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net 3月25日 付江/文】甲骨文-Hyperion、SAP-Business Objects、IBM-Cognos/SPSS......不僅僅是收購,就在前天IBM又高調宣布将在西安成立專注于業務分析和預測模型的研發中心, 國際管理軟體(企業軟體)廠商都在投重金加速布局BI市場,用友旗下公司用友華表也在去年收購了國内領先的商業智能産品研發公司廣州尚南,全面殺入BI領 域。日前,CSDN記者就有關BI的熱點話題采訪了用友華表公司總經理苗峰、副總經理董國傑、首席架構師華秀章,他們與大家分享了看法。
2.6 億美金有點保守 獨立BI廠商将不存在
根據IDC的分析報告,2008年中國商業分析軟體市場規模達到2.6億美金,年增長率 為15.4%,而在2009年這個資料在2.8億美金左右。用友華表總經理苗峰認為,這個資料還是有點保守,BI市場空間和增長率會比預計的更快,在後 ERP時代,BI将成為企業增強自主管理和加強ERP使用效率的關鍵。他認同《資料分析競争法》中提到的,未來企業間的競争将不在産品,也不在于人才,屆 時企業中的人才和産品結構會出現高度同質化,隻有擅于挖掘企業并分析資料的企業才會獲勝。而BI的業務内容也決定了其必須和業務系統結合使用,獨立的BI 廠商将無法生存,是以全球的BI廠商必将或向企業軟體廠商進一步靠攏,或者将被收購或更加深入的業務合作。包括廣州尚南之前的業務,都是與管理軟體廠商合 作的。
本次收購将把廣州尚南的産品和所有研發團隊都吸收過來,用友華表會做一個(通用型)的BI平台,和用友其他産品例如U8、U9等進 行整合,基于這個BI平台做廣泛的應用。此外,由于用友華表是BI平台供應商,就不會分行業、不分企業大小提供産品及應用,面向的具體企 業最終将由用友内部應用部門(例如用友政務、暢捷通-面向中小企業)或者合作夥伴來決定。

用友華表公司總經理苗峰(CSDN配圖)
苗峰談到,用友的BI産品之是以取名BQ英文全稱(Business Quotient),譯成商業智慧,BQ源于IQ/EQ,代表企業的商業指數和商業素質,具體表現為企業商業敏感能力、商業創新能力,執行能力,經營管理 能力。而用友BQ商業智能平台的關鍵價值是将企業現有的資料和資源轉化為知識和資訊應用,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
國 内BI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
在談到國内企業使用者的BI應用實踐時,苗峰認為很多使用者對BI有一定認識,但總體上來看對BI的整個 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其中一個障礙就是使用者自身對BI的需求還不夠清晰明确。在另一方面,目前國内大多數BI應用還主要在資料展現和圖形化展現這部分,而 深層次的資料挖掘和預測分析更多僅僅聚焦在行業内的大企業,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企業資訊化程度和資料積累不夠,另一方面在于國内相應的人才還很缺乏。金融電 信等行業目前資料挖掘做得好,就是因為他們在資訊化方面的積累,同時在國際上有很多成功的公司應用模型可以參考。
SaaS BI還處于試水階段
談到目前熱門的雲計算及SaaS BI,苗峰認為雲計算時代不可阻擋,但對于傳統企業軟體廠商來說,何時才會大規模的将企業級應用全面移植到雲平台上,比如将用友的U8或U9,移植到某個 雲平台或雲環境中,大概需要多少周期,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否有成熟的工具和技術來支援,都還在研發或者說實驗階段。這個周期需要多長?有人認為這個普及的 周期在兩三年,但苗峰表示,這種看法過于樂觀,兩三年内業界将雲實踐架構能搭好就不錯了,但在雲上跑大規模企業級應用将還需要五到十年時 間。而談到愈演愈烈的業界關于SaaS BI将成為下一個SaaS殺手級應用的話題,苗峰表示BI不是獨立的,必須緊密結合應用系統、業務系統。而目前國内整個SaaS環境及應用應該說還沒有成 熟起來,是以SaaS BI目前也隻能是在局部、小範圍試水。而用友華表的SaaS戰略也會随着用友集團整個SaaS平台和偉庫網發 展,同時在下一代産品研發時,将更多考慮企業及網民遷移的技術特點,将雲計算放進去。
内嵌RIA開發環境 下一代産品BI Any Where
用友華表首席架構師華秀章談到,BQ平台提供了富用戶端網際網路內建的應用 開發環境,内嵌在産品中。而目前國外的主流BI産品雖然也大多提供應用開發接口,但并沒有提供類似用友BQ的整體開發環境和專門開發工具。雖 然目前内嵌的RIA開發環境是用友華表獨自研發出的,但在下一代産品中,将有可能會利用Silverlight或者是Adobe Flex實作。
而 在海量資料的處理上,除了現有的ETL技術,用友華表還針對主流資料庫例如目前主流的Oracle、SQLServer、DB2提供了自己的原生驅動,而 不僅僅是提供通用的ODBC、JDBC,通過用友華表自己開發的驅動程式,可以讓開發者輕松調用每個資料庫裡面的API,速度非常快。此外,通過産品架構 優化和磁盤空間模拟記憶體技術,将大幅提高使用者的讀取和查詢資料速度。而在整體部署BQ的時候對硬體要求并不高,普通PC就可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了 中小型企業客戶。
而在談到下一代産品的技術特征時,華秀章表示将實作三跨,即跨平台、跨浏覽器、跨終端,還提出一個口号叫BI Any Where,就是讓客戶随處都可以使用BI,包括很重要的就是移動BI,通過手機等終端應用BI技術。
對人才的渴求
在 談到目前的發展狀況時,用友華表副總經理董國傑表示人才還是關鍵,結合用友華表下一代産品研發,大量需要有移動和BI開發經驗的研發人才。而事實上,未來 BI巨頭的競争,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争。
關鍵詞:用友華表 商業智能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