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天,總理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指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發展智能産業,拓展智能生活。
現在,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能正在作為基礎設施,逐漸與産業融合,加速經濟結構優化更新,對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産生深遠的影響。
新智元将總理今年工作報告中涉及人工智能的部分進行摘要和解讀,希望讀者能從報告中看到政策帶來的機遇和趨勢。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着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加快優化更新。
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深入開展“網際網路+”行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傳統産業深刻重塑。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
新智元解讀:國家去年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首次将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将進一步釋放曆次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産、配置設定、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産品、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産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作社會生産力的整體躍升。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非常艱巨,必須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産業,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僅在去年一年,國家層面就出台數個人工智能相關政策。

(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着力激發社會創造力,整體創新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生态,形成多主體協同、全方位推進的創新局面。擴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自主權,改進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權益管理改革。支援北京、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新設14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帶動形成一批區域創新高地。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湧現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創新型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深入開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實施普惠性支援政策,完善孵化體系。各類市場主體達到9800多萬戶,五年增加70%以上。國内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兩倍,技術交易額翻了一番。我國科技創新由跟跑為主轉向更多領域并跑、領跑,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創業熱土。
新智元解讀:地方政府在創新中心建設中,将人工智能相關産業的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委市政府去年12月印發《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科技創新建構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檔案的通知》,重點發展資訊技術、 人工智能等10個高精尖産業。目前,北京市科技産業呈現“三城一區”新格局。
“三城”:中關村科學城,作為原始創新策源地;懷柔科學城作為世界一流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技術作為創新主陣地;
“一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高精尖結構新的增長極。
而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早在去年9月就釋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人工智能産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是全國首個地方性支援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政策。
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
(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産業叢集,實施大資料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發展智能産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
新智元解讀:2017年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應用元年”,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将與産業深度融合,AI技術規模化、産業化應用和場景落地将越來越多,進而推動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行業的智變更新。
李彥宏委員:希望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能相關立法;馬化騰代表:深度學習在諸多場景可落地
作為2017年最熱的話題之一,人工智能同樣受到了科技界代表與委員們的關注。包括李彥宏和馬化騰在内的許多企業家都帶來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提案和議案。
李彥宏委員: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能的開放平台、加速自動駕駛相關立法
自2015年以來,百度CEO李彥宏每年都為人工智能呐喊,今年也不例外。在今年,李彥宏提出了四項提案,分别是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能的開放平台、加速自動駕駛相關立法、希望雄安新區給予企業優惠政策、大範圍推廣控制吸煙條例。
李彥宏委員
在人工智能方面,李彥宏在兩會前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此前幾年他關于人工智能的提案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比如用人工智能來幫助尋找走失的兒童,百度也跟很多警察局進行合作,确實也找到了,幾乎找到了一些走失的,不光是兒童,還有一些智障的成年人,還是有效果的。在無人車層面北京已經出了相應的政策,科技部最近授予了自動駕駛的開放平台,讓百度承建這個開放平台。
馬化騰代表:人工智能可以用來幫助深化智能制造
馬化騰表示,雖然人工智能的全面通用還需要一定時間,但目前騰訊的背景很多技術已經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技術,目前在垂直領域也有很多機會可以應用人工智能。而在關于數字中國建議的提案中,馬化騰認為人工智能或許可以用來幫助深化智能制造并提高工業網際網路的程序。
馬化騰在兩會前答記者問
針對2017年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馬化騰表示自從AI、尤其是AlphaGo起來以後,大家才意識到深度學習威力如此厲害。事實上,深度學習現在在很多的場合是完全可以落地的。騰訊目前背景很多技術,比如說廣告的精準比對、個性化内容推薦,都采用了AI技術,隻是使用者的感覺還不太清楚。
馬化騰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經在内的媒體采訪時透露,在未來的生産制造過程當中,在某些特定場景,就可以用AI技術,以低成本的方式來模拟一個大腦在後面進行管理,從海量的大資料裡找出它的規律,通過AI技術,就像一直有一個永遠不累的大腦思考、處置一些資訊。
楊元慶代表: 用人工智能武裝各行各業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年帶來了《關于大力發展行業智能的建議》、《支援北京加快建設國際化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關于加快發展智慧醫療,改善醫療服務水準的建議》等建議。楊元慶認為,用人工智能武裝各行各業,給實體經濟插上騰飛翅膀,而人工智能廣闊天地,其中行業智能大有作為。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既要“樹标杆”,也要“搭平台”。
楊元慶代表
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一定要與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才能助力傳統行業轉型更新,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而推進行業智能需要多方發力,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的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台,支援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張近東代表:推動大資料與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技術的融合
蘇甯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近東在提案中指出,我國應建立跨地域、跨行業,能夠面向整個社會開放的資料共享平台,加強資料安全立法,同時逐漸加大引入人工智能和區塊鍊技術,推動大資料與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技術的融合,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覺、預測、防範能力。
王小川委員:建構新型醫聯體,通過數字技術将優質資源廣泛貫通至患者末端
王小川在人工智能的醫療應用新型醫聯體“數字家庭醫生”系統的提案指出,建構新型醫聯體,通過數字技術将優質資源廣泛貫通至患者末端,提供“核心醫院+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數字家庭醫生”三級供給模式,提升醫療效率和準确率。
丁磊委員:人工智能應用最成功的場景就是無人汽車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準備的提案集中于重點民生問題改革和資訊精品化建設,其中在教育方面,丁磊表示希望能通過網際網路技術,讓優質的教育可以傳遞到全國的每個角落,在這方面,肯定是要考慮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實作。此外,丁磊還人工智能應用最成功的場景就是無人汽車,不管是無人送貨汽車還是無人載人汽車,它将誰先發展起來,物流的成本就會下降五到十倍。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3-5
本文作者:張乾、晨元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