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機主要分三種:針式,雷射,噴墨
針式列印機
平常我們所指的針式列印機,一般是指矩陣針式列印機。這種列印機主要是由列印頭、字車結構、色帶、輸紙機構和控制電路組成。由于大規模內建電路的發展,使列印機中也出現了基于微處理器控制的系統。這樣,列印機上所有的機械上的複雜動作、字元的形成等都可以經過微處理器進行存儲記憶、控制和操作。列印頭是針式列印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列印針、電磁鐵等。這些鋼針在縱向排成單列或雙列構成列印頭,某列鋼針在電磁鐵的帶動下,先打擊色帶(色帶多數是由尼龍絲綢制成,帶上浸塗有列印用的色料。裝色帶的機構有盒式和盤式兩種,由于盒式色帶結構比較簡單,更好也更友善,是以我們平時的針式列印機上一般都用盒式色帶),色帶後面是同步旋轉的列印紙,進而列印出字元點陣,而整個字元就是由數根鋼針列印出來的點拼湊而成的。
噴墨列印機
噴墨列印機按工作原理可分為固态噴墨和液态噴墨兩種。固态噴墨是美國泰克公司的專利技術,它使用的相變墨在常溫下為固态,列印時墨被加熱出現液化後噴射到紙張上,并滲透其中,是以墨汁的附着性相當好,色彩極為鮮豔。但這種列印機昂貴,一般适合于專業使用者選用。
我們通常所說的噴墨列印機指的是采用液态噴墨技術的列印機。早在19世紀60年代,這種噴墨原理就被英國實體學家LordKelivin用來記錄示波器的波形。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這種噴墨原理才被應用于噴墨列印機作為計算機系統的列印輸出裝置,其間噴墨技術本身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在噴墨原理、墨水配制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從此,噴墨列印機開始進入辦公室和家庭,并以其無噪聲的工作方式、精美的輸出品質和低廉的價格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液體噴墨列印機技術在原理上又分成兩種,一種是連續噴墨方式,另一種是間斷噴墨方式。這兩種噴墨列印技術的差別在于,連續噴墨方式連續不斷地噴射墨流,但不需要列印時,由一個專用的腹腔來儲存噴射出的墨水,過濾後重新注入墨水盒中,以便重複使用。這種機制比較複雜。而間斷噴墨方式比較簡化,它僅在列印時噴射墨水,因而不需要過濾器和複雜的墨水循環系統。這種間斷噴墨方式的驅動部分又有兩種不同的技術,一是壓電式間斷噴墨,另一種是熱感式間斷噴墨。
壓電式間斷噴墨方式采用一種特殊的壓電材料,當電壓脈沖作用于壓電材料時,它産生形變并将墨水從噴口擠出,射在紙上。而熱感式間斷噴墨方式則采用一種發熱電阻,當電信号作用其上時,迅速産生熱量,使噴嘴底部的一薄層墨水在華氏900度以上的溫度下保持百萬分之幾秒後汽化,産生氣泡,随着氣泡的增大,墨水就從噴嘴噴出,并在噴嘴的尖端形成墨滴,小墨滴克服墨水的表面張力噴向紙面,形成打點。你這時可能會問:這樣列印出來的效果能令人滿意嗎?其實我們不用擔心,因為墨滴一般僅為人的一滴眼淚的百萬分之一左右;當發熱電阻冷卻時,氣泡自行熄滅,氣泡破碎時産生的吸引力就把新的墨從儲墨盒中吸到噴頭,等待下一次工作。
雷射列印機:
雷射列印機是一種高速度、高精度、低噪音的非擊打式列印機,它是雷射掃描技術與電子照相技術相結合的産物。雷射列印機具有最高的列印品質和最快的列印速度,可以輸出漂亮的文稿,也可以輸出直接用于印刷制版的透明膠片,盡管其購置費用和消耗品費用都比較高,但是由于其出色的列印效果,現在正在不斷普及之中。
一、雷射列印機的組成
雷射列印機由雷射掃描系統,電子照相系統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其中雷射掃描系統包括雷射器、偏轉調制器、掃描器和光路系統。它的作用是利用雷射束的掃描形成靜電潛像。電子照相系統由光導鼓、高壓發生器、顯影定影裝置和輸紙機構組成。其作用是将靜電潛像變成可見的輸出。
雷射列印機的印刷原理類似于靜電影印,所不同的是靜電影印是采用對原稿進行可見光掃描形成潛像,而雷射列印機是用計算機輸出的資訊經過調制後的雷射束掃描形成潛像。
二、雷射列印機的工作原理
1、基本原理
雷射列印機脫胎于八十年代末的雷射照排技術,流行于九十年代中期。它是将雷射掃描技術和電子照相技術相結合的列印輸出裝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計算機傳來的二進制資料資訊,通過視訊控制器轉換成視訊信号,再由視訊接口/控制系統把視訊信号轉換為雷射驅動信号,然後由雷射掃描系統産生載有字元資訊的雷射束,最後由電子照相系統使雷射束成像并轉印到紙上。
雷射列印機内部有一個叫光敏旋轉的硒鼓的關鍵部件,當雷射照到光敏旋轉硒鼓上時,被照到的感光區域可産生靜電,能吸起碳粉等細小的物質。雷射列印機的工作步驟如下:
1、列印機以一定的方式,驅動雷射掃射光敏旋轉硒鼓,硒鼓旋轉一周,對應列印機列印一行;
2、硒鼓通過碳粉,将碳粉吸附到感區域上;
3、硒鼓轉到與列印紙接觸,将碳粉附在紙上;
4、利用加熱部件使碳粉熔固在列印紙上面。
本文轉自 jin626889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uoshou/1291915,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