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的程式員有更多的可能性,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近我發現我的加班次數比前幾個月要少了一些,每天保持九點下班,周末盡量不加班,但即使如此,我還是發現。晚上回家之後幾乎沒有什麼完整的時間,基本上剩下都是碎片時間。
這時候你會發現,那些看似清閑的程式員往往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國企外企,或者是一些小公司,雖然在這類公司的成長速度可能沒有在大公司快,但是他卻比那些經常加班的程式員多了大把的時間,他們可以用嘗試更多的機會,或者是去建立自己的事業。

這些機會往往是在大廠裡996的人無法看到的,或者是沒時間去關注的。
在一些加班比較多的網際網路公司裡,平均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更差的情況可能是,10點、11點、12點才能下班,每天工作15個小時,周末可能還要加班。
如果趕上忙的時候,996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9117,9127都是有可能的,不要驚訝,這都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你每天都在這樣的工作強度撐着,在下班之後,你真的還有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嗎?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
這種程度的加班早就讓人是去精力去做任何一件你想做的事,有時候我甚至懷疑,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之是以加班這麼嚴重,是不是就是希望員工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一心隻專心于工作。
公司不必擔心他們有時間去想創業,去想着做副業,或者去思考其他更多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可能公司的目的就達到了,讓員工喪失思考的力氣,讓他們逐漸的習慣這樣的一個工作強度,習慣他們這樣的一個不帶腦子的工作狀态。
當然,我指的不帶腦子,是指在生活中不帶腦子,在工作中,他們還是必須要帶着腦子的。
小公司的從業者,他們其實自身沒什麼包袱,往往更願意去嘗試各種機會,我發現在業内做的比較好的技術公衆号,大多不是來自于大公司的人,他們有的來自小公司,有的來自中小型網際網路公司,也有來自國企銀行的,少數幾個是來自大公司的,他們也能把自己的号做的比較好。
這是為什麼呢?大公司的人往往有自己的技術包袱,他們覺得自己來自大廠,自然是要去鑽研一些高精尖的技術,其他的事情,比如寫部落格,比如回答問題,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都太low了,他們不會把時間花在一些看似瑣碎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他們更願意去鑽研技術,或者通過娛樂消磨時間。
而有一些從業者,他們不是這樣的,他們有時間,有耐心去慢慢的學一樣技術,去慢慢地寫一篇篇部落格,并寫把它們分享出去,這些有時間,又有耐心,又有學習能力的人,他們逐漸的學會了寫部落格,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做公衆号等等,他們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還是有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在公司裡面堅持着996,從新人到骨幹,都有很多人依然在埋頭苦幹,依然在技術的浪潮中堅持着。至于如何選擇,見仁見智了。
推薦閱讀:
作者黃小斜,職業是阿裡程式員,身份是斜杠青年,希望和更多的程式員交朋友,一起進步和成長!專注于分享技術、面試、職場等成長幹貨,這一次,我們一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