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莊:在那杏花盛開的地方

作者:了忘谷賣瓜老王

百度百科詞條上,磨街地形地貌一欄有這樣的文字:“境内最高點位于老爺頂,海拔780米;最低點位于陳莊村,海拔350米”。“老爺頂”就是今天的蓮花山,是确确實實的平頂山市域“地盤”,疫情防控告示落款機關是郏縣,“度娘”毫不負責地生拉硬拽給了許昌境内,安插在了磨街的最高峰,想來網絡有些不靠譜了。這個“最低點位于陳莊村”應是貼切的。

陳莊:在那杏花盛開的地方

磨街鄉從大澗村向東的孫莊村、佛山村、玉泉村、陳莊村,無一例外地“托”煤礦的“福”,實作了零散自然村聚落成行政村到劃片聚集一起各家各戶樣貌多為一緻的“新村”。

陳莊村的新村位于“四道凹”山腰處。

“四道凹”有很多杏樹,那是“五幾年”時代,要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形成的“往上看花果山,往下看米糧川”遺留下來的時代記憶印迹。

再回首,陳莊曾經走過的歲月,若用文字記錄,就是悠久的冶鐵史、榮光的老三區、那些年熱鬧過一陣子的小煤礦的極盛這些耳熟能詳的過往了。

如今,山上的杏樹,年年花盛開,年年果滿樹。春來,漫山遍野的杏白色彩,向着東方火紅的太陽;夏至,滿樹的杏晃動在青枝綠葉間,講述着光陰的故事。這是磨街鄉也或許是禹州市目前留存的1957-1958年冬季治山造林中“百日完成五年治山計劃”的喜報飛到北京并捧回治山特等獎的唯一看起來美還有實實在在獲得感的蔚為壯觀的時代符号了。

如今,陳莊村的地利又有新通途。燕磨路,地淨路暢;神鸠旅遊線路,穿村而過。

有學校,在當今中國農村不是每一個行政村都能有的,陳莊村是有一個公辦一個民辦兩個學校的村莊。

有據可查的磨街鄉的正常營運的企業,寥寥無幾,陳莊村就占據兩個。一個酒廠,一個建材廠,并且已有好多年的建廠史。那個有着「金葉雨」商标的酒廠,還有一定的名氣,出品的酒品系列,算得上承載着厚重的中國人文根基。

陳莊:在那杏花盛開的地方

今年5月,許昌市第8期公務員進修班第三調研組來到陳莊村專題調研,就“做強鄉村特色産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給予把脈問診。我特意看了一下調研報告,在發展瓶頸和困難方面,着墨頗多,提出的對策和建議,理論上,是一劑良方。我把一些我認為的關鍵句摘錄一下,供有心人認真揣思一二:鼓勵年輕人回鄉當村幹部;提高産業發展的成功率;鼓勵高端人才吸引資本和資源,回鄉創業,支援務勞工員帶着技術和經驗回歸家鄉,實作個人價值;打造鮮明品牌;采取成本低、範圍廣、效果好的營銷方式,吸引消費群體······

對于這個公開報告,我下載下傳并列印了一份。

縱觀曆朝曆代,“能人”多是為官者,現在是以公務員稱呼了,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現實。良方雖好,要抓藥。如今已是歲末,“對策與建議”落地了嗎?

生根、開花、結果,是從落地開始的。

這個報告,調研的是陳莊村,從大的方面來看,也給磨街所有想要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一展風采的行政村,一個很好的啟示。

村看村,戶看戶,群衆看的是幹部。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且行且珍惜。

願陳莊山凹的杏花,長盛,結果,有益處!

陳莊:在那杏花盛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