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足協出台的球員限薪、俱樂部限投以及中性名等一系列政策打擊之下,中超的“金元足球”時代終于在今年被畫上了句号。
在中超聯賽進入了“後金元時代”之時,回首過去10年,我們發現除了廣州恒大奪得了2次亞冠聯賽的冠軍之外,似乎并沒有給中國足球留下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10年各中超俱樂部投入的真金白銀似乎都打了水漂。

談到中超過去10年的巨額投入,很多球迷可能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近期FIFA(國際足聯)公布的過去十年亞洲各職業俱樂部轉會費用的排行榜,應該可以給大家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在這份榜單中,有8家中超俱樂部排名在前10位,而比我們水準更高的日韓聯賽,卻沒有一家俱樂部進入前10的行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4位的全部是來自中超聯賽的俱樂部。毫無意外,排名榜首的是曾經的中超聯賽霸主廣州恒大,排名第二的則是中超新貴上海海港。而在恒大和海港身後的是江蘇蘇甯和山東泰山。
衆所周知,上賽季的中超冠軍江蘇蘇甯已經在今年年初正式宣布解散,而廣州恒大(現已更名為廣州隊)目前的狀況也非常糟糕,下個賽季能否繼續營運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山東泰山在經過11年的卧薪嘗膽後,終于在本賽季重新奪得了中超聯賽的冠軍,而泰山隊擊敗的正是投入比他們高出很多的上海海港。
說到上海海港(前上海上港),他們可能是投資回報比最差的一家中超俱樂部了。 過去10年,海港俱樂部在各方面的投入并不比廣州恒大少多少。但相比于恒大的8個中超冠軍和2個亞冠冠軍,他們卻隻在2018賽季奪得了一個中超冠軍這個資料,确實有些說不過去。
幾個月前,前海港俱樂部的助理教練謝輝曾在酒後吐真言,說出了海港俱樂部在2018年投資120億,才換回了一個中超冠軍。這也使得此後的謝輝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并以此引咎辭職遠走德國避風頭。
那麼海港這120億都花在了哪呢?其中的大部分都花在外援身上!從切爾西引進奧斯卡,海港支付了高達6000萬歐元的轉會費,同時他們每年還要向奧斯卡支付超過2000萬歐元的薪水。
而奧斯卡的隊友胡爾克的轉會身價也達到了5500萬歐元,他的年薪也接近2000萬歐元,海港單在這2位巴西外援身上1年投入的費用就超過了10億人民币。再加上其他一些外援,海港一年投入120億也就不算奇怪了。
盡管俱樂部投入如此之大,海港隊在這些年裡卻隻奪得了一個中超冠軍。是以,我們完全有理由将“投入産出比最差中超俱樂部“的稱号送給海港。
更加諷刺的是,前海港俱樂部的董事長陳戌源在就任足協主席一職後,卻是最反對金元足球的人。在他上任後,足協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制俱樂部投資的政策。而俱樂部中性名政策的執行,則成為了壓倒各中超俱樂部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如今的中超聯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
本賽季,随着恒大和國安兩大聯賽冠軍競争對手的沒落,以及陳戌源的幫扶之下,上海海港重奪中超冠軍的希望大增。然而,他們卻在聯賽第二階段與山東泰山隊的首次較量中全面處于下風,最終以0-2不敵對手,進而尴尬地告别了本賽季的中超冠軍。
可以說,上海海港本賽季的失敗,正是今年中國足球失敗的一個縮影。陳戌源不惜犧牲中超聯賽,豪賭中國隊在世預賽上的表現,國足卻在12強賽中連續敗北,争奪小組出線權隻剩下了理論上的可能性。
不得不說,國足在世預賽上的失敗,以及中超聯賽的沒落,作為足協主席的陳戌源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在此,我們也希望體育總局能夠盡快指派合适的人選來接管足協的管理工作,不要讓海港和中國足球的悲劇在明年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