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導讀: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國有着非常豐富的水資源,而在水裡面就有數不清的魚類。

雖然近些年因為環境變化,還有過去過度的捕撈,好些魚類變得少見了,但是也有一些魚卻從之前的少見變得常見了。

其中在很多地方都有這麼幾種魚,因為過于常見,常被人認成是“土著魚”,殊不知它們都是“外來戶”,隻是如今反客為主變得常見了而已,甚至連一些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對于俗稱“大肚魚”的魚類,估計很多人都認識,甚至還厭煩它。這種魚雖然名字很霸氣,卻是一種非常小型的魚類。

大肚魚在有些地方也叫它柳條魚,大肚子魚,山坑魚等,它的學名叫食蚊魚。别看這種魚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無論是水塘、河流,還是小溪裡面,都有它的身影。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并且它還很貪吃,讓許多的釣魚人煩惱不已。

可是大肚魚卻是一種入侵物種,它是原産自美國的一種溫暖性的小型魚類,當初引進它就是因為大肚魚愛吃蚊子的幼蟲,平均一條大肚魚每天要吞食約2000餘隻蚊子的幼蟲。

這種魚在引進國内以後,因為适應能力很強,再加上強大的繁殖能力,是以在國内很多地方得以快速繁殖。

目前在長江以南的各省份基本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呈現泛濫的趨勢。

北方的朋友們對于這種魚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很多的水域都有出現了,不光是有養殖的,而且在野外也有不少分布。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麥鲮的學名叫麥瑞加拉鲮,這是原産自印度的一種淡水魚,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才引進國内。

在南方很多的釣友,常在野外釣到一種酷似草魚的野生魚,而它多數就是麥鲮,不少釣友不認識它,叫它野草魚,并且還把它當成是一種“土著魚”。

就像草魚在我國是四大家魚一樣,而麥鲮在它的故鄉——印度和孟加拉國也一樣是被廣泛養殖的魚類,另外在緬甸、巴基斯坦、越南、寮國和尼巴爾等國家,這種魚都有養殖。

其實麥鲮和草魚的分辨隻要掌握了方法還是很容易的,其中最大的不同點就在于眼睛,因為麥鲮魚的眼角是紅色的。

這應該算得上是入侵我國最成功的的一種外來魚類了,它不僅在國内被廣泛養殖,還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羅非魚是一種原産自非洲的熱帶魚類,因為它長得很像我國的鲫魚,再加上野生的羅非魚也有不少,特别是在兩廣的一些河流、湖泊裡面,這種魚更是快要泛濫了。

好些不太了解羅非魚的人,就常認為它是土著魚類。

羅非魚在我國雖然養殖的比較多,但是卻并不怎麼受待見。而這些養殖的羅非魚,大部分都是加工成魚片、魚排等産品出口到國外了。

因為羅非魚的魚肉鮮美,魚刺少,蛋白質含量高,并且還富含了人體所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

在日韓和歐美等國家就很受歡迎,它還有着“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的美稱。

再加上它養殖成本低,産量高,近年已成為兩廣地區養殖、加工、出口的熱點之一,可是在當地它甚至被釣魚人稱之為“垃圾魚”,就是因為這種魚常在臭水溝也能生存,一些人認為這種魚很髒。

看圖檔是不是以為這是鲶魚呢?很多人都會把這種魚當成是鲶魚,即便是一些經常釣魚的人也不例外。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其實這種魚是來自肥皂尼羅河水系的埃及胡子鲶,在民間也叫它革胡子鲶,埃及塘鲺等。

如今這種魚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并且在市場上也常見,因為養殖它的人不少。但是它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長,在1981年才從埃及引進養殖,後來在兩廣地區推廣養殖。

和我國本土的鲶魚相比,埃及胡子鲶具有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的特點,即便是在臭水溝裡面也能存活。

其實這種魚和我國的鲶魚相比,差別也是很明顯的,其中主要的不同點就是埃及胡子鲶的生長快,個頭大,而且體色發黑,尤其是它嘴巴附近有8根胡須。

近些年有些不良商販,确實會把半大的埃及胡子鲶冒充土著的鲶魚來賣高價,不懂得區分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希望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提高警惕。

最後這種筍殼魚,估計很多資深的釣魚都會以為它是本土的魚類。隻因這種魚長得和我國的一些魚類太像了。

5種魚都是“外來戶”,卻常被人當成土著魚,釣魚人也未必知道

筍殼魚的學名叫尖塘鳢,是尖塘鳢屬魚類,它是蝦虎魚家族中的一員。

這魚原産自東南亞諸國及澳洲大陸,之是以有筍殼魚這魚奇怪的名稱,是因為這種魚長得非常有意思,它的頭部較大尾巴較小,身體又是圓柱形,看起來很像是竹筍殼,就連它身上的斑紋也很像竹筍殼,是以就得名。

筍殼魚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從國外引進的,當時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區當成特色魚類養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樣魚是默默無聞的,并且它沒有像福壽螺、清道夫、小龍蝦等入侵物種那樣造成大的危害,是以很少人知道這種魚。

再加上它很像我國的土著魚,是以很多人就先入為主地把筍殼魚當成了我國的原生魚類。不過因為筍殼魚太過于鮮美,受到了不少吃貨朋友的青睐,現在野生的筍殼魚數量并不多。

以上這5種魚類,雖然比較常見,很多人也常把它們當成了本土魚類,可是它們卻都是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大家如果在野外垂釣、捕撈到了,可不要輕易放生了。

那麼以上這5種“反客為主”的魚類,大家認識幾種呢?又吃過幾種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圖檔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侵權可删除)

繼續閱讀