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姑蘇區金阊街道聚焦文藝精品創作,打造新時代文化繁榮“金”字招牌

作者:資訊新報

近日,從第四屆蘇州市群衆文化“繁星獎”頒獎現場傳來喜訊,由姑蘇區文化館和金阊街道共同創作的評彈劇《人橋》喜獲表演藝術類作品金獎。該作品以解放蘇州戰役中的真實故事為背景,通過藝術加工創作,演繹一段大運河沿岸百姓用身體搭建“人橋”,幫助解放軍戰士渡河的感人場景,生動展現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情深。

“今年以來,金阊街道圍繞姑蘇區‘一中心、兩高地、一典範’的發展總定位,以為民服務為核心,以大運河文化品牌建設為着力點,聚焦文藝精品創作,在建構現代化的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惠民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精準把握群衆的文化需求,堅持以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增強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金阊文化’的品牌影響力。”金阊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躍說。

101支文藝團隊組建成立

文化浸潤生活,豐富群衆精神内涵

“青青雨霧,袅袅絲竹,淡煙流水桃花塢……”在今年金阊街道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活動中,歌曲《桃花塢》首次面向公衆演出。“絲竹”“畫屏”“煎茶”等富有江南意象的詞語,為現場觀衆勾勒出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桃花塢風物圖。“這首展現金阊人文風貌的《桃花塢》,以轄區曆史文化名人唐寅的生平故事為背景,并與江南特色的曲風相融合,以此傳遞桃花塢的風雅韻味。”金阊街道文化站副站長蔣晨歡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優秀文藝作品如春風化雨,豐富并提升着群衆的精神内涵。”蔣晨歡介紹,近年來,金阊街道依托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推出《我們的年畫》《鼓舞輕舟》《盛開的茉莉》等原創文藝精品十餘部,用文藝作品展現江南文化内涵。在持續推出文藝精品力作的同時,該街道還着力打造“百團千秀”文化惠民工程,重點扶持和培育轄區百支優秀的基層文化藝術團隊,為轄區群文團隊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繁榮群衆文化生活,“秀”出新時代群衆文化新面貌。目前,金阊街道已成立101支文藝團隊,真正形成了“百支文藝團隊”的強大規模。

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還離不開公共文化服務的持續供給。今年,非遺進社群、“運河綿延 書潤金阊”閱讀節系列主題活動、江南盛地文脈傳承“印記”民間工藝展……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出現在金阊街道轄區居民的休閑生活中。同時,金阊街道還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延伸服務觸角,先後引入大運河文化帶研究院、劉喜堯工作室等文化陣地,充分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日前,中街路社群“讀者小站·江南書房”還入選了蘇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間”打造對象。該公共文化特色空間通過創新社群文化服務新模式,将“藝術即生活”的生活方式帶到城市居民身邊,引領社群文化生活新風尚,使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變成居民心中“最美一公裡”。“家門口就有‘高顔值’的閱讀空間,還能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古城生活越來越有魅力。”金阊街道中街路社群居民張曉蕊說。

8家“金·匠”企業亮相“軋神仙”

文化賦能産業,激發企業創新發展

大運河文化孕育了無數姑蘇能工巧匠,他們傳承傳統技藝,推動非遺文化與自身品牌共生共長。在2021年“大運河姑蘇民俗文化旅遊節·軋神仙”活動的開幕式上,蘇州繡娘絲綢有限公司、蘇州爐緣雅舍藝術品有限公司、絲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刺繡研究所、蘇州黃天源食品有限公司、蘇州民族樂器一廠、老萬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蘇州雷允上國藥連鎖店有限公司等姑蘇區金阊街道八家文化企業,以石路商圈“‘金·匠’企業”的身份精彩亮相。“被金阊街道授予‘金·匠’企業,深感責任在肩。”蘇州雷允上國藥連鎖店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亮亮表示,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擦亮金字招牌,使吳門醫派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

文化是姑蘇古城發展的根基所在、魅力所在、優勢所在。近年來,姑蘇區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步伐,積極推動區域文化高品質發展,做實做亮曆史文化名城之“核”。在姑蘇區金阊街道,活躍着一批非遺文化企業。這些企業從非遺技藝、産品制作到品牌打造,始終堅守初心、秉承匠心,通過着手設計包裝、傳播營運,來樹立品牌、打開市場,使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以更豐富的形态呈現,傳統手藝與新思路的碰撞随處可見。一批“蘇州制造”的非遺文化創新産品,讓人們看到了吳地文化的魅力所在。

文化創新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源頭活水,是推動産業、經濟發展的内生動力。非遺文化是蘇州文化的金字招牌,是姑蘇寶貴的文化資源。今年以來,“金·匠”企業以及轄區衆多的非遺文化企業在蘇繡、織繡、傳統糕團、吳門中醫藥、黃金古法技藝、宣德爐制作、民族樂器生産、傳統戲服制作等行業内将匠心精神灌注于“非遺”技藝、産品制作、品牌打造各個環節,将“非遺”傳承融入企業創新發展,已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佼佼者。衆多企業的匠心堅守和傳承創新,對轄區經濟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加快轄區文化産業的發展,促進文旅融合,提升古城品質,彰顯出石路商圈“蘇州制造”的影響力。

近年來,金阊街道還不斷加大對文創企業的引入,目前已引進絲執空間、羿泊雲蘇、九色鹿、蝶衣國文化等多家文化企業。街道還積極打造标杆性文化創意園,包括桃花塢曆史文化片區、“藍·麒麟”文化創意産業園、阊門飯店文化創意園、婚慶文化創意園、庫咖青創社、蘇州華貿文創中心等,作為引進、培育文創企業的有力載體,推動轄區文化産業高品質聚集發展。桃花塢曆史文化片區是近年來蘇州市最大的古城保護項目,街區抓住唐寅和桃花塢兩大特色,建構滿足多層次消費的商業模式。其中,唐寅故居文化區主要由唐寅故居遺址、唐寅祠、“非遺”文化展示館、文化産業綜合街區等幾部分構成,包括蘇作工藝、非物質文化展示等功能,現已基本建成。

370條背街小巷提升“氣質”

文化融入街巷,展現江南風物流轉

“外婆家門口的小巷比以前漂亮多了,而且還有很多古詩。我和同學們穿着漢服走在巷子裡,仿佛從古代穿越而來,很有詩意。”近日,來自東中市實驗國小的張子豪和他的同學們在新打造的王洗馬巷身着漢服品味詩意街巷。巷内古宅圍牆用古詩詞綴景,從唐寅的“金阊門外楓橋路,萬家月色迷煙霧”,到杜荀鶴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充分将江南文化詩情畫意融入街巷文化小景中,大大提升了巷子的整體美感。

街巷古宅,最是江南文化的代表。今年以來,金阊街道着力對轄區370條背街小巷開展“淨化”“美化”行動,在扮靓街巷“顔值”的同時,厚植文化内涵,深挖街巷曆史底蘊,提升街巷“氣質”。同時,街道挖掘散落在古城街巷的名人事迹典故和古建古宅故事,推出《唐伯虎的傳說》《前世今“聲”南浩有聲》《古城中街 逸趣悠然》音頻專輯,以有聲的形式講述蘇州名人、街巷古宅故事,用新潮的方式傳播江南文化内涵。

吳地文化的魅力不僅蘊藏在街巷古宅中,更展現在歲時節序的風物流轉中。今年,金阊街道聯合蘇州日報社開展了“風雅金阊 節氣江南”活動:在小滿節氣,邀請市民走進老字号“雷允上”,親手制作驅蟲消暑的香囊;夏至節氣,組織孩子跟随老蘇州制作道地的蘇式綠豆湯和綠豆糕;白露節氣,帶居民深入老牌菜市場,尋找最具蘇州人“不時不食”飲食文化的“水八仙”。此外,金阊街道還開展了“運河綿延·錦繡金阊”大運河文化系列活動,通過舉辦“運河人家”老物件征集活動、“運河人家”老物件展、運河四季音樂會,打造“風雅金阊·詩音街巷”項目等活動,将大運河文化帶金阊段打造成展示運河文化的靓麗名片。街道創新推出的“風雅金阊 尋味江南”街巷Vlog大賽,以流行時尚的形式,吸引更多青年人關注古城、走進古城,感受蘇式生活,不斷深化姑蘇文旅融合、推進古城全域化旅遊。“接下來,金阊街道将繼續立足地域優勢,為繪就新時代‘姑蘇繁華圖’貢獻金阊文化力量。”金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靜說。

摘自2021年12月27日《蘇州日報》頭版頭條 記者 胡毓菁 通訊員 劉蓉晖

(來源:姑蘇區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