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駁老楊:Sun在勝利的同時錯過了什麼?

本文是對老楊近日發表的一些文章的反駁。想了解前面内容的朋友可以參考:

說實在的老楊同志對Sun曆史的了解那是比較猛的。不過“理不辯不明”,我還是準備班門弄斧一下,從另一個層面去看待Sun的曆史,去猜測一個企業的發展和未來。原本準備動用自己的采訪水準去吸取一些營養,但是老楊同志反擊比較猛,隻好先迅速反擊一下了。

在老楊的文章中我很欣賞的就是那句“這麼多次競争,Sun失敗了嗎?都沒有!”。這句表明了兩層意思:Sun沒有經曆新領域開拓質變的苦痛,一直都在競争。第二Sun的敵人有些被收購或者死亡了,不過好像都到了新競争對手那方了。而且新競争對手好像更強大甚至已經開始拓展更廣闊的領域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發現了Sun的一個好特點,那就是埋頭苦幹,鑽研到底。至少感覺擴大産品面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以至于錯過了一些很好的時機。我們就以老楊同志給出的三大戰役來看看,Sun錯過了什麼時機。

第一次戰役,是Sun成功的一次。因為Sun是奔着第一去的。是以Sun進入工作站市場采用了與阿波羅(Apollo)對立政策。Sun推出了基于Unix運作的産品,這是一種賭博,如果做第一就必須要進行的賭博。Sun成功了,當然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惠普收購了阿波羅。當時的惠普是幹什麼的呢?HP是做桌上型電腦(或者叫科學電腦)也就是未來的PC進入市場的,1984年由于成功推出了噴墨和雷射列印機生産線是以積累了很大的資金。1989年惠普收購了阿波羅,從一個意義上阿波羅并沒有消失,阿波羅成為惠普未來伺服器事業的基礎。從當時的情況看當時Dos才推出了4.0,當時的Sun如果能有向科學電腦方面進軍的思想,在技術上應該不具有太高的難度,那麼當時Sun有誰可以收購或者進軍呢,自然是1989年Apple的PowerBook産品。當然不是收購Apple而是可以對這條産品線可以進行整合。因為這款PowerBook産品在1989年最後終于消失了,但他卻是未來的筆記本理念的先驅。

90年代第二戰:挑戰伺服器市場。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一點,那就是Unix在工作站上Sun是占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伺服器方面IBM才是當時霸主(至于為什麼是霸主,是IBM将自己的大型機延續到了伺服器領域而已,拓展的還比較猛),而HP收購阿波羅後,經過整合已經在Unix伺服器上具有一定地位了。Sun又開始自己的老戰略,生産基于RISC 架構(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簡指令集)的Sun第四代伺服器/工作站并且生産出64位UltraSPARC處理器。伺服器性能絕對是Sun領先,但是有一點Sun此時并沒有注意到世界已經開始轉變了,單純的性能雖然使得Sun在2000年資料上超過了IBM和HP,但是對軟體系統方面并沒有領袖般的關注。我們看看當時IBM和HP在幹什麼。IBM在當時如火如荼的個人電腦突飛猛進,推出了跨時代的ThinkPad筆記本,當然還失敗性推出OS2作業系統結果沒有競争過微軟的Windows95(可以算一種拓展的失敗吧,但是此時IBM在相關軟體系統的研發能力已經很強,并且IBM開始對應用軟體的商業化開發邁進了,這是未來IBM軟體拓展的基礎之一)。而惠普除了在PC和列印機領域高歌猛進,并在1997年成功收購電子支付系統行業領先廠商VeriFone,進而增強了HP公司電子商務能力。這是HP未來在企業計算服務方面發展的基礎。硬體性能時代已經開始露出頹勢,大型廠商的多面經營雖然遭遇一些挫折,但卻為未來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世紀之交第三戰:Java對于Sun來說原本應該是一種整合的機遇,但最後給我們的感覺是Sun多了一項獨立的盈利業務。我們從微軟的角度來看,微軟雖然是憑借作業系統起身,但是其實微軟借助更為強大的程式設計工具帶動了微軟其它軟體服務的發展。這一點上,Java似乎對Sun的伺服器業務影響不大。而且也沒有擴充出其自身的軟體服務系統。反而微軟通過支付16億美元的Java賠款,進而成功利用各種開發工具,建立了強大的微軟帝國。從這個角度來看,16億美元對Sun應該是一種警惕,微軟買得值。換句話說,微軟好像比Sun更會利用Java。

是以我說原來Sun一直都在埋頭苦幹,對一些未知領域的拓展方面沒有輸得起的決心,雖然他有足夠赢得起的實力,我見過Sun的Staroffice還是非常好用的東西,以這樣的技術完全能拓展出不次于IBM現在的軟體系統。但是這些技術卻沒有被充分利用。随着其競争對手在軟體領域的開拓并越來越強大,這些技術就越來越沒有價值了。Sun就像一個在某個領域默默工作的人,但是這個領域似乎正在縮小,是否獨立存在都已經是個問題了。Sun現在要學會擴充其他未知領域,因為已知領域Sun面臨更大的挑戰,跟随也是需要時間的。而這段時間領跑者已經在拓展更有前景的領域了。

本文轉自駁客:站在真理的對面部落格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fangsheng111/3564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