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不避父”有多可怕?16歲少女被推進手術室,直言:爸爸我恨你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講的就是父母需要在合适的時機裡選擇回避,給孩子更多的自我空間,因為一旦父母之愛超過了親子的界限,對孩子就可能會是一種傷害。

但現實中,卻有不少父母由于對孩子過分寵愛,往往忽略了這種親子間的界限,是以而導緻孩子受到傷害的事情也并不少見。

曾經就有一位十分疼愛女兒的父親,把女兒當做是自己的“小棉襖”,對女兒的所有事情幾乎都是親力親為,除了女兒喝母乳的時間,其他的像哄娃睡覺、給娃洗澡、換衣服都是爸爸親自做的。

“女不避父”有多可怕?16歲少女被推進手術室,直言:爸爸我恨你

一開始,孩子的媽媽以為爸爸隻是單純比較疼女兒,加上孩子還小,也就沒往心裡去。但随着女兒的長大,爸爸卻依舊是每天親自給女兒洗澡、換衣服,甚至陪女兒一起睡覺,這讓孩子她媽一度十分尴尬。

孩子她媽也曾多次私下和自己的先生溝通過女兒大了,要和女兒保持一些距離,但爸爸卻表現的非常不開心,認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有什麼錯?

後來,随着女兒進入了青春期,開始了住校生活,這一情況才得以改善。

但當女兒16歲的那年,有一天女兒回家,媽媽給女兒換衣服的時候卻發現孩子的肚子有些“不同尋常”,于是媽媽趕緊帶着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結果也是讓夫妻倆人都震驚不已,女兒竟然懷孕了!

在父母的逼問下,女孩這才說出了實情。原來在學校的時候,女孩偷偷交了一個男朋友,女孩覺得男朋友對自己非常好,就像爸爸對自己一樣好,女孩從男朋友身上感受到了“爸爸般的溫暖”,于是不久便發生了性關系。

了解了事情原委的這位爸爸,頓時懊悔不已,都怪自己平時太不注意,對女兒沒有“界限”的愛才促使了這種事情的發生,顯然這種愛對女兒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這件事情其實也給我們廣大的父母們敲了個警鐘,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逐漸形成了對性别的意識了,就已經知道了男孩女孩的差異性,而且還會開始好奇父母身體和自己身體不一樣的地方。

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在一些生活場景中就應該盡量注意避嫌。

1、分床睡

從性教育方面考慮,孩子3歲左右就應開始分床睡了,等孩子到了5至6歲就可以分房睡了。

如果孩子有兄弟姐妹,那麼姐姐和弟弟或者哥哥和妹妹之間也應注意,盡量分開睡。因為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有了性别意識和羞恥感,家長們也應開始着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女不避父”有多可怕?16歲少女被推進手術室,直言:爸爸我恨你

2、上廁所

不少家長覺得家裡沒外人,上廁所小便就懶得關門了。

但殊不知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是以家長們就算是在家裡,上廁所也同樣需要注意,畢竟家長們也不希望孩子以後上廁所時大敞着門吧?

尤其是在公衆場所帶孩子上廁所時,家長們應注意對孩子的性别加以區分。現在不少商場都有親子衛生間,友善家長帶孩子去上廁所。

3、換衣服

不少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時也不避諱,但卻往往忽視了性别造成的差異。

家長如果經常當着孩子的面換衣服,很容易使孩子産生暴露身體的行為是正常的錯覺,也很難意識到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更加不懂得去防範風險。

“女不避父”有多可怕?16歲少女被推進手術室,直言:爸爸我恨你

特别是對于異性親子而言,更容易導緻孩子過分早熟,使孩子早早的就對一些異性的性器官産生好奇。甚至刺激孩子提前分泌某些性激素,進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禁忌領域,嚴重者緻使孩子早戀,偷嘗禁果。

4、洗澡

家長給孩子洗澡時,除了避免異性親子共浴,對于4至6歲後的孩子,家長們也應避免父親給女兒洗澡,或者媽媽幫兒子洗澡。

而且,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們也應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獨立洗澡的能力了,既尊重孩子的隐私,又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

無論父母多麼愛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建立在無條件,無底線的基礎上。父女就是父女,孩子長大了,父親必須避嫌!否則孩子将來就不會懂得自重,大家認為是這樣的嗎?

來源:新父母線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