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 Life教育創新季:聚焦未來鄉村學校的演化與生成

作者:MtimeTime.com
2021 Life教育創新季:聚焦未來鄉村學校的演化與生成

“未來鄉村學校的演化與生成”年度對談在北京舉行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2021 Life教育創新季“未來鄉村學校的演化與生成”年度對談日前在北京舉行。圍繞鄉村教育對鄉村振興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意義,以及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教育創新的“新”思維和“新”方略,當日參會專家展開了深入讨論。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講師梁超介紹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從“城鎮集中”到“城鄉一體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他指出,“我們現在強調城鄉一體化,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舉措如教師輪崗等,對城鄉教育品質差距的縮小都是一個正面的影響,農村家庭對教育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梁超認為,過去村裡的年輕人基本都把孩子送到城市裡讀書,如果農村的教育品質跟上,未來這些農村的家庭就不需要在城裡買房也能上好學校,這是一個機會。另一方面,教師輪崗的推進是個挑戰,老師的輪崗意願是關鍵。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介紹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設立的SERVE獎評選,他表示,SERVE模型試圖想回答什麼是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模型有五個關健詞,一是強調本源性的教育問題;第二,面對這樣的問題應該形成前瞻性的教育的理念和價值觀;第三,形成系統性的解決方案。第四,這樣的方案和架構模型要有可重複的實際案例;最後是可推廣的這種标準規則。

同濟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李俊認為在目前背景下,提供更多面向農村不同類型需求的職業教育訓練,是很重要的轉向。他認為,一方面,農村發展還面臨很多的困難,農村的人口在下降,使得我們農村學校學曆教育的生源在下降。另一方面,職業上的變化必然是跟着産業的變化在走,比如傳回農村的進城務勞工員,他們未必是有學曆的學生,但是他們也有提升自己技能的需要。

教育創新中,如何對于教育場景中的人來進行賦能?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黃勝利認為,一般的教育是家庭、社會和學校三個次元,在鄉村來說,家庭教育普遍是缺失的,需通過學校、社群來給孩子賦能。“我們國家提倡鄉村教育振興,鄉村組織和政府都在探索我們以什麼樣的機制,提供一個合适的教育讓孩子成長。學校辦得有活力,學校教育就有活力。多元力量構築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态,這樣的孩子成長出來是非常有文化自信,并熱愛鄉土的和面向未來的。不管是成為建設家鄉的勞工還是未來能夠考學,都是非常飽滿和充盈的狀态。”黃勝利說。

當日,來自于雲南省曲靖市宣威靖外明德國小校長雷應飛,浙江省缙雲縣工藝美術學校校長杜衛建,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興化鄉磑子壩國小校長劉義兵以直播的方式,為現場嘉賓分享了各自學校生動鮮活的探索學校功能拓展的創新發展之路。與會嘉賓與三位校長就未來鄉村學校的演化和生成路徑,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探讨,認為鄉村教育相對來說落後,但是它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未來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根的教育。

據悉,2021 LIFE教育創新季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原LIFE教育創新峰會基礎上發起的系列傳播活動。2021LIFE教育創新季的主題是“走向自由學習:未來學校的演化與生成路徑”。由“LIFE教育創新直播論壇”、“LIFE(線上)教育創新節”以及“LIFE教育創新年度對談”三個部分組成。圍繞未來學校的生成和演化路徑展開一系列創意呈現與交流對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