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2017年供應鍊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政府希望到2020年培育出100家左右全球供應鍊領先企業。由于資料資源容易形成“場景變現”的資料資産,供應鍊上不同經營主體間的博弈反而更加激烈,信任機制面臨更大挑戰。而區塊鍊技術支撐了共識機制、價值傳遞、智能合約、共享賬本和隐私保護等多種功能,與供應鍊具有天然的“雙鍊融合”機制,使得供應鍊金融發展迅猛。一家專門研究創新供應鍊金融服務的鍊平方在此行業中異軍突起,既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能延伸銀行的縱深服務,取得了雙赢效果。近日,CIO時代APP記者對鍊平方創始人兼CEO張宇焱進行了專訪。

“陽光、自信,樸素簡約的穿搭,溫煦的笑容與窗外冷肅的寒冬氣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清越的聲音讓人覺得很是柔和。”是張宇焱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鍊平方創始人兼CEO張宇焱(右)接受CIO時代APP記者采訪現場 攝影/張學鳳

緊跟風口與潮流,鍊平方于2017年5月在廈門成立,目前是30多人的團隊,擁有四個分部,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供應鍊聯盟鍊。談及未來的發展目标,“在2018年,站在公司的資本層面,計劃做兩輪融資,未來三年,公司應該努力成為行業獨角獸”,他對記者說道。再次創業,張宇焱也是下了蠻大的決心,人生軌迹也再次發生了變化。

别人家的孩子

在訪談中,記者了解到了張宇焱的成長經曆,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972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他,從小就不安分,對什麼事都有好奇心,都想着去嘗試挑戰一下。這也是成為創業者必備的條件,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總需要創新,而他一直擁有着這種特質。雖然父母都是教師,身為家中的老二,又是唯一的男孩,但由于比較好學,成績一直很好。小時候我們都會被問道:長大之後想當什麼?他的回答是想當科學家。高中的時候喜歡數學,是一名理科生,聯考時由于陰差陽錯,就選擇了文科,之後成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經濟學專業,因為在校表現優異,1994年畢業後,他争取到了出國留學深造的名額,考GRE、托福,經過種種努力,畢業後去了紐約州立大學,之後又成功拿到了紐約大學斯登商學院金融MBA學位。

之後,因為莫大的興趣,張宇焱留在美國華爾街做投行,先後任職紐約雷曼兄弟、香港荷蘭銀行、香港瑞銀集團總部董事等。談起在在華爾街的經曆,他很有感觸的說道:每周會面臨工作120個小時的壓力和挑戰。2001年到2008年是金融的黃金年代,國内的經濟發展很迅猛,香港的經濟發展也很發達。做金融行業,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個人和事業影響最大。他于2009年回到了北京,當時覺得電商是下一個大的趨勢,他在創業高潮加入了“百團大戰”,曾經成立了嗨樂樂團購公司,先後也在金融公司做資産存儲等業務拓展,參與創立樂商供應鍊管理公司,也有着七年鞋服供應鍊管理經驗。

為什麼要供應鍊+區塊鍊“雙鍊”融合?

這麼多年,張宇焱在供應鍊金融行業的大量積累,其出色業績也被業内高度認可。他在科技金融國際峰會上被推選為供應鍊區塊鍊聯盟主席,2016年于美國矽谷聯合創辦了北美最大的區塊鍊協會,他也是 NABA聯合發起人之一。對此他表示,做區塊鍊,聯盟的方式是最好的路徑,說的簡單一點是混圈子,也更需要大家一起去推動供應鍊金融的發展事業。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鍊平方創始人兼CEO張宇焱向記者介紹區塊鍊的價值

過去的30年,中國逐漸成為一個全球生産制造中心,供應鍊優勢一直存在。産業鍊裡面的分工越來越細,那成本就會下降,通過不同的組合,其彈性就會很大。未來幾十年,中國還是會成為全球供應鍊的中心,跟供應鍊相關的實體經濟,中小企業都需要金融支援,是以供應鍊與金融是分不開的。供應鍊是身體,金融是血液。

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是個頑疾,核心問題其實是金融本身是做風控,要有資料,以前做供應鍊的中小企業需要貸款,獲得資料以後,銀行要做二次盡調,本身金融的成本就很高,比如一個企業貸一百萬,結果做個盡調可能要花10萬以上,是很不劃算的,這也是供應鍊金融做不下去的根本原因。這時區塊鍊技術的出現,與供應鍊的結合,是非常好的發展趨勢,這也是鍊平方名字的來源。

區塊鍊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之後的颠覆性創新。區塊鍊作為一個全新的革命性技術,能解決什麼問題?信任問題。鍊上的資料是真實的,不能篡改的,如果企業的資料通過區塊鍊采集下來,那他的資料是真實的,這樣銀行不需要再去做盡調,是以,才有可能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供應鍊金融的痛點隻有通過區塊鍊技術才能解決。

觸“鍊”如此簡單

區塊鍊技術從提出來發展到現在,大概有4年時間。國内真正能獨立開發區塊鍊技術底層平台的企業并不多,不到10家。張宇焱分析道,目前的市場競争狀況,大概是這樣:區塊鍊市場,中國和美國幾乎處以同一水準線,美國的區塊鍊技術儲備以及底層技術比較強,但中國的市場空間比較大,創業氛圍比較濃厚,這是在國際上的一個大的趨勢。國内區塊鍊圈子分兩大類:币圈、鍊圈,币圈主要是跟比特币相關的,比如說比特币交易、以太鍊、ICO,包括上半年的“挖礦”;鍊圈主要是做技術解決方案比較多,也分為兩個方向:一是賣系統的,就是開發區塊鍊系統的企業或者機構;二是提供企業服務,像鍊平方。從産品上來講,鍊平方最大的特點是服務比較輕,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很容易的使用區塊鍊技術,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會從輕量級産品入手,也是競争優勢。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鍊平方創始人兼CEO張宇焱向記者介紹供應鍊區塊鍊技術

全球供應鍊的基地在中國,有着天然的優勢,張宇焱認為供應鍊分為兩類:一是供應鍊的生産商,有幾百萬的數量;還有一類是為供應鍊做服務的,像物流、金融服務等,這樣的企業可能在南方占大多數,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等。供應鍊金融公司,在深圳就有一千多家。目前在行業裡,國内做供應鍊金融服務的大概有5000多家,但隻有兩家是用區塊鍊技術做供應鍊金融服務的,其中一家就是鍊平方。另一家起步比較早,有三年多時間,團隊服務經驗更多。簡單來講,鍊平方最大的不同是,鍊平方是為這5000多家企業服務的,以合作為主,并不是直接競争關系。

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

美國麥肯錫公司在2015年提到,區塊鍊将實作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的轉變。以前的網際網路是做資訊傳遞,資訊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區塊鍊傳輸某一資料段,資料段本身是值錢的,把資訊變成了一種價值。比如說,一個比特币可以賣到10萬。當資訊可以無限複制時,是沒有價值意義的。區塊鍊解決的是,一段資訊隻能發一次,區塊鍊技術把資訊從無限的複制傳輸過程中變成唯一的資訊。

在訪談中,張宇焱分享了自己最近的一個想法:“别人都準備搞電商的時候,馬雲去做線下了;馬雲偏偏要做DT時,區塊鍊要把資料還給客戶”。區塊鍊一開始是金融技術,是從比特币衍生出來的。最開始是支付技術,也最适用于銀行以及金融行業。區塊鍊是提供真實資料的,隻要是能産生資料的企業、機構,在這個層面上,可能所有的行業都需要區塊鍊。他也認為區塊鍊是反大資料技術的,資料公司一般是先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再進行一些增值服務,前提是可以拿走你的資料。一旦涉及到個人的資料安全,區塊鍊技術相當于是把你的資料還給你,通過共識機制,不能再肆無忌憚的去拿别人的資料。物聯網采集資料,區塊鍊傳輸資料,來保證資料的真實,這個趨勢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區塊鍊技術在版權保護、醫藥行業的假藥追蹤、防僞方面将發揮它的用處和天生優勢。

未來已來,隻是你還不知道

社會的發展總有一個大的趨勢,無形中已經存在和發生了,像人工智能、區塊鍊,絕大多數人可能還不清楚,沒有任何感觸。張宇焱對區塊鍊的定義有三層:最底層是分布式賬本,它提供的是真實的、不可篡改的資料;第二層,區塊鍊是價值鍊;第三層,區塊鍊是個黑洞,區塊鍊本身是生态體系,如果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自己在家搞區塊鍊肯定是死的。要找到适合區塊鍊發展的應用場景,是一個磨合的過程,這也是所有新的模式出來要調整的問題。

區塊鍊的發展是非常光明的,可能再過三十年,會跟網際網路一樣。計算機的出現是二戰之後,也就是50多年的時間,網際網路大概是30年,移動網際網路更快。整個社會的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的,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網際網路社會,其用時越來越短。現在的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未來的區塊鍊将不再是一種技術,會成為網際網路技術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必不可少。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鍊平方創始人兼CEO張宇焱向記者分享人生經曆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談起大學生活最難忘的事,張宇焱直言道:談戀愛和出國。當時與妻子是同班同學,比較投緣,兩個人都很聰明、好學。後來在1994年雙雙出國留學,她去了北卡萊羅納州的杜克大學,現在是一名科大教授。他很感激妻子給了他最大的自由,創業的時候早期幾乎是沒有收入的,家庭和孩子都是她在管,很寬容、大度,不糾結于一些細節。目前,18歲的女兒和15歲的兒子都在北京上學,他對孩子也是放養式教育,偏西方,孩子自己想做什麼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對子女最大的期望是他們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别為了生活而委屈自己,給予一定的選擇自由。性格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男孩子要勇敢、堅強,女孩子隻要脾氣不太差,要感恩,要寬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樣的孩子以後都不會太差,因為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要跟别人打交道,你的好意和善意,别人都會感受的到,反之别人也不會跟你去交往。

關于中西方思維教育的不同,他分享到,教育資源總是比較稀缺的,從最根本的教育理念上來看,相對來講,美國教育的自由選擇度大很多,基本上除了吸毒等不管,你可以掙錢,可以去做商業、藝術、體育,甚至是去做公益,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并不會比你是一個華爾街的投行比在地位和自尊心差哪裡,這是文化理念上最大的差異。國内的孩子可能要去掙錢,道路會窄一些。也是因為國家發展比較窮,再過十年二十年,經濟上更富裕了以後,更加有自信之後,孩子的選擇度會大一些。

劍風倚蕩激千尺,白雲日上影中仙

關乎未來,張宇焱強調保持一個好奇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也見過一些很年輕的孩子,但心态很保守。在日常生活中,張宇焱通常在6點起床,喜歡走路,一方面鍛煉身體,一方面思考,因為沒有人打擾,很多事情都在走路時候想到的。也比較享受音樂和唱歌,最近一個月在聽趙雷的歌。一直保持着好奇心,是以心态非常年輕。

逐夢供應鍊區塊鍊 不安分是我的個性

在辦公室工作的張宇焱

他除了會讀一些投行領域的書,性格養成、成功學、人物傳記方面的書籍也有涉及。他比較喜歡俞敏洪,欣賞其樂觀的性格。在大學時候讀過《飄》,其中南北戰争的描寫非常美,對他感情生活的塑造影響很大。也非常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俠氣對于一個男孩子的影響是比較直覺的,關注自己,關注别人在做什麼。康德和黑格爾的書,對哲學也有拜讀,因不喜歡思辨,相對來說更感性一些,有人物、故事會更吸引他。現在比較好奇以前的曆史真實發生了什麼,看曆史書就像探寶一樣,發現一些新的東西還是蠻好的。包括人性、社會規律,可以看到現在的世界是如何發展的,張宇焱很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除此之外,張宇焱特别愛看美劇和電影,比如說《權利的遊戲》,對鋼鐵俠、外星人等穿越科幻類很感興趣。對于企業家,他比較佩服雷軍,生活方式可能會比較辛苦一點,但在不同領域都做的比較優秀。在科技行業,欣賞喬布斯、埃隆·馬斯克,出色的人總是擁有神奇的想法。

除了看書,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冬天滑雪是他的家庭娛樂項目之一。在國外的經曆中,歐洲、北美、國内的景點基本上已經差不多逛遍,埃及、以色列、耶路撒冷可能是整個世界曆史的中心,給他印象最深的是羅馬,2000年的曆史遺留,有着厚重的滄桑感。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想去爬一次珠穆朗瑪峰,是唯一想去還沒有去的。”他最後對記者笑着說道。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