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項目有若幹項工作和活動,這些工作和活動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稱為緊前緊後關系。

工作關系的分類
緊前緊後關系可分為兩類:其一為客觀存在的、無法改變的緊前緊後關系,也稱為邏輯關系。例如,建一座廠房,首先應進行基礎施工,然後才能進行主體施工。其二為可以人為進行變更的緊前緊後關系,也稱為組織關系。這類緊前緊後關系随着人為限制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随着實施方案、人員調配、資源供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例如,一項任務有三項工作A、B、C,假使A、B、C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系,則要完成這一任務,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多種不同的方案。雖然不同的方案最終都能實作該任務,但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可見,優化工作之間的關系主要就是指對組織關系的優化。一般來說,在工作關系确定的過程中,首先應分析确定工作之間客觀存在的邏輯關系,然後在分析、研究工作之間的組織關系。
項目工作之間的關系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方式:單行關系、并行關系和搭接關系。
1)單行關系。單行關系也稱串行,是指按順序展開各項工作。該方式的優點是管理簡單,問題是将這些工作全部完成所需要的總時間是各項工作時間之和,使得項目的工期延長。
2)并行關系。并行關系也稱平行,是指若幹項工作同時展開。該方式的優點是可以有效縮短工期,問題是管理要複雜得多。
3)搭接關系。根據工藝要求或組織要求确定的相鄰工作之間的關系,搭接關系有多種類型。
在項目時間計劃制定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相鄰工作之間的關系。相鄰工作之間的關系用緊前工作和緊後工作的概念加以描述。緊前工作是相對于緊後工作而言的,該工作的完成是其後續工作開始的前提條件。緊後工作是相對于緊前而言的,即緊前工作完成後即可開始的工作。
工作關系确定要考慮的因素
1)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标,選擇所需費用最少的工作關系方案。
2) 以縮短工期為目标,選擇能有效節省工期的工作關系方案。
3) 優先安排重點工作,持續時間長、技術複雜、難度大的工作,先期完成的關鍵工作。
4) 考慮資源利用和供應之間的平衡,均衡、合理利用資源。
5) 應考慮環境、氣候對工作關系的影響。
工作關系确定的主要内容
(1) 強制性邏輯關系的确定
這是工作關系确定的基礎,通常客觀存在的工藝關系是邏輯關系确定的基本依據,主要根據項目的工藝、技術、空間關系等因素加以确定。是以,比較明确,也比較容易确定,通常由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共同完成該項工作。
(2) 可變的組織關系的确定
由于這類工作關系确定的随意性,其結果将直接影響進度計劃的總體水準。該類工作關系的确定通常難度較大,需要通過方案分析、研究、比較、優化等過程确定。可變的邏輯關系的确定對于項目的成功實施是至關重要的。
(3) 外部制約關系的确定
在項目工作和非項目工作之間通常會存在一定的影響。是以,在項目工作計劃的安排過程中應考慮外部工作對項目工作的一些制約和影響,這樣才能把握項目的發展。
(4) 實施過程中的限制和假設
為了制定切實可行的進度計劃,應考慮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種限制,同時還應考慮項目計劃制定所依賴的假設條件。
确定工作之間的互相關系,應按先強制邏輯關系後組織關系的順序進行。即找出工作之間的強制邏輯關系是建立網絡圖最基本的條件,隻有在強制邏輯關系确定的前提下,才能對組織關系進行合理的處理。對于一個熟悉任務情況的計劃人員來說,找出工作之間的強制邏輯關系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誰都知道“渡河”的前提條件是“架橋”。關鍵的問題是在于确定工作之間的組織關系,它不僅僅要求計劃人員對任務有深入的了解,對資源和空間等條件有充分的考慮,而且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運籌分析能力和技巧。實際上,一項計劃的好與壞,幾乎全在組織關系的确定方面。是以,建立網絡模型的立足點應放在組織關系的合理确定上。
工作關系确定的結果是明确工作的緊前和緊後關系,形成項目工作關系表。例如,通過對某項目進行工作關系分析,明确了相鄰工作之間的緊前緊後關系,形成項目工作關系表,如表所示。
工作A與C之間的關系是人為确定的,可以A在C前,也可以C在A前,A和C也可以平行進行。通過分析,A與C同時進行是最佳方案,因為這種安排有利于項目目标的實作。表中所表達的其他工作之間的關系都是客觀存在、不能改變的。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