍,氣死中央軍,英雄是紅軍!接宣威、送石鼓,多謝,多謝!”

賀龍之女賀曉明:“紮木筏,老百姓也紮過,但那麼短的時間裡那麼多部隊要過江,他出了這麼好一個主意,我想我父親一定會采納的,當時宣傳工作也做得很好,紅軍在江邊四天,當地的新婚夫婦都把門闆送給紅軍做木筏。”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翻過玉龍雪山

1936年5月,紅二、六軍團在搶渡金沙江後,甩開了敵人的追擊,進入了雪山地區。

玉龍雪山素有“關山險阻,羊腸百轉之稱,許多雪峰高檔海拔五千米以上。雪山上空氣稀薄,氣候條件極為惡劣。

在這種情況下,軍團上司決定輕裝前進,除了必備的輕武器和裝備,一切辎重都要處理掉,包括紅軍從國民黨軍隊手裡奪過來的重要武器——山炮。

賀龍之女賀曉明:“紅二的炮,當時是想把所有的炮都扔了,輕裝前進,張振漢提出留一門,舍不得丢啊。當時武器本來弄來就不容易,他提出來的主意是拆開帶走,他有炮兵情結,背炮的都是他學生,聽他的課以後,大家都知道沒炮不行。”

就這樣,張振漢和紅軍隊伍一起,開始了雪山的征程。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紅軍長征爬雪山

開頭的路還算好走,越往上爬,雪越來越深,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陡,越來越曲折,人也越來越難受。

體力透支的戰士們,步履艱難,随時會滑倒。有的滑倒或跌倒的戰士,沒有力氣再站起來,需要後面的人攙扶。

那些戰士,不僅要背着槍和自己的行裝,還要背着山炮零件,即便如此,戰士們仍然不肯扔掉零件,甯願彎着身體在雪地上爬行前進。

快到山頂時,張振漢已經感到身體非常疲憊,精神也有些恍惚,突然,騾子在雪面上一滑,張振漢失去平衡,一頭栽了下來,跌進雪山凹谷之下。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當時父親摔到了山谷中。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報告了軍團的上司,上司馬上組織救援。在那種情況下,大家都很疲憊,可以說是每個戰士自己都很困難。但是戰士們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堅持要救我父親。他們一個牽一個搭成人梯,就這樣把我父親拉了上來。”

被救上來的張振漢右臂骨折,身體多處受傷。紅軍戰士們便輪流用擔架擡着他,繼續前進。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紅軍長征

張天佑先生回憶起父親對他講述過的這段經曆,如今依然感動不已。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父親曾經跟我說過,他說:我曾經可是紅軍的敵人啊,我指揮的軍隊殺害了多少他們的戰友、親人,爬雪山的時候,環境這麼艱苦,他們居然還冒着生命的危險來救我。他們在身體非常虛弱,呼吸十分困難的狀況下,用擔架擡着我走過了雪山。是紅軍指戰員把我從死亡中拯救了過來,沒有紅軍,哪裡會有我的今天,你一定不要忘記!”

翻過雪山之後,紅軍又要經過一望無邊的原始沼澤地。

這裡惡劣的地形地貌,處處隐藏着緻命的危險。沉陷、疾病、饑餓,向這支隊伍發起了全面的挑戰,而食物短缺成了生存中最嚴重的問題,幹糧早已經用盡,能挖到的野菜也越來越少。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軍戰士仍然一次又一次将生存的希望,留給了張振漢。

張振漢将軍張天佑:“當時我父親的警衛員,一路上都非常悉心照料我的父親。過草地的時候,食物極度短缺,野菜也挖不到了。我父親那個警衛員,在路上撿到了一雙破皮鞋,一條破皮帶,他就把它們煮熟,煮熟了自己也舍不得吃,就交給我父親,說張将軍您拿着慢慢啃吧。”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紅軍過草地

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在張振漢的心裡一點點地積攢着,存念着。這也成為張振漢思想轉變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曆程。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我的父親不是一個有着多高革命理想的革命者,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但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能夠按照自己的良心辦事。正是紅軍對他的尊重,對他的情誼,深深感動了他,這才使得他能夠做出正确的決定。蕭克将軍曾對我說過,你父親世界觀的改造,是在長征的血與火的鬥争過程中完成的。”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彙聚在一起,完成了戰略轉移,中國工農紅軍的萬裡長征結束。張振漢跟随紅軍一起到達了延安,共同經曆了這一段驚世的征程。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毛澤東在延安

在延安,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上司接見了張振漢。

為适應抗日戰争的需要,中國共産黨于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成立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而張振漢則被安排在紅軍大學繼續任教。

那時紅軍各級一律實行供給制,但對紅軍大學的李特、徐特立等教員特别照顧,他們可以領到薪金,張振漢也和他們一樣,收到了紅軍的特殊照顧。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1936年6月1日,中共在瓦窯堡恢複建立中國抗日紅軍大學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我父親在延安紅軍大學教學的時候,紅軍對他很照顧。可以說地位很高。因為紅軍那時候供給制,隻有我父親他們能夠拿到薪金。蕭克将軍跟我說,那時候他們都沒錢,隻有我父親有錢,是以每次等到我父親領錢的時候,他們就約上幾個人到我父親那裡改善一頓生活。”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七七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争全面爆發。

在新的政治形勢下,這年秋天的一天,毛澤東主席把張振漢請到棗園,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單獨談話。

毛澤東與張振漢同歲,雖然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他們站在對立的立場并按照各自的信仰奮鬥過,然後現在他們終于能夠坐在一起,共同談論中華民族的命運和前途。

談話到最後,毛主席作出了一個決定。他希望張振漢能夠利用他在國民黨内的關系,回到蔣管區,繼續為革命作出貢獻。

毛主席這段話,讓張振漢有點詫異,對這樣的安排,他也并不情願。

張振漢将軍的兒子張天佑:“我父親其實當時從心底裡是不願意走的,因為一個是他已經對紅軍有了感情,希望繼續在紅軍這邊做貢獻。另外他自己也擔心,回到國民黨統治區會不會有危險……”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1937年,任弼時在延安

張振漢此時的擔心不無道理,他曾是受到蔣介石器重的國民黨進階将領,如今為紅軍做事,若就這樣回到蔣統區,蔣介石恐怕不會輕饒他。

然而,高瞻遠矚的毛澤東有自己的看法。基于對當時政治局勢的判斷,毛澤東認為,這時張振漢回去,人身安全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面對主席的信任和期望,張振漢決定重返國民黨統治區,投入一種全新的革命工作。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中将張振漢

長征開始之前,張振漢還是一名被俘的國民黨将軍,長征結束之時,他已經是享受特殊待遇的紅軍大學教員。這段特殊的征程,成為張振漢一生中,最不可思議也最重要的一段經曆。

張振漢之子張天佑在回憶起父親的一生時說,我的父親并不是一個自覺的共産主義者,即便在長征之中,他的思想也并沒有達到那個高度,但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對國家的愛,對民族的愛,讓他能夠一次次做出正确的選擇。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後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而這一次,張振漢需要回到國統區,物是人非,他不再是那個威風的将軍。蔣介石會放過這個跟随紅軍走過長征的老部下嗎?

國民黨中将忠堡被俘,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血火之中完成蛻變!

張振漢與小他18歲的長沙女孩鄧覺先

感謝觀閱今天的故事,請繼續關注《跟随紅軍長征的國民黨将軍》下一篇,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