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個典型的HTTP響應:
每個HTTP響應的第一行由3個以空格間隔的項目組成。
HTTP/1.1:使用的HTTP版本。
200 OK:表示請求結果的數字狀态碼。200是最常用的狀态碼.它表示成功送出了請求,正在傳回所請求的資源。
Server:消息頭中包含一個旗标,指明所使用的Web伺服器軟體,有時還包括其他資訊.如所安裝的子產品和伺服器作業系統。其中包含的資訊可能并不準确。
Set-Cookie:消息頭向浏覽器發送另一個cookie.它将在随後向伺服器發送的請求中由Cookie消息頭傳回。
Pragma:消息頭訓示浏覽器不要将響應儲存在緩存中。
Expires:消息頭指出響應内容已經過期.是以不應儲存在緩存中。當傳回動态内容時常常會發送這些指令,以確定浏覽器随時獲得最新内容。
Content-Type:消息頭示這個消息主體中包含一個HTML文檔。
Content-Length:消息頭規定消息主體的位元組長度。
ETag: W/"59a3dc83-f61" 浏覽器根據HTTP請求的ETag驗證請求的資源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它未發生變化,伺服器将傳回“304 Not Modified”響應,并且資源從浏覽器緩存中讀取,這樣就不必再次下載下傳請求。
u Vary:Accept-Encoding”标頭:表示網站一般啟用了GZip壓縮
u Expires是RFC 2616(HTTP/1.0)協定中和網頁緩存相關字段。用來控制緩存的失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