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路找茶到建一

淩晨5點.m,鬧鐘把人們從沉睡中喚醒,我們一行人上去了機場。此行的目的地福建建一開啟了福建省北部武隆茶的搜尋之旅。

當我們到達茶廠時,已經是燈光亮起的夜晚了。此時是泡茶的季節,工廠中的房間是一個繁忙的場景。最初的羊毛茶系統直到午夜才會結束,勞工兩班倒工作,茶季每天隻有幾個小時睡覺。

今年的新發茶是給茶廠預留的。金黃的牡丹香氣,黃玫瑰的香味誘人,大葉烏龍清新甜美,老水仙花蘭花優雅,山茶不同,各有不同,令人印象深刻。一種烤茶試了試,一個朋友擡起頭問道:"這種茶,會着火嗎?"人們開玩笑地回應:"這簡直就是火了這麼簡單,像這樣,不是幾天,即使我們都能噴火。

距離建義市不遠的三清宮是此行的第二站。剛過山門,就看到很多人來這裡畫泉——陸玉泉。不到一公裡遠,在山中,竹林邊緣,樹下,還矗立着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陸嶼閣。坐在亭子裡,微風緩緩,讓人感到舒适。這裡是魯禹泉眼的地方,泉脈沿着山下而下,滋養着山林中人的身心。

穿過三清宮的院子,問一位老道士:"我怎麼去雲雞山的水仙花茶園?"老道士指着通向下方的石階,然後指引我們向左走。沒走遠,老路一路又一路小跑過來,原來擔心我們找不到,特意來帶路。在竹林下面矗立着兩塊石碑,一塊寫着"茶樹的優秀種子資源保護",另一塊是這個水仙花茶園的介紹,它最初是Jenkin花園茶園的所在地。這裡老水仙花的芽葉誕生了,采摘還一段時間,和這山間植被融為一體,隻有近在咫尺才能看到,為了看到這些老水仙花結實的樹枝,記錄着歲月的滄桑。

此行的第三站是東風鎮,百年短腳烏龍茶香早已讓我們向往。朋友們一邊沖泡古樹茶,一邊向大家介紹:"過去七八十年的樹齡茶樹可以稱為老人,嘗嘗這種茶,有樹皮的氣味,才是真正的老人的味道。果然,慢飲還好,老人的味道就在舌尖。

茶友還帶我們去了不遠處的創業工廠參觀。盡管夜色籠罩,勞工們仍在有條不紊地加工茶葉,組合制作綠色、殺綠、揉捏、烘幹,裝在布袋裡的發茶散發出整個工廠中的房間的香味。

在不知不覺中,旅行已經結束,是時候分開了。每年的茶葉季節,尋茶者像候鳥一樣來來往往。隻有做茶的人,年複一年,守護着茶山,留在山村,與茶葉同行,所有的生命都沉浸在茶香中,将這種無盡的茶葉風味,代代相傳。

(作者為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來源:政協新聞

作者:馬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