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式位于工作項生命周期的建立階段,對工作項可能的執行方式進行限定,限定執行該 活動的資源範圍。
我們在活動模組化時定義配置設定規則,說明執行該活動資源所需要符合的前提條件 和限制,如圖B-8所示。
建立模式的重要性在于確定流程執行個體的執行符合預定的設計原則,通過 模型增加活動執行的确定性。

圖B-8 建立模式位于工作項的建立階段
建立模式有11種,如圖B-9所示。
直接配置設定:直接為活動指定特定的資源。
基于角色/職能的配置設定:為活動指定資源執行所需要的職能,我們使用角色在組織中定義職能。
延遲配置設定:資源的确定延遲至運作期。
基于權限配置設定:為活動指定資源執行所需要的權限,進而對資源做出限定。
職責分離:為了安全或避免錯誤,同一流程執行個體的兩個活動必須由兩個不同的資源執行。
流程執行個體整個處理:整個流程執行個體由一個資源執行,資源對整個流程執行個體負責,更加 投入。
經驗擷取:活動交與有經驗的資源執行,提高活動執行效率。
基于能力的配置設定:為活動指定資源執行所需要的能力,進而對資源做出限定。
基于曆史的配置設定:基于資源先前工作的曆史決定活動的配置設定,找出最适合的資源。
基于組織位置配置設定:基于資源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其他資源的關系配置設定活動。
自動執行:活動的執行自動完成,不需要人的參與,例如調用資料庫、Web服務。
描述
能夠在定義期直接為活動指定特定的資源,該活動的工作項在運作期配置設定給他。示例見圖 B-10。
圖B-10 直接配置設定
應用
該模式應用于流程裡的關鍵路徑。在中小企業裡,該模式是應用最多的配置設定模式,因為人員 少,管理扁平,是以每個人的職責都非常清晰。該模式也是執行效率最高的資源模式,因為人和 活動直接綁定,是以不會産生推诿等情況,便于管理和追究責任。随着企業規模的擴大,管理層次的增加,一個活動需要交由特定的部門、崗位或角色來執行,這樣無形中影響活動的執行效率。
該模式的缺點在于,一旦關鍵資源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處理活動,那麼将造成整個流程實 例的挂起等待。
能夠在定義期為活動指定一個或多個角色,該活動的工作項在運作期配置設定給屬于這些角色的 資源。示例見圖B-11。
圖B-11 基于角色的配置設定
企業達到一定規模(能同時處理多個流程執行個體),必然需要對人員進行分組,角色是典型的 職能分組方式,将具有相同職能特征的人員定義為一個特定的角色,這些屬性與工作的内容和資 源的技能相關,例如開發人員、項目經理、總經理等,而角色又會與權限産生關聯。
将活動配置設定給角色意味着将會有多個資源可以執行該活動,需要協調,執行效率相比直接分 配會下降,這也是企業擴大後管理成本增大的一種表現。
如果我們必須在兩個資源間進行選擇,而他們在執行該工作項上是等價的,那麼最好選擇那 個相對隻能處理少量其他種類工作的資源。換句話說,當還有其他的資源可以選擇時,盡量讓通 用性好的資源空閑,為将來盡可能預留彈性資源。
能夠在定義期為活動指定工作流資料變量,定義期并不确定資源,資源的确定被延遲至運作 期,系統運作期從該資料變量裡讀取該活動工作項所要配置設定的資源。
如圖B-12所示,活動B在定義配置設定規則時指向資料變量userid,當在一個流程執行個體中實際執行 時,活動A由員工甲執行,其指定下一活動的執行者為員工乙即設定了userid這一資料變量為員工 乙的ID,這樣當活動B工作項建立時,系統通路userid,發現該資料變量指向員工乙的ID,于是 将該工作項配置設定給員工乙。根據具體的配置設定政策,運作期該資料變量不僅可以指定人員,也可以 指定角色、部門。
圖B-12 延遲配置設定
該模式給資源的配置設定引入靈活性。資源的确定延遲至運作期,即活動可以根據具體的流程實 例執行情況确定執行資源。例如定義後續活動的執行者為目前活動執行者的部門經理、北京地區 送出的貨物訂單交由北京配送中心的業務員進行處理、下一活動的執行由上一活動的辦理者指定 等等。具體實施時,這個指定的資料變量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規則運算得出。
能夠在定義期為活動指定資源執行所需要的權限,隻有具有權限的資源才能執行該活動。示 例見圖B-13。
圖B-13 基于權限配置設定
該模式在流程模型裡引入組織權限。權限代表着對同一件事情不同資源執行工作内容的差 别。權限越大能執行的操作越多意味着需要負的責任越大。
在一個流程執行個體裡,能夠指定兩個活動必須由不同的資源執行。示例見圖B-14。
圖B-14 職責分離
職責分離,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能又當跳水隊領隊又當全運會裁判長。避免濫用 權力。
在一個流程執行個體裡,所有的活動都能夠配置設定給同一個資源執行。示例見圖B-15。
圖B-15 流程執行個體整個處理
在應用該模式的流程裡,流程裡的活動都是緊密關聯的。流程裡的活動執行在一個緊密相關 的上下文裡,如果所有的工作都由一個人執行,那麼在其了解該上下文的情況下連貫執行這些活 動會具有更高的效率;而如果執行活動的過程中換人,那麼新換的人無疑還需要時間對該流程執行個體相關的上下文進行熟悉,這樣無疑會多付出執行成本。此外,一個資源對整個流程執行個體全權負 責會更加投入,能夠給顧客提供更優質快捷的服務。
即使一個資源不能執行流程執行個體裡的所有活動,也需要設立流程執行個體管理者來對整個流程實 例負責。
在一個流程執行個體裡,當存在多個資源都能執行某一活動時,能夠将工作項優先配置設定給執行了 同一流程執行個體前某一活動的資源。
如圖B-16所示,活動A和活動B在定義期被指定由同一個角色執行,那麼在運作期,在一個 流程執行個體裡,如果活動A被配置設定給了員工甲執行,那麼在進行活動B的配置設定時,活動B依舊由員工 甲執行。
圖B-16 經驗擷取
該模式加快活動的執行,這些活動之間存在着緊密關聯,如果執行了其中一個,那麼就會熟 悉這些相關聯活動的背景上下文,積累一定經驗,那麼後續活動的執行相對其他人來說會變得容 易。提高活動執行的效率。
圖B-17 盡量使用同一資源執行關聯活動
能夠在定義期為活動指定執行所需要的能力,基于資源的能力進行工作項的配置設定,能力作為 組織模型的一部分模組化為資源的屬性。示例見圖B-18。
圖B-18 基于能力配置設定
人力資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人盡其用,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其 實也就是根據能力将人放置到最合适的工作中去。從這一點看,該模式是對人盡其能的實作,讓資源發揮自己的專長。但是如何定義各個人員的能力,這本身就比較的主觀,執行各項工作需要 具備的能力也具有主觀因素,更何況很多時候能力并不能與表現劃上等号,模型是固定的但人是 變化的受環境影響的,工具本身就是工具,工具的應用最後還是依賴于人。
能夠基于資源先前的工作曆史決定活動的配置設定。示例見圖B-19。
圖B-19 基于曆史配置設定
找出最适合的資源。考慮曆史時,有很多因素要考慮,例如完成類似活動最好的員工、完成 類似活動最快的員工、完成類似活動出差錯最少的員工等。這些考慮因素依賴于具體的活動/流 程執行個體屬性和背景。
能夠基于資源在組織機構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資源的關系配置設定活動。示例見圖B-20。
圖B-20 基于組織位置配置設定
確定活動在組織的正确位置中得到執行,基于組織結構而不是職能特征配置設定活動。組織位置 最典型的模組化就是部門。
活動的執行能夠自動完成,不需要人的參與。示例見圖B-21。
圖B-21 自動執行
自動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工作可以交由計算機或相應的機器裝置直接完成。流程中的自動執行 節點逐漸增加。工作流系統對該模式的支援即是支援各種的企業內建方式,不管是通過Web服務還是消息,工作流需要驅動相應的裝置機器或應用系統進行工作并傳遞給必須的資料。随着資訊 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流程應用越來越趨向于企業內建領域。這也是為什麼基于Web服務編排的 BPEL會逐漸取代XPDL成為流程執行标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