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平安攜手南甯市政府打造的“公共資産負債管理智能雲平台”項目(以下簡稱“公共雲平台”)二期正式上線。
此前,一期平台已經在南甯運作半年,通過平台系統對資料、資産的追蹤、統計,地方政府能夠改變過去财政、國資等部門資料各自為政、資訊孤島的狀況,資金流、資産流更加陽光透明,同時依托平台交易功能,降低融資成本。
此次上線的二期平台新增了扶貧資金監管系統,通過幫助監管部門對支付憑證影像等定向監察,監測扶貧資金流向、跟蹤扶貧項目狀态。
半年助力地方省逾3700萬
2017年6月30日,公共雲平台在南甯上線。資料顯示,運作半年來,累計為南甯市國有企業直接節約融資成本超過3700萬元。
重慶金融資産交易所總經理黃文雄介紹,在公共雲平台的融資服務平台上,全國的金融機構能夠對南甯政府的項目進行公開競價,相較于以前,操作更加陽光規範,使得融資成本得以降低。
此外,通過資金的保值增值也能夠幫助政府“省錢”,“國有企業的閑置資金也可以放到平台上,金融機構來競價,誰出價高誰就中标。”黃文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目前來看,參與南甯政府項目競标的金融機構還是以當地為主,“出于業務結算便利等方面的原因。”黃文雄表示,“3700萬的成本節省不算多,但意義很大。未來金融機構數量和整個曝光率達到一定的程度,形成常态之後,資金節約的效果會更好。”
在一期的基礎之上,二期新增了扶貧資金監測系統。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标已經明确,如何落實考驗着地方政府的智慧。“精準扶貧的項目很散,在扶貧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扶貧資金被挪作他用等不規範的情況。政府有提高扶貧項目管理能力的需要。”黃文雄表示。
中國平安對南甯政府前期脫貧攻堅大資料進行了改造,進行智能挖掘和動态預警,“每個扶貧項目的列支情況、進度、地點,具體到每一個支付憑證,全部錄入系統。資金誰經手、誰在用、用在哪裡,在系統上都會留痕。”黃文雄進一步表示。
智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
作為平安智慧城市戰略的一部分,以公共雲平台為代表的智慧财政已經為南甯市政府、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哈爾濱市政府等多個地方政府提供服務。
“各個城市的發展狀況不一樣,需求不同,我們希望公共雲平台未來可以形成一個大的航母,在這個航母之上,針對各個不同的城市,能夠進行功能子產品的加減。”黃文雄指出,“例如深圳市政府就希望這個平台能夠從資産管理延伸到資本管理,拓展到股權投資的所有項目,看到資本投入的各項經營名額。”
除了政府财政外,中國平安基于大資料、人工智能、雲技術的“雲平台”已經延伸到社保、醫院管理、公共健康、交通、社群、房産、教育、養老等多個公共服務領域,形成了十個雲平台聚合而成的“平安智慧城市雲平台”。
例如,在智慧醫療領域,平安醫保服務超過250個城市,提供控費、賬戶管理等各類服務;在公共健康領域,為深圳、重慶等多個城市建立疾病防控、預測及預防體系,利用醫療健康大資料,建立了傳染病、多發病、慢性病預測和防範管控模型。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