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平安釋出10大AI+創新服務

9月20日,中國平安“簡單生活”大會在上海召開,基于全球最前沿的AI技術,旗下壽險、産險、養老險、銀行、信用卡、證券、财富寶、陸金所、普惠、好醫生和科技等聯合推出10大創新服務。這些創新服務多為行業首創,從健康、出行、理财三大生活場景出發,利用了平安人臉識别、雲計算、大資料等創新科技手段,主打“智慧、便捷”, 用“科技創新”和“服務速度”,為使用者提供智能化服務和極緻化體驗。

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彙川在釋出會上表示,中國平安一直堅持“使用者體驗至上”的服務理念,持續加大對創新科技的研發與投入,通過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在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時代,科技正重新定義一切,但在科技的背後,那些善用科技和因科技受益的人才是關鍵。這次依托AI推出的多項創新服務,希望通過科技讓每一個人的出行、家庭、健康、财富管理更便捷,讓每一個城市的交通醫療、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更加高效,人們能在智慧城市裡享受美好而安全的簡單生活。

中國平安釋出10大AI+創新服務

業内首創AI客服、AI醫生 健康管理随心随地

此次釋出會中,平安圍繞人工智能技術釋出和更新了一系列業務。其中,平安人壽的“AI客服”和平安好醫生的“AI醫生”,均為業内首次推出。

平安人壽的“AI客服”是以中國平安自主研發的AI技術為核心,通過人臉、聲紋等生物認證技術和大資料比對,可遠端核實客戶身份資訊,實作“線上一次性業務辦理”的一項服務。

“AI客服”的推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壽險業務上認證慢、理賠慢等痛點,為客戶提供了“随心随地、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客戶可以自行登入平安金管家APP,也可以聯系平安人壽服務人員上門協助,線上辦理理賠申請、保單資訊确認和受益人變更等保險業務。

“AI醫生”是平安好醫生的重點建設項目,涵蓋了智能輔助診療系統、智能健康硬體和“現代華佗計劃”等内容。其中,平安好醫生自主研發的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已上線半年,該系統集合了數億條線上診療及健康咨詢資料,可用于線上醫療的預診分診、問診環節,将醫生從重複性、初級咨詢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了就診效率。

與此同時,平安養老險也通過運用人臉識别技術、電子簽名和大資料分析等科技手段,在養老金營運管理應用中取得了突破。其推出的“智能養老”服務,讓養老金領取更為簡單便捷。足不出戶、免填單、免實物資料,員工就可在平安“好福利”APP上操作,線上“刷臉”快速領取養老金,實時跟蹤處理領取進度,領取資訊直接、透明,真正做到了讓養老金領取更快、更好、更安全。

出行理賠更智能 車險“雲理賠”開啟定制化時代

繼“極速查勘”、“一鍵包辦”服務引爆市場後,平安車險理賠服務再度更新,“雲理賠”O2O定制化服務正式上線。

“雲理賠”是平安産險根據客戶标簽、事故場景、客戶需求、處理方式等大資料分析後,形成的一套完善智能的理賠服務定制方案。而此次釋出的“雲理賠”服務的最大亮點是 “個性化”和“透明化。一方面,車主可以個性化選擇報案和查勘方式、自主化選擇定損維修解決方案、多通道送出理賠資料;另一方面,“雲理賠”還能實作理賠節點、進度、維修過程、金額明細的透明化,從車主報案到車輛修理整個過程中,可全程實作進度可視化、可查詢。

資料顯示,依托平安産險“雲理賠”定制化服務,2017年上半年,平安産險客戶推薦率高達82.18%。

精準安全兩不誤 金融科技讓财富增值更便捷

在本次釋出會上,平安口袋銀行推出了智能投顧服務(簡稱“平安智投”), 首次開放給普通投資者使用。該服務運用到大資料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選取了海外投行高盛等廣泛運用的Black―Litterman模型(簡稱BL模型)和量化資産配置方法,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制定個性化投資方案,實時監控并對資産配置進行動态調整,幫助客戶提高投資收益,并可提供産品組合一鍵下單服務。

平安普惠還推出借款服務中的“人臉識别”技術,解決了傳統流程中借款人身份核實的難題。使用者隻需在操作中打開手機攝像頭,由系統拍攝并抓取使用者若幹面部影像,進行檢測驗證,即可遠端完成身份核實,準确率高達99.8%。在資質稽核環節,平安普惠憑借智能審批模型,更高效、多元地捕捉借款人的信用資質,精準描繪其風險畫像,完成科學定價、合理授信的審批過程,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借貸市場有效供給短缺的問題。

中國平安表示,2017年是公司“服務年”,我們将在對使用者體驗洞察之上,更多利用AI等創新科技,持續提升服務能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多行業領先的極緻服務體驗,實作“AI讓生活更簡單”。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