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本無字之書,卻讓大家讀得津津有味;人生也如一場精彩話劇,拉開大幕後,紛至沓來的各種人物和場景,既洋溢了夢幻與浪漫,又充滿了悲歡與離别。
人到中年,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仿佛終于懂得了取舍與淡泊。可是每當與親朋團聚,立刻發現自己竟然如此感性,正如王安石與大妹話别時所說,少年離别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怆情。
唐代也有一位詩人遇到過類似的場景,心中更是悲慨。下面介紹落魄才子的一首話别詩,真實感人,不愧為情文俱佳的名作。

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代:窦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見河橋酒幔青。
窦叔向,字遺直,唐代大曆初年的進士,曾擔任左拾遺,後來受到别人的牽連而出貶溧水縣令。作者非常擅長五言詩,他的幾個孩子也很會寫詩,更受到時人的誇獎。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與表兄暢聊往事的場面,他們晚上抵足而眠,一邊回憶美好的過往,一邊抒發老大重逢的感慨。全詩平易近人,親切有味,令人讀之深感共鳴。
兄弟倆喝酒聊天,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很長時間,然後又在榻上繼續暢談,直到彼此都哈欠連天,才沉沉睡去。首聯抒寫夏夜物候的清新可愛,“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詩人在深夜裡酒醉剛醒,天上細雨濛濛,庭院裡也彌漫着夜合花濃郁的香氣。
這兩句反映了作者和表兄暢飲一醉後的愉悅心情,“香滿庭、醉初醒”,分别從嗅覺和聽覺角度,抒寫了詩人在夢中醒來之後的感受。因為夜間微雨,空氣清新,更讓幽香四溢。
緊接着叙及親朋往事,“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凄涼不可聽。”亂世之中,很難收到遠方的來信,偶爾親朋捎來一封囑告珍重的來信,讀完竟不知如何回複。而他們在談話中涉及的往事也是樁樁凄涼,不忍卒聽。
人到中年,誰的心中都有很多難言之隐。平時都隐藏于心,不願向陌生人提起,如今在親人面前,忽然覺得有一肚子話要傾訴,一時間又不知從何談起。“凄涼不可聽”,生動地将詩人的坎坷仕途、蹉跎人生,展現得淋漓盡緻。
詩人對世道滄桑感慨良多,心境更轉入蒼涼,頸聯更不忍卒讀,“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昔日懵懂頑皮的孩童,如今都已長大成人;曾經的親朋好友,多半也已謝世離去。短短的14字,表達了作者曆經生死離别,卻難忘親情和故園的複雜心情。
鬥轉星移、潮起潮落,人世間的凄風苦雨,既鍛煉了人們的堅強意志,也磨洗了曾經的純真和浪漫。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徘徊,每個人都時而清醒和樂觀,時而又變得困惑和迷茫。
尾聯再由凄涼的話舊,轉入悲愁的惜别,“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見河橋酒幔青。”明天早晨又要孤舟遠行,想起那河橋上為人餞别的青色幔亭,心中充滿了酸楚的離愁。
一個“又”字,表達了對漂泊生活的厭倦。短暫歡聚,又将孤舟飄零,而前路茫茫、卻歸鄉無計。“河橋酒幔”,更将詩人舊愁新怨全部勾起,惜别之時似乎還有很多知心話沒有訴說,隻好一半清醒一半糊塗,正是人生如夢、塵緣如煙。
縱覽窦叔向的這首話别詩,情懷傷感,語言親切,情文兼至地表現了孤客遠别前的典型場景和心态。作者首先用夜合花香,烘托出一種重逢時的溫馨場面,然後續寫談話與讀信的感受。
頸聯表達了人到中年時的悲慨與念舊,最後又抒寫異鄉話别的沉痛與孤寂之感。全詩從過去和未來兩種場景中,展示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真實動人,讀後不免産生共鳴,令人在懷疑宿命和期待幸福中,增添了對生命的尊重和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