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又是12月28日,和去年相同的日子,小米正式釋出了2022年度數字旗艦——小米12系列。

從去年開始,骁龍旗艦晶片的量産上市明顯提前,一直有着“首發”傳統的小米其實每次都頂着壓力,承擔了很多關于晶片平台的輿論和壓力。

去年骁龍888上市初期的确存在功耗高、發熱大等問題,這就導緻首發骁龍888的小米11獨自承擔了幾乎所有負面輿論,也為後來的廠商吸引了火力。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的小米數字系列關注度總是最高的。

作為小米正式宣告沖擊高端的第三代數字旗艦,小米12系列可以說是背負着種種責任和使命而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在小米官方層面,雷軍宣布小米12系列正式對标iPhone,第一次以「雙尺寸雙高端」全新定位,繼續向全球高端市場發起新一輪的沖擊。從使用者角度,小米有一幫技術流的米粉,對每次都沖在最前面的小米數字旗艦,自然也是最苛刻和挑剔的。

這次在體驗小米12 Pro的過程中,我最想知道的是,今年的小米數字旗艦,是否能更好承擔起高端市場使命,以及更重要的,能否獲得最挑剔米粉的認可。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骁龍8調得怎麼樣?

如前所述,小米第一次從螢幕尺寸規格和影像功能等方面,對小米12和小米12 Pro做出了新的定位區隔,不能簡單的看作是一款機型的标準版和Pro版,而是兩款不同定位的産品。

我這次體驗的小米12 Pro定位便是全能旗艦,主打極緻的配置和體驗,簡單來說就是堆料到極緻。堆料對小米來說是太熟悉的操作了,但如何從硬體配置、技術功能到手機使用體驗,實作1+1>2的效果,可并不容易。

就拿骁龍8晶片來說,大家對它的關注點更多是散熱和調校做得怎麼樣,因為相比絕對性能,散熱對實際體驗影響可能更大。

作為高通新一代旗艦處理平台,相比上一代骁龍888,骁龍8的變化相當大,除了三星4nm制程工藝,還首次搭載定義新十年的全新Armv9指令集,三叢集的 CPU 架構全部更新。

官方給出的資料是:對比骁龍888,它的CPU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30%;第四代AdrenoGPU與前代相比,圖形渲染速度提升30%、能效提升25%。由此來看,今年骁龍8将為安卓手機的體驗帶來更強的性能支撐。

按照小米的說法,他們的工程師已經對骁龍8調校數月,我們也慣例先來一波跑分熱下身:開啟性能模式,小米12 Pro室溫安兔兔跑分實測1024351,破百成功;GeekBench 5單核1142,多核3674。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跑分成績和我們此前在骁龍8工程機上的相比相差不大,但要真實呈現小米12 Pro的性能體驗水準,還是要通過更高負載的遊戲應用場景。尤其是面對《原神》這種非常吃性能的遊戲,溫控成了馴龍重點。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那麼這次小米12 Pro的溫控水準如何呢?

手機開啟遊戲性能模式,《原神》設定為極限畫質、60幀,我基本上是在5分鐘之後感到機身有比較明顯的溫升,但隻是溫熱的程度。

監控可見此時的CPU溫度由32℃上升到40℃,實測機身溫度39℃左右,10分鐘後達到了41.6℃,此後便不再上升。但因為背殼是素皮材質,熱量會被更多傳導到金屬邊框部分,對體感溫度會有影響。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最高溫度41.6℃

從幀率變化來看,除了CPU溫度上升時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降幀到50幀左右之外,在溫度變平穩後,又逐漸恢複了最高60幀水準,20分鐘平均幀率53.7。但在極限畫質和高幀率下,卡頓掉幀難以完全避免。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原神》極限畫質下20分鐘幀率變化

針對有《原神》極限畫質測試愛好的人,小米這次還隐藏了一個小彩蛋,在開發者選項中開啟“極緻模式”可進一步提高性能釋放,再次測試原神表現,卡頓情況明顯減少。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開啟極緻模式後,卡頓減少

需要強調的是,《原神》極限畫質+60幀,對日常遊戲體驗并沒有太大參考價值,手遊追求的也不是這種所謂極限畫質,而是穩定的輸出。

以《王者榮耀》為例,開啟最高幀率和畫質,一局下來平均幀率119.3,零抖動,機身最高不到39℃,就是對小米12 Pro日常真實性能體驗的最好說明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王者榮耀》120fps拉出一條直線

這也得益于小米12 Pro首發的動态性能排程技術,在不需要最高性能的時候,降低頻率,控制功耗,在高壓場景時,快速排程頻率確定幀率穩定流暢。同時機身内還塞入了2900mm2大面積散熱VC和三層石墨片,以達到更快的熱量導出效果。

從測試結果來看,這次小米12 Pro的溫控和性能平衡有了明顯進步:畫質提升,性能壓力更大的情況下,溫控更理想。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字——不發燒。

希望“滑動變速”盡快在更多應用中實作

當然,從這次小米12和小米12 Pro的定位區隔就能看出,骁龍8對于小米數字系列來說隻是一個基礎性能平台。換句話說,把骁龍8調校好,理應如此。小米要沖高端,乃至對标iPhone,秀肌肉的地方其實在别處。在小米12 Pro上,螢幕、相機、充電等方面都秀出了Pro的技術實力。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去年小米11系列,螢幕是一大亮點,這次螢幕也成了小米12 Pro的一大Pro之處。具體參數為:6.73英寸3200×1440 2K級别分辨率,最新三星E5發光材料曲面屏,不僅獲得DisPlayMate A+評級,還在15個測試子項中獲得最好成績。

實際體驗下來,這塊螢幕給我更直接的感受還是觀感上的提升,逼真的色彩再加上更順滑的R角,看圖檔、視訊、玩遊戲的時候看起來都要舒服、順眼很多。全屏亮度可以到1000nit,白天強光下也能完全看清螢幕。

此外,這次小米12 Pro還帶來了小米自研智能動态重新整理率技術,也是首款搭載LTPO 2.0的安卓手機。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之前說到LTPO特性,隻是強調了當顯示不同内容的時候,螢幕重新整理率會有相應變化,比如看視訊的時候30Hz,看電子書靜止不動的時候就是1Hz。但LTPO的更深入應用,也就是LTPO 2.0的重點,是滑動變速。

在一個應用顯示界面内,螢幕滑動和不滑動、滑動速度變化的時候,重新整理率也在跟着變化,這個功能今年iPhone13 Pro的120Hz Promotion動态重新整理已經給我們科普過了,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更省電,進而提升手機續航。但是适配調校難度也不小。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目前小米12 Pro的滑動變速還處于初級階段,隻在設定、通訊錄等少數幾個系統應用中實作。

需要說明的是,滑動變速過程中,變化越自然越無感才是最好,如果你能感覺出重新整理率變化,那恰恰說明做得不夠好。我也是通過監測螢幕重新整理率實時變化,才得知了小米12 Pro的動态重新整理變化機制。

在螢幕重新整理率設定中,選擇智能模式,當手指在螢幕上滑動時,随着畫面移動速度的變化,螢幕的重新整理率從120Hz、90Hz、60Hz、30Hz緩緩下降,直到靜止時下降到10Hz。希望這個功能能夠盡快在更多應用中實作,讓安卓手機的續航也能有一個質的飛躍。

暗光HDR提升明顯

螢幕之外,另一個Pro之處就是相機了。事實上,小米12 Pro由于延續了曲面屏,整體機身ID設計與上一代11系列相比變化不大,改變最多的是背面攝像模組的重新設計。

50MP三主攝鏡頭中間由三條線條分割,增強視覺重點,相比之前11上如同俄羅斯套娃一樣的鏡頭設計是要簡潔很多了,為了防止鏡頭進灰,哪怕是鏡頭的這個階梯也都沒有縫隙,我覺得玻璃後蓋和這個鏡頭模組會更搭。還有一點,主攝在整個模組上的凸起極小,平放時跷跷闆效應大為減小。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與此同時,小米12 Pro的三攝配置也換了全新思路。主攝首發索尼IMX707傳感器,還是5000萬像素,1/1.28英寸大底,另外兩顆副攝傳感器都來自三星今年釋出的JN1,分别用來做了超廣角和等效48mm的2X變焦鏡頭。是以這次小米12 Pro三枚攝像頭都是5000萬像素,預設都以1250萬像素輸出。

三星JN1這枚傳感器雖然尺寸比較小,隻有1/2.76英寸,但通過Tetrapixel四像素合一技術可以帶來等效的1.28μm機關像素面積,超廣角、人像這類鏡頭對性能的要求相對不高,更小的傳感器尺寸和高像素反而有利于提升成像效果。再加上算法優化,在小米12 Pro上,三顆後攝實作了比較一緻的功能表現。

例如超級夜景模式、自動HDR動态範圍增強,三顆攝像頭都能統一支援。我在拍攝中發現,即使暗光環境下的拍攝成像速度都有明顯提升感覺,按下快門之後照片就已迅速存儲到相冊中,這個時候如果立刻回看的話,不需要等待處理時間,直接就是算法後期優化之後的效果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從上到下分别為超廣角、主攝、2X變焦超級夜景模式

在小米12 Pro的相機功能界面中,夜景模式其實已經被歸入到了“更多”當中,并沒有單獨提出來。這樣的做法也可以了解,在預設模式下,不論是對比度、亮度還是色彩和細節表現來看,都已經有很出色的表現了。

預設模式下,自動HDR算法優化的介入也是肉眼可見,加強了暗光環境的高光壓制效果,帶來了更好的高光細節表現的同時,也沒有出現以往常見的偏藍問題,讓暗光自動HDR也更适合城市夜景場景。從下面這組對比樣張就可以看出,HDR介入後效果的提升。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未開啟HDR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開啟HDR

同時小米12 Pro還将鐵蛋的視覺追蹤技術移植了過來,相機界面輕按兩下就能鎖定焦點,實作跟随追焦,甚至還能出鏡找回,離開取景畫面3s内都能重新找回焦點。我還試了試暗光環境的追焦,同樣奏效,對暗光容易拍糊這個問題大大緩解。

如果要挑刺的話,我覺得是,為了讨好眼睛,夜景整體亮度有些明亮得失真了,這其實也一直是旗艦手機後期算法調校的難點之一,有的人追求真實,有的則喜歡明豔,廠商在做算法時所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這個這個閥值,盡量達到更多數人滿意的目的。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暗光成像畫面偏亮

不用糾結,一步到位

新的主攝、視覺追蹤、螢幕智能動态重新整理率……可以看出,小米這次為小米12 Pro注入了不少新技術,此外還有自研澎湃P1充電晶片。

相比前幾個技術,充電晶片的感覺就不那麼強了,而且小米12 Pro的120W有線+50W無線快充規格也早已在之前的小米手機上實作。但這并不意味着小米費這麼大力氣自研P1晶片毫無意義。

目前,有線充電速度達到120W的智能手機無一例外采用雙電芯系統,但雙串電芯對手機内部空間也造成了浪費,同樣體積下,雙串電芯的容量要少400mAh。澎湃P1接管了傳統的雙電芯的5電荷泵複雜結構,實作4600mAh容量的單電芯120W快充,也給手機内部騰出了更多空間。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一大直接展現就是,小米12 Pro用上了四單元揚聲器,高音單元和低音單元各兩組分頻設計,再加上哈曼卡頓調音,外放效果上,聲場比一般手機外放寬闊很多。

對角線的揚聲器開孔也避免了橫向握持時的遮擋問題,在握持手感上,小米12 Pro也保持了此前小米11的均衡感。205g淨重,通過内部結構的優化,整機重量分布均勻,單手握持時也沒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這是手感上我最滿意的地方。從小米Civi到這次的小米12系列,顯然,小米在CMF工藝上已經有了長足進步。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還記得去年我對小米11的總體評價是,它依然是小米10做高端思路的延續,而作為小米第三代高端旗艦,小米12系列顯然已經有了新思路。

對使用者來說,在骁龍8平台的調校,整體散熱表現讓人滿意的大前提下,性能、螢幕、充電、影像,整體上小米12 Pro都有了一次足夠Pro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擺脫價格限制的小米還是那個小米,有衆多更新的小米12 Pro依然将維持極具競争力的市場定價。

這意味着,在「雙尺寸雙高端」的政策之下,如果你喜歡大屏手機,那麼小米12 Pro可以說是實作了一步到位,不需要再在标準版和Pro版之間糾結,而喜歡小尺寸的使用者則可以選擇小米12。

小米12 Pro測評:沖擊高端第三年,小米成熟了

這麼看來,暫且不論小米12 Pro是否足以對标iPhone13 Pro Max,如果順利的話,新政策下的小米12系列将為小米2022年進一步提高高端市場佔有率記下一功,也正是朝小米對标蘋果的目标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