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心慧語(自在篇)

佛心慧語(三、自在篇)

2008年03月16日 17:35:34 作者: 淨心居士

引用

居士的 佛心慧語(三、自在篇)

參禅何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心無物欲,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涯畔。

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衆生陷淤的心靈,使衆生離苦得樂。

佛陀的偉大在使人從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徹底的救度、解脫。

貪愛能令人無惡不作。

千供養、萬供養、臉上無嗔真供養。

人由憎恨産生報複,但事後卻很後悔。

時常檢討及檢點自己的心念,語言行為即可減少貪欲。

佛說:‘凡執著某一見解,而藐視其他見解為卑劣,智者叫他做纏縛。’

戰勝欲望才能稱為自由人。

今日應做的事不延至明日,而确實完成,才是過好一日之道。

不後悔過去,不渴望未來,不自尋煩惱,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則身心健康。

掌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動點,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今夜睡著,明朝仍醒來,怎說死後便一了百了呢?

淡泊平懷,便是人生真味。

無知為貧窮之母,罪惡之源。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憎恨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憎恨使親友遠離。

不沉緬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是感性與理性升華到最高點。

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為人執取,負在背上用的。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割斷一般,一下子枯萎了。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

最偉大的事業,最需要堅定的心力,急,隻會退步;執,隻會錯誤。

工作必須自己去做,因為聖人隻能教我們該走的路罷了。

佛陀舍棄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放下有限,才能赢得無限。

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凡事,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心污濁,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淨,其道平坦,因而安樂。

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罪從心起将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

千古文章源于高妙德行,是以有德者必有言。

學聖學賢,無所謂過早過晚老少之别,但能一念覺悟,衆生即佛。

‘千丈之堤,毀于一蟻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敗的啟端。

上蒼每天二十四小時的安排,對第一個人都是一樣。

經過痛苦的洗禮,人往往更懂得謙讓學習,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能領悟幸福與人生的真谛。

痛苦的回憶,不知悔改,即是愚癡。

貪欲時時常會令人表現愚癡的行為。

貪欲如口渴喝了鹹水。

貪欲其實很苦惱,凡夫迷惑颠倒誤以為樂,智者深見其苦。

稠人廣衆之中,不可極口議論,非惟惹禍,抑亦傷人。

論人之過,當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據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不是天氣熱,是心火不熄。不是境不順,是内心沖突。

眼睛别老是睜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後哪一樣是你的。

‘無我’才能如實了知,諸事本末,‘無我’方能確定不曲解人意。

安分守己,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處世,及修行的根本。

人若淪為欲望的奴隸,便會喪失心靈的甯靜。

我執薄者煩惱少,悟境深者喜悅多。

連自己都不認識,說要了解别人,那是謊言。

處世忌多言,學法亦然。

世間真如夢,财寶亦如幻;如同畫中的高低,雖可見但并非實有。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顔料畫虛空,不顯其色,枯草之火炬,不能燒幹大河水,摩擦柔軟皮,不能發出沙沙聲。任何言語于我心,我心亦如是。

愛護身邊物,惜緣常知足。

莫為小事頓足,而不為大事沖刺。

善待你的敵人,敵人當自消滅。

多一分心力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檢討自己。

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煩惱,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縛不了他。

當你灼然徹見生命的屬性時,同時你便也完成生命的覺醒了。

沉溺于後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沉,眷戀,以及猶豫不定。要知道這五種情緒是大盜賊,他們盜取了你無限的增上财富。

‘無所著’是,得到一千萬,還是一覺到天明。

無你我相是,事情成功便喜悅、功勞屬誰無所謂。

悟時,如觀掌中珠。

富潤屋,德潤身。

江上隻有兩艘船,一艘為名,一艘為利。

莫隻見别人眼中的小草。而未見自己眼中的木梁。

寶石從地而生,德從善而現。智慧從清淨心而具足。

面對惡言惡語,當觀這也是逆增上緣。

不是閑人,閑不得,是閑人,非等閑人。

一切衆生,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則是積口德也。

大地的兒女,卻将餐桌變成一個祭壇,在刀叉匙筷間,咀嚼他們的貪婪、殘忍和仇怨。

有了虛假的自我意識,必然就會萌生虛榮心。

因果感應,如回應聲,如影随行。

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創造者。

想獲得心靈的解脫,要能不為物牽。

最好的境界是沒有任何境界。

心垢由檢討而知,由忏悔而除。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美的極緻就是‘安詳’。

懂得生活的人,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

真的沒有人束縛住你。

不要怕犯錯,因為當你老時,這就叫經驗。

戒是大醫王,明示病人何者是毒,不可誤食!

戒是明眼人為盲人設護障,免墜崖谷。

如是因如是果,佛家沒有原罪觀念,你若不怕人殺你,無妨殺人。

信用能使敵人低頭。

生長于高岩之孤蘭,仍能散發稀有之馥郁香氣。

越難鍛煉的鐵,價值也較高。

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修行人禦心要像牧牛一樣,時時不忘制心、息妄。

修行要有耐性,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為山九仞,必從一篑而來。

法的修行落實在‘觀心’,觀心的始終訣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覺。’

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斷言,所謂:‘多看則不偏,多聽則不邪。’

少年大病,第一怕氣高。

罪大惡極,莫過口業。

世間隻有圓滑沒有圓滿。

‘無知’,是無形的緻命癌。

錯誤不一定是罪惡,如果錯誤就是罪惡,那麼‘成功者’便是滿身罪惡的累積。

火車站的人潮,每天都在換人,太平間也是擡進擡出,不知道哪 一天要輪到‘我’。

智者應能同時明察正确與錯誤兩方面。

人無志,猶如小舟無帆,不利遠行。

莊子曰:至人用心如鏡。

事如×××。

悭貪的人沒有福氣,也沒有人緣。

‘不計較’是積極而不是消極。

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不學習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它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它的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它生活在一起。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利人之善為‘真善’,利己之善為‘假善’。

貧而好施,功倍于富,貴而好聚,惡倍于貧。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死亡不可怕,懼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與其做詩,不如種田。與共空說,不如行動。

嘉言沒有行為相随,就像風吹河邊蘆葦。

好言難得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我們要做‘習慣’的主人,不要做‘習慣’的仆人。

未成佛果,先結善緣。

樹正哪怕日影斜。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腸之藥。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任他雪山高萬丈,太陽一出化長江。任他愚癡煩惱長,智慧一顯天地寬。

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煞人。

‘忍辱’,是聖人共同的商标。

不怕千日密,隻怕一時疏。

微笑,等于室内的燈光。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煩惱呢?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一條又長又好的鍊子,中間壞了一個小環,就不能佩帶。

不要說出真相,有時候是一種義務。

現代人的名言:‘誰怕誰?’

愈能自覺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賞别人的偉大。

每隻手,皆有兩面,人各有見,見見不同。

多用心聽聽别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的看法。

走出痛苦的死巷,快樂就在轉角處。

善意的謊言,卻留有疤痕。

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嗎?

人類的沉著,有時候不如一隻蜘蛛的鎮定。

有人說:‘曆史是一部不負責任的爛帳。’

與其事後懊悔,為什麼不事先謹慎。

智慧就是力量。

貪色不顧病,鬥氣不顧命。

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過。

力能折人于一時,德可服人于一世。

靠無理、僥幸而成功,必以悲劇來結束。

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後你是話的仆人。

學習不被任何報導、傳統、流言所左右。

不要輕易的就說‘是’或‘好’。除非你确定或知可行。

不‘留戀’則心無挂礙。

我們的肉體是個緣生之舟。

徹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麼大道理,而是徹底認識了永恒的自己。

保持秒秒安詳,是一種進階的觀念。

人因為眼見,耳聞,迷惑于假像,活在錯誤中,才不斷的滋生煩惱。

從不灰心,是成功人的金字招牌。

創造機會是勇者,等待機會是愚者。

智者求‘真’不求‘似’。

能逼出你内在無限潛能的人,叫做明師現前。

有用之人,就有所不用,無用之人,就無所不用。

不要置人于死地,要留一條生路讓人走。

逆境使心智成熟,勞動使身軀成熟。

用慈悲心及溫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滿說出來,别人就容易接受。

制服自己的人,便得自由,也是作自己的主人。

事物雖渺小,有時會影響到全部一生。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養子不教如養豺虎。

為人臣止于忠,為人父止于慈。為人子止于孝,即是做人分際。

驕傲與偏見,好像雙面刀片,面面都能傷人。

謙虛是聖人的本來面目。虛榮是心靈的惡性良性腫瘤。

過’莫大于縱己之欲。‘惡’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淡泊’‘老實’,是一種極高深的人生境界。

永遠别浪費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嫉妒不是女人的專利品。

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旁邊的人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追求聲名,不如先正心術。

為善

君子之城,作惡入小人之鄉。

交一個讀破萬卷書的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的端人。

小人口如蜜,轉眼若仇人。

語言尖酸,終身薄福之人。

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征。

轉怒為恕,為慈悲之人。

傲衆被衆棄,對立變孤立。

願作聾啞少煩惱,自譬殘廢不闖禍。

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萬法本閑,庸人自擾。

不驚、不喜、不怒乃涵養真處。

明智的人,不易為别人的想法所影響。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歲的智慧,二十歲的幹勁與五十歲的穩重。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

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

實踐一句名言,比看千句來得有用。

放棄不是放下,逃避責任而出家名叫放棄,心無所著,名叫放下。

羨慕别人就會忘卻了自己。

貪看天邊月,忘卻手中珠。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遠擔不起一百斤。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憂道,不憂貧。

毀滅人隻要一句話,培植人便要千句話。

私言則有所不正,私德則有所不明。

流水斬不斷,家事說不完。

充實的生活就是明白的生活。

‘我欲’是貧窮的标志。

生命不覺醒,成長的過程,就是迷失的過程。

人若讓内心不安,幸福便無從建立。

心中裝滿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就聽不到他人的心聲了。

禅——安詳、喜悅、甯靜、自由。

一個人如果不從内心原諒人,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在适當的時機,做适當的事。

成功的秘訣是忠于目标。

走出象牙塔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醫生難醫命盡之人,佛陀難度無緣衆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