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助企業達成業務目标方面,IT部門變得越來越具戰略價值。企業正試圖将技術作為一種手段,這不僅是為了發現新機遇,開拓新市場,更是要尋找與客戶群建立聯系的方法并提升客戶忠誠度。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目前企業的首選是盡可能将IT基礎設施遷移到雲上,而成本效益和資源彈性也被認為是采用雲的驅動因素。而這種轉變的另一好處就是DevOps作為一種IT标準實踐的興起。
DevOps(軟體開發和IT運維相“結合”)的采用幾乎是為那些正在遷移到雲端的企業量身定制的。因為大量的應用要麼遷移到雲端,要麼在本地開發,通常情況下,它們是面向客戶的,并對企業收入有着不同程度卻直接的影響。由于APP應用所面向的群體是客戶,是以對其性能要求較高,在解決需要立即執行的有關應用的問題時還需確定服務品質。一個面向DevOps的部門,通過更緊密的開發和運維,可以促進這些功能團隊之間更強的溝通和協作。這使得企業可以更快速且靈活的部署應用,并反映應用問題。這就是應用性能監測(APM)用武之地。
APM已經成為将應用成功遷移到雲上和使DevOps發揮功效的絕對必要條件。應用的使用者體驗必須是積極的正面的。是以,能夠實時識别,診斷和解決性能問題至關重要,APM已成為維護服務水準和確定使用者滿意度的關鍵。實際上,ESG公司今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91%的公司需要在績效管理方面進行改進。如何利用APM成功完成雲遷移?APM在整個組織中可對三個領域産生影響,其分别為:支援DevOps,實作應用版本的持續傳遞,以及為IT中各利益相關者建立明确的溝通和回報管道。
全方位支援DevOps
傳統意義上講,開發和運維團隊似乎是針鋒相對的。當雙方需要面對同一問題時,向雲端遷移可以很容易的加劇他們之間的這一挑戰,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尊重彼此的挑戰和專業知識。開發團隊需要快速行動,盡可能快地傳遞新版本和更新檔,滿足企業所需,而雲正可以支援這樣的開發速度。另一方面,所有的營運都需要穩定和更慎重的應用釋出周期方式和相應的支援,因為應用在雲中的行為會影響性能、成本、可靠性和可擴充性。部署APM解決方案,支援DevOps,通過給予營運團隊更強大的能力來快速查明性能瓶頸以及應用變慢或故障的根源,并提供開發解決方案所需的所有詳細資訊。借助APM,DevOps擁有了快速解決問題的工具,甚至主動預防可能對使用者/客戶體驗産生不利影響的問題。
實作持續傳遞
持續傳遞實際上意味着您将在連續的時間軸上釋出應用的更新或修訂版本,以便終端使用者可以盡可能快速且高效地使用新功能。由于可用于開發和部署雲應用的基礎設施的彈性特性,持續傳遞非常适合雲端環境。所需基礎設施的數量可能會因開發和部署階段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即使在大規模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應用也能按預期的方式運作,而不會影響終端使用者體驗。APM可以更快的對應用問題做出響應以支援持續傳遞政策,不論規模大小,立即指出性能問題,減少潛在錯誤對使用者體驗的影響,使QA(品質保證)流程能夠跟上開發的速度。
跨職能溝通與協作
APM是可以将IT組織綁定在一起的“粘合劑”。同樣,如果所有功能角色未達成一緻,或者不是基于相同的性能資料,那麼向雲遷移可能會面臨挑戰。在整個開發生命周期中,APM提供了一個應用性能與問題的清晰視圖。應用所有者、業務分析人員、開發人員和營運支援團隊可以依靠APM提供的可視化以及此過程每個階段的回報循環,確定使用者始終可以使用應用的最佳版本。
為了讓開發人員建構經過測試的應用,他們需要APM來顯示錯誤,問題和代碼測試結果,并確定在性能SLA中執行這些功能。如果必須在一秒鐘内執行應用的某個方面,那麼它就需要這樣做。這樣APM就能夠幫助開發人員編寫優化的代碼。
一旦進入生産階段,營運團隊就可以利用APM來確定應用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工作,并確定基準測試的滿意度。在開始生産和使用者通路之前,可以滿足性能要求并給予準許。然後在生産中,APM可以持續監測實時應用,将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便于操作人員将問題進行分類,了解所發生的情況,并收集診斷資訊來幫助他們實時解決問題。此外,應用所有者和業務分析人員利用APM監測終端使用者使用經驗,并檢視應用的哪些方面提供了價值,量化了這些互動,進而将開發重點放在使用者花費時間的地方,獲得寶貴資訊。同樣重要的是,他們不會為了推動産品方向而讓使用者參與進來。
我們不能低估APM在企業成功向雲遷移中的作用。它不僅使IT變得更高效,同時也確定了最佳和最有意義的使用者體驗。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