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原理圖:為了更好的在手機上顯示,我重新把圖畫了一遍
上代碼之前,要先補充一下線程池構造的核心幾個點
線程池裡的核心線程數與最大線程數
線程池裡真正工作的線程<code>worker</code>
線程池裡用來存取任務的隊列<code>BlockingQueue</code>
線程中的任務<code>task</code>
本例實作簡化了一些,隻實作了BlockingQueue存放任務,然後每個worker取任務并執行,下面看代碼
首先定義一個線程池ThreadExcutor
然後定義一個内部類Worker,這個内部類Worker是用來執行每個任務的,在建立線程池後,往線程裡添加任務,每個任務都是由Worker一個一個來啟動的。
首先注意的一點,這個Worker是個内部類,是線上程池内聲明的。
exec方法
Worker怎麼工作
這個工作線程執行個體化的時候就先加入一個任務到隊列中,也就是說在執行個體化這個工作線程時,這個工作線程也是一個任務被加入到線程池中。然後就是run方法,這個run方法是線程調start方法生成的線程,而Worker調的run方法并沒有生成新的線程。就是一個循環,一直在不停的從隊列中取任務,然後執行。可以看到,取隊列的方法是take(),這個方法意思如果隊列為空了,取不到資料時就阻塞隊列。
然後看shutdown()
你每天辛勤的勞動着,突然接收到上面的指令,說活暫時不要接了,先停下來,當你還沒搞清楚狀況時,接着你的上司又把你開除了,說公司要倒了,你先下崗吧,一會我也得下崗了。這就是shutdown做的事,shutdown必須是主線程才能停止工作線程。
shutdown方法并不是用線程那種強制停止的搞法,而是先用一個辨別符告訴工作線程,不要再接任務了。然後通知工作線程,你可以<code>interrupt()</code>了,當所有的線程停止後記得要把主線程也停掉,這樣,一個簡單任務的線程池就完成了。
讓我們來測試一下:
輸出結果為:
這當然是最簡單實作,JDK的實作比這強大的多,而且還具備當工作線程處理不過來時,可以産生新的線程來處理任務,這個數量不能超過原先定義的最大線程數,而在本例中都沒實作這些功能。
我相信當想了解一個子產品的功能時,如果一開始就了解其中最核心的點,然後向外慢慢擴充,那麼學習這個子產品時一定能省下不少時間,而且了解将很深刻。希望這個簡單線程池實作能讓你有所領悟,以更加簡單的方式了解線程池,了解了線程池,對于其他池化技術,原理都是相通的。
本文轉自 zddnd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3013666/194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