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幫助新疆飛虎奪得2016-2017賽季CBA總冠軍的安德雷·布拉奇,已經快兩年無球可打了。
12月27日,求職心切的他直接跑到菲律賓PBA的推特賬号毛遂自薦:
我想來打球

此舉立即引起了菲律賓媒體的密切關注,受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很多PBA球隊陷入了引援困境,一些球隊甚至開始使用全菲班;可對于布拉奇來說,他可是擁有菲律賓國籍并曾以菲律賓男籃領袖的身份征戰國際比賽,他不是外援好吧?!
隻可惜,他和PBA原本是瞌睡遇到枕頭的雙赢好事卻因為PBA的總督杯目前正在實施的限制外援身高的政策難以回國打球——
總督杯外援,身高不能超過198CM
而布拉奇的身高是211CM,嚴重超标了!!!
這就好比你貨比三家好不容易相中了眼前的這輛物美價廉的大型房車,這才發現,全國的高速公路都限高而無法通行……
主編 | 瓷器 責編 | 盼盼 視覺 | 采馨
是的,你沒看錯——
布拉奇的确是擁有菲律賓和美國的雙重國籍,也曾以歸化球員的身份代表菲律賓征戰過國際比賽;甚至,正是有了他的領軍厮殺,菲律賓男籃才取得了曆史最好成績。
但是,在PBA,歸化球員目前依然被視為外援。
是以,布拉奇還得繼續等待……
在亞洲,為了保護本土球員不被外援完全壓制,不止PBA作出了限制外援身高的奇葩規定。
比如,中國的NBL曾限制外援身高不得超過210CM;南韓人更過分,KBL曾出台規定大外援的身高不能超過2.0米,小外援的身高不能超過1.86米!
但很快,中韓的兩家聯賽都先後取消了外援限高令,原因很簡單——
各種奇葩限制外援,球場内的觀賞性實在是慘不忍睹。
到目前隻有PBA和菲律賓人比較頭鐵,一直堅持到現在還完全沒有取消外援限高令的意思。
并且全球範圍的疫情形勢對PBA也不利,目前的美國那邊是疫情肆虐,如狂風暴雨;而菲律賓的疫情突然好轉了,為維持目前的良好現狀,政府的防疫政策依然嚴格,人員出入境困難重重,PBA的各支球隊想換外援可謂是舉步維艱。
WINTER
疫情兩重天
可即便如此,PBA的調整措施依然延續了隔靴搔癢的傳統。
之前,PBA球隊在宣布更換外援後就必須在3天/2場比賽内讓外援報到,時間或場次2選1;如果沒能及時就位,從第3場比賽開始每場将罰款50,000菲律賓比索(相當于大約人民币6350元)。
這規定同樣奇葩啊,而現在的特殊時期,PBA隻是取消了罰款而已,規定還是人為因素而存在的規定。
“我們了解各隊目前面臨的處境和挑戰,因為新來的外援将經曆嚴格的防疫程式,是以我們決定不再對球隊施加任何罰款。”
PBA主席威利·馬西亞爾如是表态。
而在菲律賓媒體看來,僅僅隻是免罰款顯然是不夠的。
“這是災難。198CM的外援限高令将大大縮減各隊的挑選餘地。在日本的B聯賽、南韓的KBL等大多數國家聯賽都在進行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高品質的外援都不可能來PBA。”
——《馬尼拉時報》的文章直言。
不像官方,媒體多數時候是說真話的,現實就是PBA的很多球隊陷入了外援荒而不得不使用全本土陣容,所謂的全菲班。
但其中,也有運氣比較好的,便是梅拉尓科閃電。
一開始閃電就相中了身高正好198CM的沙巴茲·穆罕默德(NBA的2013年樂透新秀,比奪得了總決賽MVP的揚尼斯·阿德托昆博還高1個順位),可後者突然臨時變卦,閃電不得不閉着眼睛挑替代品——2011年的NBA落榜生托尼·畢肖普。
沒想到,這個在閃電網站連照片都沒放的家夥,目前隻打了2場卻場均貢獻32.0分15.0籃闆2.5助攻!
并且幫助球隊取得2勝0負,以不敗戰績排名全聯盟第2!!
邪了邪了中邪了!!!
在這裡有些細節我必須陳述清楚,不然,故事就沒有懸念了:
梅拉爾科閃電的網站确實沒有列出球員的具體身高,但我在維基百科查詢發現,托尼·畢肖普的身高明明是——201CM啊!
那麼,好吧,這位老兄又是如何通過PBA的身高審查呢?
當然,世界各大籃球聯盟職業球員的身高向來是謎一般的神奇存在,和中國娛樂圈的演員們類似,稍有不同的隻是職業籃球運動員都必須測量的,隻不過有時候是光腳測量,有時候是穿鞋子測量,甚至襪子裡藏增高鞋墊也說不準啊……
這3CM的誤差啊……權當是測量技術的誤差好了,哈哈哈哈
再說,大家本來就缺外援嘛,如果PBA固執的一味較真下去,新賽季大家就真的是沒法玩了。
或者,大家姑且就當畢肖普的裸足身高達标了吧。
相比較而言,有些球隊就沒那麼走運了。
衆所周知PBA每季共有3項賽事,2021-2022賽季的菲律賓杯早就結束了,該賽事是限制外援的,TNT(菲律賓電信)奪得了冠軍;
因為疫情延誤了賽程,接正常順序排列的第2項賽事委員杯停辦,直接跳到了第3項賽事——總督杯,同樣是這支TNT,新挑選的外援中鋒麥肯齊·摩爾目測是水貨了:
TNT截止至目前打了4場總督杯,麥肯齊第1場首發打了36分49秒,15分14籃闆9助攻,準三雙,資料搶眼,隻是13中6的命中率與他的身高、位置、上場時間不太比對,關鍵是輸球了;
于是,次戰被教練組減至26分41秒,他的資料貢獻也相應減至13中2,13分4籃闆2助攻;
第3場17分34秒,4分7籃闆;
第4戰球隊那是甯可用全菲班也不讓他上場了,從頭至尾扮演起了飲水機看守員的角色。
于是菲律賓媒體開始揭短,透露說當初摩爾之是以能夠被TNT選中,完全是因為他跟當家球星邁克·威廉姆斯私人關系好的緣故。
和TNT類似的生力啤酒人也是PBA的老牌勁旅,本屆總督杯也經常使用全菲班,因為他們的外援布蘭登·布朗的發揮一直不夠穩定,場均失誤次數高達4.6。
目前,啤酒人想啟用NBA的邊緣人奧蘭多·約翰遜以換掉布朗,但恐怕,等到隔離到期結束總督杯也打得差不多了。
總督杯的賽制也是特别,先是12支球隊單循環,11輪,然後前8名打季後賽,而目前的賽程安排各隊都隻排了5~7場,可能顧慮疫情吧?
最有趣的故事同樣是來自菲律賓媒體,一邊抱怨外援品質不行,一邊卻産生了菲律賓籃球已經擺脫了外援依賴症的迷思——
“外援本該是聯賽的亮點,但各隊卻紛紛發現不用外援反而更好,即便是外援因傷缺陣的鳳凰燃料大師仍能打出不錯的表現。到底是外援品質不行,還是菲律賓籃球終于擺脫了對外援的依賴?”
顯然,這樣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
中國的CBA、南韓的KBL、日本的B聯賽、中國台北的T1和P+聯賽都沒幹成的事情,PBA就幹成了,并且還是借疫情之逆勢幹成了?
顯然,不可能的;之是以還能成為問題被媒體光明正大的提出來,隻能說文化超額自信在開發中國家是普遍存在的,一旦中毒了往往對客觀存在的事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看看總督杯排行榜,目前以不敗戰績占據前兩位的依然是擁有優質外援的麥諾尼亞熱點和梅拉尓科閃電。
就在我稿的時候,布拉奇的事情還未了結,41歲的馬庫斯·杜西特也在社交媒體twitter發文呼籲PBA允許歸化球員參賽;
他和身高也達到了211CM,同樣超标了。
杜西特也擁有菲律賓和美國的雙重國籍,2004年的NBA選秀被洛杉矶湖人以56号新秀的身份選進了NBA,2011年代表菲律賓男籃打國際比賽,先後在歐洲的比利時、土耳其、俄羅斯以及亞洲的南韓、菲律賓、中國、泰國打職業聯賽,中國期間是為CBA的佛山龍獅(廣州龍獅前身)效力。
現在,被PBA搞得失業在家了。
在PBA财政吃緊,本土潛力球員不斷外流到日本、中國台北的情況下,菲律賓媒體建議:PBA與其花大價錢從海外找外援,不如直接從大學校園挑選物美價廉的外國留學生。
當然,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過法,但遠水終究解不了近渴,倒不如着眼當下,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依我說啊外援限高令解除了先?
版權聲明:《東亞超級聯賽》獨家稿件,素材主要來自PBA網站以及inquirer、manilatimes等菲媒體媒體,并得到了東亞超級聯賽同僚的大力支援;圖檔主要來自以上媒體的網站截圖,《東亞超級聯賽》依自媒體慣例使用。如對版權有疑問告知即處理,其他媒體或自媒體如需轉載請事先溝通。
更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